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您去過尼泊爾藍毗尼園嗎?您知道佛陀出生地在哪兒嗎?您不用跑去尼泊爾,在臺灣高雄佛陀紀念館,就可以觀賞到二千六百年前藍毗尼園區各種出土文物。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尼泊爾藍毗尼園是佛陀的出生地,迦毗羅衛古城是佛陀早年生活二十九年的故鄉。始於二○一一年,來自尼泊爾和英國的考古學家和專家共同為這兩處佛教聖地尋求新的答案,經過多年的考古研究,他們不僅發現佛陀是人,不是神話,也由出土的文物證實玄奘大師當年所敘述的遺址及佛教傳播路徑所言不虛。考古學家將他們所找到的考古新發現,一一展現在佛陀紀念館「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展覽裡,展區的每一件文物與照片皆是佛教歷史發展的史略。

二Ο一一年,「佛陀誕生地藍毗尼的保存與管理加強計劃」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尼泊爾及日本政府通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本信託基金共同發起,尼泊爾國家考古局、藍毗尼開發信託基金和英國杜倫大學共同組成的考察團,在尼泊爾國家考古局前局長科什山.阿查理雅和杜倫大學羅賓.康寧漢教授的指導下,在佛陀誕生地周邊地區進行保存、維護和展示考古遺址,併為佛陀誕生地及故鄉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尋求解決方案。

藍毗尼園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也曾經被人們所遺忘。直到一八九六年,雷納將軍與印度考古局傅爾博士經由中國玄奘、法顯兩位大師描述及記載的西行路線與歷史地形,重新發現佛陀出生地並進行發掘,其考古結果與兩位高僧的記行相差無幾。其中玄奘大師《大唐西域記》裡提到被雷電所毀的阿育王石柱,考古學家證實玄奘大師在藍毗尼園所見過的石柱確實是孔雀王朝阿育王所立,因為上面刻有阿育王銘文,且石柱上也有由上而下的裂痕。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誠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專員林志宏教授所言,「藍毗尼園的主要特色是與佛陀一生有直接關係的歷史紀念碑和遺址。這些歷史遺蹟經多次考古發掘,證實其真實性。」可見保存與維護藍毗尼園的重要性。不僅如此,考古學家在藍毗尼園內最重要的發掘是摩耶夫人寺,這座建於阿育王時代的寺院,一九九〇年代,在院內出土「標記石」,標記佛陀確切的出生之處。

迦毗羅衛古城是釋迦族的古都,也是南亞保存最完好的古城之一。考古學家在迦毗羅衛古城發現的出土物,至今已挖掘超過一百萬件出土的陶瓷碎片和超過六千件的出土文物。並在古城東側寺院發現四百九十七枚錢幣,這些孔雀王朝大量發行的錢幣,上有不同類別的花押標記,有太陽、圓圈、車輪、人像、動物、弓箭、山丘和樹木等。

然而,大量湧入佛陀誕生地的朝聖者,以及當地加速發展的基礎設施和區域,已開始威脅與佛陀一生相關的重要遺址及地下未開鑿的遺蹟。因此,已逾十年的國際保護工程即將進入第三階段,這些考古學者與專家仍不遺餘力的加強保護、保存和展示與佛陀一生有關的遺址。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與佛同行發現佛陀的故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