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橋起重:從「嗆水者」到「弄潮兒」

株洲網訊(株洲日報記者 廖喜張)40年來,在洶湧的市場經濟浪潮中,株洲天橋起重機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天橋起重”)歷經風雨飽經磨礪,有過不少失敗的教訓。通過改制和產品升級換代,天橋起重打開了新天地。昔日市場大潮中的“嗆水者”,成長為引領行業前行的“弄潮兒”。

嚐鮮改革:用工資指標參股以失敗告終

天橋起重的前身是市起重機廠。始建於1958年的市起重機廠,地處田心,比鄰當時的株洲電力機車廠,是原機械工業部定點生產橋式、門式起重機的大型重點骨幹企業,也是南方最大的起重機械專業生產廠家。

雖然沒有株冶、株化那類動輒五六千人的大廠規模,但也惹人注目,在大幹快上的時代,也曾紅紅火火。職工們回憶當年,心裡充滿了自豪感。“春節分魚分肉,夏天有西瓜汽水。”對這些,很多職工都印象深刻,當時的企業甚至連胡椒都發。

進入90年代後,市場經濟浪潮迎面撲來,很多國企開始運轉不靈,市起重機廠也日顯窘迫,訂單漸次減少、效益逐年下滑,滿負荷生產的狀態越來越少,全額髮放工資的月份越來越少,職工隊伍開始變得人心惶惶。

怎麼辦?1995年,企業嘗試股份制改造,讓職工都來參股,但沒有人掏出真金白銀來,而是使用“工資指標”——大家用沒有發齊工資的差額入了股。這次僅僅換了企業的名字,卻沒有觸及到改革的根本問題,沒有扭轉企業不景氣的局面。

廠裡的技術骨幹陸續選擇了離開,有的南下闖蕩,有的自己創業。人才的流失,讓企業陷入了更加艱難的境地。

徹底改制:保產品不保企業讓企業新生

1999年年初,企業咬緊牙關,連續兩個月給職工發放了百分之六十的工資,這已是當時的全部家底。接下來的大半年,廠裡再沒發過一分錢。頭頂著公家人光環的國企職工們,第一次有了前途未卜、生活無著的慌張。

還有出路嗎?出路在哪裡?1999年5月,在市國資委、市經信委等相關部門的主持下,企業啟動了新一輪重組改制。通過多次調研、計劃,確立了重組改制方案——保產品不保企業,對下崗職工的安置採取“三家抬”的模式,企業、政府、社會都承擔一些。輕裝上陣、重新組建股份制公司,租賃原來企業的廠房與設備,繼續進行生產。

天橋起重總經理鄧樂安當時是銷售處處長,和另外兩個廠領導牽頭改制。但沒多久,一個領導就退出了,沒有辦法的他只好和另一個牽頭人到處找人,總算湊齊了9人的改制團隊。大家都把房子抵押了,貸款湊出了啟動資金,隨後有100多名職工陸陸續續掏錢入股,“大家都沒信心了,怕搞不起來。”

1999年年底,株洲天橋起重機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2000年初,天橋起重拿下了河南一個2000多萬元的大單,隨後企業效益開始好轉,逐漸走上正軌。2006年,公司按德國標準制造多功能機組,遠銷阿曼、俄羅斯;此後,天橋起重的產品一次次走出國門,走向了塔吉克斯坦、贊比亞、越南等多個國家。

厚積薄發,10年的努力終見收穫。2010年,天橋起重在深交所成功上市。

央地合作:打造高端智能支柱性產業集群

機械製造行業不可能無限期的增長,公司的下一步發展在哪裡?

答案是多元化。

天橋起重先後進入專業物料搬運裝備、煤炭機械、有色冶煉設備製造等多個領域,主營業務從空中設備製造拓展到地面生產設備製造。“公司產品大部分屬於進口替代,針對應用領域進行專用化定製,”鄧樂安介紹。

2016年下半年,天橋起重還開拓了立體停車裝備業務。目前,已打造了天元區行政中心、火炬大廈、天橋起重立體停車庫等多個樣板示範工程,開發了各種類型車庫的控制技術和管理系統,並形成較為全面的產品系列。

2017年,天橋起重實現營業收入12.46億元,同比增長0.57%;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7億元,同比增長9.22%;資產總額33.61億元,同比增長11.93%。“其中,多元化業務營業收入已接近20%。”鄧樂安透露。

目前,中國中車集團與株洲市政府的央地合作正在抓緊進行。根據此前公佈的時間表,天橋起重將向時代電動發行股份,變身新能源客車生產商。這也預示著,未來的公司將實行雙主業發展戰略,即智能裝備、高端裝備的生產製造,以及新能源汽車的生產,為地方經濟再造一個支柱性產業集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