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對於初學者來說,不論是硬筆還是軟筆,入門都是一個關卡,選擇何種方式入門,選擇何種書體入門,或多或少都決定著練字興趣維持的長短,也關係著練字成效的快慢

我們常常聽到的問題有:

入門該選擇什麼字帖?有推薦的嗎?

臨誰的帖對我的幫助最大呢?

即使是一種字帖都有這麼多種版本,

該如何選擇呢?

臨帖要怎麼臨比較好呢?

那麼,今天館長答疑團就會著重來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接下來,就進入到本期主題啦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本期主題: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雖然本期主題主要針對硬筆楷書或者行楷的初學者

但對軟筆練習也有一定的借鑑作用哦


市面上我們能買到的字帖,包括我們六品堂的淘寶店鋪當中,都有描紅、凹槽、水寫布以及最普通最原始的紙質印刷字帖等多種形式的字帖供大家選擇。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描紅字帖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凹槽字帖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水寫布


描紅和凹槽字帖的出現都給練字帶來了更便捷的體驗,也使得練字成為一件輕輕鬆鬆能夠“秀”出來的事情,可正因如此,當離開了這些練字的輔助工具,又會發現自己“原形畢露”,甚至花了很多時間聯繫,卻感覺收效甚微。有些朋友因此放棄了練字,覺得“哎呀,練字需要的時間太久啦,哪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

其實不然,練字雖然不是朝夕間就能突飛猛進的,但只要你認真練習,八成以上的人在練字一個月左右就一定會有比較明顯的進步,如果你的進步不明顯,很可能只是用錯了方法。

臨帖是練字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


那麼,什麼是練字最有效、最快捷的方法呢?

館長認為,是臨帖

藉助描紅和凹槽練習本身並不是不可取,只是這種練習的方式就像照著答案寫作一樣,雖然看起來結果很好,但收效會很慢,因為它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培養我們獨立寫字的習慣。

而臨帖雖然在前期會給練習本身增加難度,甚至對練字者產生一定的“打擊感”、“挫敗感”,卻是最快能夠培養出我們獨立書寫習慣的方式。

推薦幾本初學者適合的字帖吧


在館長看來,對於硬筆入門者來說,選擇硬筆楷書或者硬筆行楷都是非常可行的。

對於需要應試的朋友,硬筆楷書也許更適合,而對於日常書寫的需要,行楷是首選。即使是應試,學習一些連筆的技巧也能加快書寫的速度。

因此,在字帖的選擇上,

館長推薦各位初學者先臨習王羲之的《蘭亭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畢竟王羲之的字還是很符合大眾審美的,屬於秀美、瀟灑一卦(大家回想一下自己曾經在多少地方看到過蘭亭序的痕跡就明白了叭)當然啦,書聖的頭銜也不是白來的,王羲之在結構和筆畫的處理上都非常值得大家學習。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那麼再說到這兩本字帖本身。《聖教序》雖然被很多古代書法家臨過,但館長推薦的版本是《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這個懷仁其實是王羲之的後人,當年唐太宗撰寫了聖教序後,命人用24年的時間收集所有王羲之的字跡並將其刻製成碑文,也就是這個名字的由來。還有《蘭亭序》,據說《蘭亭序》是王羲之在曲水流觴時,半醉半醒間寫的,甚至其中多有塗改,可以說只是蘭亭集序的草稿,但因筆畫靈動飄逸,即使是酒醒時反覆書寫也不及草稿這一份而被保留。

這兩本字帖都是練習的佳選,只是《聖教序》因為是收錄的字,顯得嚴謹、收斂,而《蘭亭序》反而會顯得更瀟灑飄逸,所以如果大家能夠綜合臨摹這兩本字帖,將二者的一張一弛、相輔相成學習到位,對練習行楷收效會非常大

另外,想學習相對更有“骨氣”、有勁道的筆畫的同學可以選擇臨習柳公權的《玄秘塔》,因為柳公權的書法師從歐陽詢和顏真卿,柳體的楷書集合了這兩家的長處,(楷書四家即顏、柳、歐、趙,這可是一次吸了三家的功力)因此對於楷書的練習收效也會很大,如果長期模仿,書寫也就會保持著柳體的大氣和筋骨。

我憑啥要臨古帖


我們現在所看到的所有硬筆書法字帖,起源其實都在古帖中,都是後人將古帖中的精髓提取、融匯後寫成的書法字帖。

現代硬筆書法並不是憑空創造的,而是一個師古人、師造化的過程。師從古人,即是學習古人書寫中優良的東西,學習古人的章法、結構、筆法。學習以後才是“造化”的過程,即在學習的基礎之上進行再創作,也就有了書法當中的“流派”、“門派”之說。

學習古體字和異體字可取嗎


之前不論是我們的手寫體比賽,還是我們的課程,都有不少同學提出質疑,說國家現在推行的是簡體字,而古帖裡都是古體字和異體字,和平時常用的字不同,我們為什麼還要去學習?

但其實通臨了很多字帖之後,我們就會發現,古帖當中並沒有涵蓋我們所有的漢字,甚至只涉及了我們一部分的常用漢字,所以其實臨帖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掌握某個字的寫法,而是培養我們寫一系列字的能力。也就是我們在開頭說的,獨立書寫的能力。

除此之外,雖然我們日常書寫以簡體字為要,但繁體字的書寫未嘗不可。有很多朋友在練習後都會發現“結構複雜、筆畫多的字反而更好寫”,繁體書寫本身更容易掌握,對於學習漢字、理解漢字,繁體字的造字規律和字意的體現更為突出。對更高階的書法創作來說,繁體字筆畫間所具有的藝術性更是簡體字所不能比擬的

那麼,如何臨帖呢?


首先,是練字的紙張。

對於紙張的選擇,館長建議是米字格,或者是方格紙

其次,是臨帖的方法。

舉個栗子:蘭亭序從“永和九年”,聖教序從“蓋聞:二儀有像”開始臨習,一個字先在紙上橫著認真寫三遍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接著換一個字,寫下一行。


初學者臨什麼貼?怎麼臨帖?



對於一行當中練字的個數來說,館長覺得,三個是最少的,十個是最多的,假如太少,在寫的過程中沒有反覆的思考,三遍正好補足前兩個字落筆時的不足,調整自己的書寫習慣,如果還是覺得彆扭,可以適量多寫幾遍

但如果太多,容易讓字看起來感覺陌生,且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一個字連著寫上幾十遍,雖然看起來勤奮,但其實是將錯誤的寫法多重複了很多次,效果也許適得其反

而練字的時候,對於書寫的領悟並不是通過一個字領悟出來的,而往往是通過你寫了很多字之後感悟出來的。臨完一遍之後再臨一遍,這樣可以和之前臨習的作業做一個比較,既能夠看到自己的進步,又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

好啦,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堅持,堅持,再堅持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