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

所谓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巨大影响力的4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的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后来为很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到西方,从而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

指南针是用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它的前身是司南。其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总是指向地理的南极,人们利用这一性能就可以辨别方向。指南针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行军作战等方面。

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

火药主要由硝石、硫磺和木炭三种物质混和制成,由于当时人们把这三种东西作为治病的药物,故而将其命名为“火药”,意思是“着火的药”。

秦汉以后,炼丹家用硫磺、硝石等物炼丹,从偶然发生爆炸的现象中得到启示,又经过多次实践,最终找到了火药的配方。三国时期,魏国有个技师叫马钧,他用纸包火药的方法研制出了娱乐用的“爆仗”,从而开创了火药应用的先河。唐朝末期,火药开始应用到军事上。

大约在商朝时期,我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用竹片和木片代替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非常笨重,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西汉时期,在宫廷贵族内部开始采用缣帛或绵纸写字,这种材料不但便于书写,而且比简牍写得多,还可以在上面作画,不过价格十分昂贵,只能供少数王宫贵族使用。人们迫切需要一种书写方便而又价格低廉的书写材料。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品经验的基础上,发明了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造出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被称为“蔡侯纸”,这才使得纸成为了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虽然大家普遍认同蔡伦是纸的发明者,但考古专家目前已经找到了更早的纸,因此,蔡伦有可能不是最早发明纸的人。

中国古代有哪四大发明?

印刷术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过宋仁宗时期毕昇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术,并经由蒙古人传到了欧洲,因此后人把毕昇称为印刷术的始祖。毕昇是北宋时期的一名刻字工人。公元1004~1048年间,毕昇用细质且带有黏性的胶泥,制成一个个四方形的长柱体,在上面刻上反写的单字,一个字一个印,放在土窑里用火烧硬,形成活字,然后按照文章内容,将字按顺序排好,放在一个铁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热压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结束以后,将活字取下,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

当然,我国古代的发明并不仅限于这四个,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还有很多各式各样的发明,因此应该将“四大发明”正名为“四大古发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