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爲何執意進行北伐

三國時期各位諸侯的發跡史都有所不同,劉備無疑是其中最慘的一位。劉備不僅出身卑微,而且一生經歷也是曲折坎坷,他的前半生基本一直處於顛沛流離四處漂泊之中,直到赤壁之戰過後才有了轉機。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劉備集團實現了橫跨荊益佔據漢中的宏圖霸業,這也使得蜀漢到達了巔峰強盛時期,即使是強大如曹操也只能避其鋒芒。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不僅自己重病去世而且使得蜀漢實力大幅度減弱,成為實力最弱的一方。在這種情況下本應該休養生息厲兵秣馬,諸葛亮為何仍執意進行北伐呢?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眾所周知劉備是一個從小就胸懷大志之人,但是由於出身問題一直為人所輕視,即使是在平定黃巾軍起義的時候立下大功仍然不受重用。雖然懷才不遇但是劉備卻並不氣餒,他在這亂世之中不斷漂泊,幾易其主甚至投靠過近十位英雄豪傑,然而這並沒有給他的人生帶來轉機,直至他遇到了諸葛亮。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劉備雖然胸懷大志但是卻沒有一個明確的戰略目標,由於本身實力又弱只能常常暫居別人籬下,對於自己的夢想和前途一直十分迷茫。諸葛亮在見到劉備之後為其做出了完整的戰略規劃,先佔據荊襄之地然後進取西川,繼而攻佔漢中圖謀中原,最終完成統一天下的大業。這個規劃無疑給心底茫然的劉備撥開迷霧,指明瞭一條正確的道路,所以劉備對此大喜過望,非常重視和欣賞諸葛亮。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赤壁之戰過後一切都按照諸葛亮的預料在進行,劉備集團先是佔據了荊州,其後又在一個合適的時機入主益州,然後按部就班的打下漢中,實力大幅度增強。這個時候的劉備集團無疑是達到了一個巔峰時期,即便是雄踞北方的曹操也只得避其鋒芒,劉備也看到了統一天下的希望。然而一向虛心採納意見的劉備也變得越加膨脹,在稱帝之後就急不可待的發動了攻打吳國的戰爭,沒想到卻以慘敗告終,劉備也在這一戰爭過後身心疲憊鬱鬱而終。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軍隊損失慘重,成為了實力最弱的國家。這個時候本該是休養生息厲兵秣馬的時機,諸葛亮是著名的軍事戰略家,他不會不懂這個道理,為何還執意進行北伐空耗國力呢?我認為理由有以下幾點: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第一點就是蜀漢的發展速度遠不及魏國。漢末三國時期國家的主要經濟中心大多在中原地區,天下九州魏國獨佔六州,不僅本身實力強大而且還掌握著重要的人口資源,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蜀漢則是偏安一隅,不僅地方小而且人口少,如果雙方和平發展的話,用不了多久魏國實力就能夠遠超蜀漢。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諸葛亮不僅善於兵法謀略而且還很有政治遠見,他深刻的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才會採取措施阻止這種情況的發生。在這個時候雙方實力差距還不是特別懸殊,蜀漢還能夠和魏國進行一番較量,若是等下去的話早晚會衰亡,諸葛亮只能以攻為守阻礙魏國發展。所以諸葛亮北伐的最大目的並不是能夠攻克中原,而是進行騷擾使魏國不能順利發展,蜀漢才能夠與其保持著相對的平衡。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第二點就是蜀漢人才凋敝。眾所周知三國時代的人才層出不窮,但是隨著常年的戰亂人口銳減,到了三國後期各個勢力都是人才凋敝,尤其是蜀漢這種情況更為嚴重。諸葛亮活著的時候還能夠帶領蜀漢和魏國進行對抗,若是他去世後蜀漢則沒有足夠的人才來頂上,只能慢慢等死。這個時候的諸葛亮年齡已經夠大了,他也想著在有生之年完成興復漢室的大業,即使不能夠完成自己也算是盡力了。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第三點就是為了解決蜀漢內部矛盾。益州這個地方看似安穩其實內部鬥爭非常激烈,東州集團和益州集團本就是矛盾重重,劉備入川又是靠著武力征服的,帶來的荊州集團更使得矛盾激化。劉備活著的時候憑藉著自己的威勢能夠壓制得住這種矛盾,但是劉備一死劉禪沒有這種威望,蜀漢群龍無首內部矛盾日漸加劇,用不了多久就會分崩離析。諸葛亮在這個時候發動北伐,就會轉移蜀漢內部矛盾,使得各個利益集團一致對外,也算是暫時緩解了蜀漢內部矛盾。

夷陵之戰中劉備慘敗,蜀漢實力最弱,諸葛亮為何執意進行北伐

你對諸葛亮數次北伐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