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1D試飛照再曝光,攜帶新型電子戰吊艙,12個外掛點不輸殲16!

近日,根據俄國際文傳電訊社報道,俄中在11月6日簽署了三項新的武器供應合同,但目前合同細節還未披露。至於中國又購買了什麼東西,目前無法得知,有沒有蘇35,是廣大網友比較關心的,但大多數人認為不會有,它無法融合當前中國空軍的作戰體系,屬於單打獨鬥。

殲11D試飛照再曝光,攜帶新型電子戰吊艙,12個外掛點不輸殲16!

殲11D近日再現身正在加緊試飛

至於說借鑑蘇35的117S發動機的這個說法,基本作廢了,殲10B的矢量噴管更優秀,蘇35不是全向軸對稱矢推, 而是落後的關節式, 僅限俯仰軸轉動,重量大、動力損失大,和太行B矢量版不是一個檔次。

而更先進的疑似為殲20目標發動機WS-15準備的新矢量噴管也進行了測試,中航在航展上已曝光了臺架測試視頻,其做工精緻,靈活輕巧,帶點科幻味道,整體設計遠超俄羅斯蘇57的產品30,也比F35的F135更優秀,山寨模仿之言可休矣!

殲11D試飛照再曝光,攜帶新型電子戰吊艙,12個外掛點不輸殲16!

早期的沈飛停機坪上的殲11D原型機

另外一個說法是被譽為“中國版”殲11D遲遲無法交付,已經下馬,所以還要引進蘇35,不過這個說法也被慘遭打臉,其實殲11D一直再推進,下馬只是“被下馬”,不是真下馬,只是消息少而已。

而就在近日,沈飛的殲11D再次露面進行了試飛,被網友捕捉到了試飛照片,可見該機掛載能力非常強悍,算上翼尖掛架,兩個主翼下就有8個掛架,加上機腹和進氣道下的4個重載掛架,該機共有12個掛架,掛載能力不屬於殲16,且都有翼根重型掛架,殲11B等都沒有。

殲11D試飛照再曝光,攜帶新型電子戰吊艙,12個外掛點不輸殲16!

本屆珠海航展上的蘇35戰機模型

從圖上看該機在兩側主翼下個攜帶了一個新型電子戰吊艙,外觀和殲15D的新型吊艙很相似,在電子戰能力越來越被重視的當下,加強電子戰能力非常必要且有用,我國新型戰鬥機普遍加強了爭奪電磁權能力,包括殲16D、殲15D兩型專用電子戰機,以及殲10B/C、殲11D攜帶的新型電子戰吊艙,無不說明我國主力戰機電子戰能力正在大力推進中。

有一種說法是,正是因為殲11D遲遲不到位,空軍對沈飛失望,才被迫引進蘇35,也是倒逼沈飛殲11D快點成熟起來。目前看蘇35在我軍的地位只是過渡性質,在殲16、殲11D成熟後,地位就會大大下降,但是在當前還是非常好用的。

殲11D試飛照再曝光,攜帶新型電子戰吊艙,12個外掛點不輸殲16!

蘇35雖好但軍迷還是喜歡國產貨

殲11D採用了14所的新型有源相控陣雷達,角度斜切,和殲10B/C一脈相承,蘇35則是無源相控陣體制,前者在體制上更先進。從發動機看,殲11D和殲16一樣都採用了國產太行發動機,更證明了太行完全成熟和好用了,也不會在被人卡脖子了。

殲11D試飛照再曝光,攜帶新型電子戰吊艙,12個外掛點不輸殲16!

有了殲11D後殲11B將退居二線

殲11D和殲16一樣,都有空中加油管,而殲11B、殲11A、殲11/蘇27都沒有空中加油管,這也是我軍為轟-6K護航中總是使用蘇30的原因,出島鏈到西太,對航程要求更高,蘇30可空中加油,單這一點來說我軍之前殲11系列就做不到。而蘇35也有加油管,且比蘇30性能更好,當前用來護航在合適不過。

殲11D是一款空優為主,兼顧對地對海的多用途戰鬥機,和蘇35定位類似,綜合性能遠比殲11B先進,和殲16處於同一水平,因此殲11D也是殲20之下最強戰鬥機,殲11D、殲16和殲20的組合,才是中國空軍最強大的作戰力量體系編成,本身航程就夠大,加之擁有加油能力,更適合遠程奔襲和遠海作戰,比殲10C更有看頭,更值得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