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銀行理財收益率排名 5%以上銀行僅剩兩家

今年銀行理財收益率直線下跌,融360數據顯示,10月份理財產品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8%,自3月份以來連續八個月下跌,並且創下去年6月以來的最低收益水平。

年初的時候買一款5%以上的理財產品很容易,可以說遍地都是,現在就很難了,如果是國有銀行和股份制銀行,甚至連4.5%以上的理財產品都不多見。

那麼,目前行情下,哪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更高呢?

融360理財分析師對10月份各大銀行的理財產品進行收益排名,首先剔除了收益不確定性較大的結構性理財,然後篩選出月發行量在30款以上的銀行,共有67家銀行入榜,以下選取了前50名榜單:

10月银行理财收益率排名 5%以上银行仅剩两家

10月份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在5%以上的銀行有兩家——華興銀行和盛京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分別為5.28%、5.11%。

仔細查看華興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發現收益率5.5%以上的大多是一年期長期產品,而且有些產品的門檻較高,100萬元甚至1000萬元起購,還有個別產品是行慶專享或新客專享,如果符合購買條件的話,還是挺合適的。

盛京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率向來比較高,其中有部分產品是針對高淨值客戶和新客戶,滿足條件的投資者才能購買。

收益排在3-7位的銀行分別為九江銀行、海安農商行、大連銀行、浙商銀行、唐山銀行,平均預期收益率在4.95%-4.99%之間,這幾家銀行的收益率也都很高。不過這裡面大多是地方性銀行,只有浙商銀行屬於全國性股份制銀行,網點佈局比較廣。

這裡面還要說一下恆生銀行,這是一家外資銀行,雖然發行的都是非結構性理財,但有幾款產品為“步步穩系列部分保本投資產品”,預期最高收益率為8%或9%,預期最低收益率為-10%或-20%,這種產品就存在一定風險,不僅高收益有可能拿不到,還有可能發生本金虧損。

投資者看到高收益產品時,尤其是國有銀行、大中型股份制銀行、外資銀行的產品,一定要諮詢銀行工作人員產品的歷史兌付情況,並且仔細查看產品說明書,搞清楚具體的收益規則。

至於為什麼要把結構性理財和月發行量少於30款的銀行排除在外,主要原因如下:

1、結構性理財的收益不確定性較大

結構性理財掛鉤衍生產品,收益率是一個區間,收益上限比較高,收益下限比較低,據融360數據顯示,結構性理財達到收益上限的概率在70%左右。不要以為這就算很高了,因為收益上限越高、達不到的概率就越高。

比如一款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是1%-10%,達到10%的可能性不高,更多可能是你拿到4%-5%的收益率,甚至1%的低收益。

根據歷史數據顯示,結構性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是低於非結構性理財的。綜合來看就是,買結構性理財產品不划算。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結構性存款不包含在內,結構性存款達到收益上限的概率還是挺高的。

2、銀行理財產品數量太少影響體驗

如果一個銀行的理財產品太少,比如一週才發行1-2款,一個月才發行5-6款,首先投資者不容易買到適合自己的理財產品,比如想買短期的但銀行只有長期的;其次一款產品到期之後很難再找到續投的產品,從而導致資金站崗問題。

目前銀行理財市場以封閉式預期收益類產品為主,而且還處於剛性兌付階段,投資者暫時不用擔心理財產品虧損的問題。

不過未來兩年理財市場將要經歷翻天覆地的變化,包括保本理財和90天內封閉式理財退出,打破剛性兌付,投資自負盈虧,理財產品可以投資股票,首次購買無需到線下網點面籤,理財門檻大幅降低等。對投資者來說有好也有壞,但可以肯定的是,每個人都需要強化自己的理財知識,提高風險意識,否則以後虧損了只能自己擔著。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