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及創作能力?

周凱婷


中國畫創新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樣式的創造,美術教育可以針對這一點進行重點教學。教育針對的是人的發展問題,美術教育自然針對的是人的美術發展問題。因此,只有瞭解了人的美術發展規律,才能有針對性地採取舉措,促進人的美術發展。

兒童繪畫是人類的一種普遍現象,中外古今皆有兒童畫,但歷史文獻中卻鮮見對兒童畫的表述。

林風眠 《梨花小鳥》 紙本設色 1977年 上海中國畫院藏

對兒童繪畫的學術研究始於發生在19世紀的歐洲。研究者的主觀願望則是研究人類的發展和藝術的發生學問題,其理論假設是“復演說”,即兒童的發展實際上覆演了人類的發展和藝術的發生。因此,只要弄清楚兒童繪畫的發展,也就弄清楚了人類是如何發展和藝術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問題。

心理學家收集了大量的兒童繪畫作品,並進行分類整理,提出了兒童繪畫發展階段的概念。雖然心理學家們提出的觀點和劃分的階段都所有不同,但有三個基本分期幾乎是公認的,這就是塗鴉期、樣式期和寫實期

陸儼少《峽江險水圖》 紙本設色 1984年

塗鴉期的兒童隨意地塗畫,使得手對工具的控制能力得到逐步的加強。一旦兒童給自己的圖畫結果命名的時候,就表明他們開始關注畫面形象與外界的聯繫了。常常在兒童給自己的塗鴉取名為“鳥”“螞蚱”的時候,成人卻怎麼也識別不出他們所認識的鳥和螞蚱。

齊白石 《花鳥冊頁》 紙本水墨

樣式期,也稱為圖式期,這時候的特點是兒童用一些學來的圖式以不變應萬變地表示一類事物,而不仔細地區分。如用一種圖式表示鳥類,而不管是麻雀、燕子,還是老鷹等;用一種圖式表示所有的花,而不會細分玫瑰花、牡丹花,還是月季花等。實際上,這個時期的兒童並不尊重視覺感受,這種現象被貢布里希稱為“畫知不畫見”。

清 惲壽平、王翬 《花卉山水》合冊(局部)

紙本設色 1672年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再後來,兒童就進入寫實期。他們希望掌握技術,將自己所看到的對象忠實地描繪出來,從而進入“由畫知到畫見”的階段。

兒童在塗鴉期雖然能夠自由地揮灑,但大多數情況下並不與現實或者精神中的形象相聯繫。在樣式期和寫實期,兒童的作品大多根據已有事物進行繪畫,因此他們筆下的形象不會有多大的差別。由於我們的美術教育長期以來對寫實性的強調和追求,我們很多人的繪畫學習之路進入寫實期也就到了終點。

清 趙之謙 《桃實牡丹圖》 紙本設色

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階段需要續接,這就是樣式創造階段。正是通過這一階段,一個人的個人風格才會最終形成。對中國畫而言,也只有到了這個階段才會形成真正的創新。當然,這個階段已經超越了兒童的美術發展,一般只能發生在以美術為繼續學習內容的人或者以美術創作為職業的人身上。

在中國畫中,我們通過臨摹、研習和寫生等諸多方式,掌握了中國畫的整體樣式,並能以這種樣式去進行再現和表現,其實這並不夠,因為其效果如同兒童通過學習獲得圖式,並以圖式去表示一類事物並無二致。

傅抱石 《晨曦中寫延安之美》 鉛筆 1960年10月3日

在中國畫的教學中,一旦學生掌握了中國畫的整體樣式,甚至在尚未完全掌握中國畫的整體樣式之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在掌控中國畫基本底線的情況下進行樣式創造的探索,並在其原有“苗頭”的基礎上努力創造出具有強烈個性色彩的樣式。

只有這樣,一些有才能的學生才會逐漸獲得樣式創新,也只有這樣,才會形成中國畫創新的整體態勢。

就一般的學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需要體認中國畫的“底線”,認識中國畫的典型特徵,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人不會將美術,尤其是中國畫創作作為自己的職業選擇。

徐悲鴻 《哀鳴之馬》 紙本水墨 1941年

在中小學,中國畫的教學更多地是通過水墨畫來呈現的,學生如何畫水墨畫應該有個參照,最好的參照是成人美術。就像我們判斷一個孩子是否聰明,其實常常是與成人進行比較的,也就是判斷這個孩子距離成人智力的遠近。

通過與成人美術的比較,我們能夠清晰地發現中小學生水墨畫的特點,認識他們究竟是如何表現的。成人水墨畫跟中小學生的水墨畫的區別有如下幾點:

其一

成人水墨畫作品的用筆方式融入了中國書法的精髓。要理解這點,我們必須知道書法用筆的特點。

書法用筆可以從圓開始,圓也就成了我們認識書法的起點。我們體悟漢字的書寫,基本上跟“圓”相關,都是在找那種畫“圓”的感覺。橫畫、豎畫如此。對此,教師需要幫助學生通過書法慢慢體悟和理解,最終用於水墨畫表現之中。

其二

成人水墨畫的畫面組織比中小學生要講究。

教師在水墨畫教學中要注意滲透美術表現的形式法則,疏、密,虛、實……我們看中小學生畫的東西(物象形態或墨跡)的時候,可能不知道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的。

例如,四歲的孩子,畫了幾個墨點,可能並不存在組織感。而在成人的水墨畫裡,這幾個墨點就會形成明顯的組織感。這就是成人水墨畫與中小學生水墨畫的區別。成人水墨畫中,該虛的虛,該實的實,該空白的留空白……所有這些做法都有“意識”。

元 王冕 《墨梅圖》 紙本水墨 故宮博物院藏

在教學中,教師如果能夠把這些東西滲透到中小學生的水墨畫創作中,教學就沉潛下去了。水墨畫應該這樣教,而不是什麼東西都寬泛地講,那不會有太大的效果。

長期堅持,慢慢地,中小學生對水墨畫就有了一些瞭解,“意識”就滲透到他們的創作去了,教學也就真正產生了效益。如果我們在水墨畫的教學中,完全任由學生自發地進行水墨遊戲,而沒有“意識”的滲透,他們就會不斷地重複過去,如此,怎麼會有進步呢?

此外,構圖的形式法則、筆墨與表現對象和情感的同構性等,這些成人所意識到的東西,也需要逐漸地滲透到學生的水墨畫學習中。通過這樣有“意識”的教學,他們才能越來越接近成熟的目標。

元 趙孟頫《秀石疏林圖卷》 紙本水墨 故宮博物院藏

在很多教師的眼中,“成熟”在中小學生美術教育中是一個值得避諱的詞語,但細細琢磨,人類幾乎全部教育都在幫助學生變得成熟,水墨畫教學又豈能例外呢?

我們需要做的是,在趣味與成熟之間保持一種張力,讓學生在趨向成熟的過程中,同時獲得變通能力與創造能力。如果將學生的天性、無拘束性的表現與成人對畫面有意識的處理,以及與書寫性表現結合起來,我們的水墨畫教學將別開生面,自成一格。



文章摘自《中國中小學美術》2018年第7期

《中國畫的傳統與創新——中小學美術教育的作為》


人美藝獅


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以及創作能力?【

藝術系女生】為你原創回答。

美術,是追求美並且表達美的一種方式和手段,可以想象,在成人的世界裡,如果沒有美術,世界就會變的暗淡而枯燥。在兒童的世界裡,繪畫更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學習繪畫對兒童來講,在提高動手能力的同時,也很好的鍛鍊了創造能力,那麼該如何更好的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呢?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在遊戲中學習,可以讓孩子和小夥伴一起做遊戲,遊戲的內容可以是繪畫,讓學習變的不再枯燥乏味,讓學習在童趣的氛圍裡進行,從而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繪畫的過程中,家長可以一起互動,當孩子畫不下去的時候,可以給孩子一些引導,鼓勵孩子自己獨立完成繪畫作品。

【二】: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儘量畫孩子感興趣的內容,比如孩子喜歡熊出沒,那就讓孩子把光頭強畫出來,從而激發孩子的記憶力,也可以畫孩子最喜歡的小玩具,那樣一定會事半功倍。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學習。

【三】:鼓勵是最好的禮物,頑皮是孩子的天性,思維更是天馬行空,家長需要的是耐心,不管孩子畫的好壞,都希望得到家長的表揚,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也有自己的喜好顏色,在孩子的繪畫過程中,不要干涉孩子的用色,讓孩子做繪畫的主人,讓孩子體驗繪畫的樂趣。


藝術系女生


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以及創作能力??

你這是兩個比較系統性的問題,不能混為一談。

1、繪畫能力,很大一部分是靠天分的。這個不分大人小孩都一樣。有的人沒有天分你讓他畫,他畫一輩子也就那個水平。很快就會到天花板,而且是不會進步的那種。

有的人你讓他一畫,拿起筆用不了多久他就會體現出與別人不一樣,而且在繪畫上別人一撥三轉,他可以做到一撥十轉。

因此培養孩不要過度培養,毀了孩子也耽誤了金錢。

2、孩子就不要要求太高,先讓他學好基本功後再談創作的事。那都是後話了。(尾聲給大家看看這幾幅畫如何?留下你的觀點。歡迎批評指正)











中國書法文化


個人認為任何一項能力都可以培養出來的。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深信任何一個孩子他都有往一方面發展,甚至多方面發展併成為各領域的精英、佼佼者的可能。除非是患有先天性智障,先天性智力缺陷的,其他任何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都有發展的潛能和可能性。說這麼多就是為了反駁那些認為成功的首要條件是天賦的人。


我身邊多數老師都特別注重小孩子關鍵期的培養。因為,在這一階段兒童具有最大的發展潛能和可教育性。不論是美術、奧數、編輯、跆拳道、舞蹈、樂器……還是最為基礎的語音能力以及思維能力,都能夠在關鍵期好好培養得以在未來更好發展。

那麼什麼是關鍵期呢?關鍵期指兒童智力發展的幾個特殊階段。不同年齡的兒童發展的關鍵期可能不同。細心的父母應該能夠發現,在小孩子對某一事物特別感興趣的時候,他的專注力會特別集中。這時候父母應該準確引導小孩朝他感興趣的方向發展。而不是,慣用自我意識,去阻止他們做自己想做的事。在小孩子喜歡繪畫的時候應該鼓勵他大膽想像,學會做一個傾聽者。你會驚喜的發現,小孩子的世界有許多豐富多彩、奇思妙想的事。而我們儘可能的去鼓勵他們就好。

關鍵期對孩子一生智力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千萬不要錯過。而在關鍵期內施行的教育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性格、愛好去選擇方法,通過做遊戲教會孩子各種知識和技能。注意及時對孩子的進步進行表揚,給孩子一些成功的感覺,以促使孩子保持學習的興趣和強化學習的技能。


末驢


從孩子會表達自己開始就可以提供一支筆,想畫什麼都行!

孩子剛一歲半的時候用筆亂塗亂畫,沒有任何章法可言!

孩子兩歲的時候還不能畫直線,曲線也是歪歪扭扭的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筆,這時候畫圓是不能閉合的!

三歲小孩就可以畫出閉合的圓了,還可以畫出比較不錯的線了!

四歲的孩子可以描繪實物了,會畫個小烏龜之類的!

五歲的孩子表達出來的畫就比較立體,會有很好的立體感,也會用特別豐富的色彩和裝飾!

隨著年齡的增長,孩子會表達的東西更多,建議給孩子筆和紙,不要過早地人為介入孩子繪畫!

在孩子四五年級,他的理解能力有了更高的發展時再系統學習繪畫,是最好不過了!

以上是個人觀點,如有所失,請指正!



少兒讀書吧


分享下我個人親子藝術啟蒙的心得,我從自家孩子四歲半左右開始用不教而用互動引導的方式,讓孩子學會自主自由創想畫畫,兩年時間裡,她塗鴉了1000多張百分百原創且帶故事的童畫童話作品,之後1年半時間裡又原創捏了500個精緻彩泥作品,目前孩子呈現的能力是自信自己什麼都會畫,隨時想畫就能畫,且腦洞很大,都帶故事。同時解決孩子畫畫、故事編寫、口才表達。

啟蒙方法:

1、不要教孩子畫任何成人套路的東西,不要示範,不要教畫形象和具體物件,不要讓她畫填色畫示範畫簡筆畫臨摹畫,不要參照或看著東西畫。

2、把標準還給孩子,相信孩子可以,不用任何成人標準認知常識要求孩子評價孩子糾正孩子限制孩子。

3、注重孩子想像力保護創造力激發,讓她隨心所欲自由快樂天馬行空。

4、讓她把畫畫當遊戲玩了不給壓力,不設定主題。

5、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互動,多問她畫的什麼?為什麼是這樣?還有什麼?多和孩子互動玩想像力聯想故事編創遊戲,引導孩子想像是不給具體方向和答案,鼓勵孩子放開腦洞想像。

6、把想像表達放在第一位,重表達輕表現(技法),先表達購表現,重過程輕結果,鼓勵孩子自己嘗試摸索感知探究,給孩子足夠和及時的肯定和激勵。

7、引導想像表達時不斷向孩子傳遞一切可生命可變化可重構可場景可魔法可關聯一切材料可用。沒有對錯沒有不合理,她認為是什麼就是什麼?要有創意要和別人不一樣,場景故事內容要好玩。

8、引導想像時用互動的方式讓孩子思考故事寫作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還可以加上過程、狀態、心情,還有什麼?多問孩子為什麼?

9、引導想像時用互動方式提醒孩子形狀顏色大小特點脾氣數量天氣場所。

10、創作完成後讓孩子把故事講出來,幫孩子錄音頻視頻幫孩子整理故事文字,把整理好的故事回放給孩子看聽

11、多和孩子一起互動玩圖形變變變畫畫遊戲,變完繼續添加繼續變直到變成豐富場景內容,可任意方向不斷添加變畫,最後把變畫出來的所有東西想像連接成一個故事。

12、給孩子足夠的肯定激勵,引導孩子進入挑戰新的想像表達創作遊戲。

引導例子:1.用小草和壁虎或小狗和大樹編一個好玩故事,把它畫出來,2.拆字聯想【漁人碼頭】什麼魚江裡海裡大小顏色形狀魔法,漁夫?愚蠢的人?娛樂?什麼人男人女人大人小孩老人職業?什麼馬?烈馬斑馬海馬老馬小馬?什麼頭?樹頭木頭石頭人頭魚頭車頭?3.不一樣的......不一樣在哪?

這樣結果是孩子會玩會想會編會畫會說會創,隨時能畫寫說,不用教,沒有不會的,百分百都孩子自己原創。最重要孩子開心快樂自信會獨立思考有想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聯盟 話題




藝爸童畫童話


如果說,如何培養孩子是個教育問題。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某種特長能力,就涉及到一個興趣問題了。它與廣義的教育是有區別的,我們通常所說的“教育”是:德、智、體、美、勞,全方位的,而某一項的培養只是單一的個體部分。比如,問題中的“繪畫”,它可以歸類到教育的美學裡,諸如,唱歌、跳舞等技能訓練,培養的是審美意識。人,除了與生俱來的審美偏好,公共的審美意識是可以通過系統地培訓得到提高的,它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

那麼,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及創作能力呢?首先我們要搞清楚,什麼是愛好,有句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話非常地有道理,對一件事情有濃厚的興趣,就會產生自發的能動性,自覺自願的去學習,饒有興趣的去探索,其直接結果就是事半功倍的優秀成績,當然它也不是絕對的。喜歡是一方面,天份是另一方面。假如,你對唱歌很有興趣,喜歡唱歌,卻沒有一副好嗓子,甚至五音不全,那麼要想繼續發展,無論後天如何努力,你都達不到理想的目標,這樣的堅持好無意義。如果你有興趣學畫畫,可是先天不足,你色盲,視覺不敏感……這說起來有些殘酷,但卻無可爭辯,適時的轉換興趣,有益於心理健康,減少不必要的心理傷害。人生總會有許多遺憾,喜歡打籃球,卻沒有身高;喜歡當公主,卻沒能生在皇家的城堡裡,只能望洋興嘆了,這就是社會現實。

對於今天的人來說,為孩子培養一個興趣的外部條件已經是很好了,無論是家庭的經濟實力,還是社會的設施條件都比從前好了很多,可以說一個天上,一個地下,國內國外的教育培訓都可供選擇。然而,難以忽略的一個現象是,做家長的在這方面有些“獨裁”,三字經裡說,子不教,父之過。我們傳統的教育從家長做起,這沒錯,但是“特長培養”並非是廣義的教育屬性。舊時代的拜師學藝是為了某生,而今的課外興趣只是一個單純的愛好,它可以豐富未來的生活,提升現代人的文化素質品味,昇華個人形象,更好的融入未來世界,充分的享受生活。可是很少有家長真正的明白什麼是自己的愛好,什麼又是孩子的愛好,常常混為一談。現代孩子都很聰明,他們很會把握家長心理,每當家長征詢孩子的意見時,得到的答案大多都讓家長“滿意”。因為,孩子說到他們心裡去了,卻不知道,實非所願。付出了努力,效果平平,家長常常抱怨:孩子辜負了他們的心血。而孩子也常常訴苦:我爸媽根本不知道我想什麼!一定記得,讓孩子快樂的學習,自發的學習。真正的關心孩子的心理,把孩子放到一個平等的位置,而不是居高臨下的長輩俯視和教訓的口吻指手畫腳,這方面發達的西方社會做的比較好,充分尊重孩子,瞭解孩子的真實想法。

問題回到“如何培養孩子的繪畫能力及創作能力”,做家長的,做教師的,都應該明白,強擰的瓜,不甜。而最好的結果是,瓜熟蒂落。家長給孩子提供了學習的必要條件,孩子的興趣能力直接關係到他能否達到應有的目標和期望值。能力,包括兩方面,一個是技巧;另一個是創造力。前者可以通過系統培訓加以提高;後者,與個人的智力和知識面有關。

天份,在藝術領域非常重要,儘管有些人否認“天賦”,我個人認為,天賦是存在的。如果把“技巧”比作工具,天賦就是駕馭工具的能力。孩子的可塑性都很大,如何掌握技巧,那是功夫的體現,沒有捷徑,多畫,多實踐,很好的把握繪畫工具的特點,以及顏色的變化與應用方式,只有熟練的使用工具,充分發揮它們的特色,才能很好的畫出效果。而創造力,是知識積累和素材雲集的一種爆發,繪畫不同於其它科學門類,它的思維沒有模式,科學講究程式化,注重可驗證性。而繪畫則恰恰相反,反對程式化的東西,複製沒有生命力,它永遠是低端的模仿。套用格式是任何藝術的死敵,技法可以重複使用,創意卻不能。

要想培養創作能力,一定要記得上好“欣賞課”,學會看懂名家的原創作品,多參觀那些具有世界性意義的優秀畫展,懂得欣賞,學會欣賞。參考評論家對名作的欣賞文章無疑是很好的學習過程。俗話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對於學過畫的人來說,畫展不會白看,至少能借鑑別人的技法特色,我們通常看到的印刷品,由於目前的印刷技術和科學水平的限制,很難完全再現原作的風采,而往往印丟了的部分都是難能可貴的細節。因此,最好的欣賞就是觀賞原作展。由於個人的學識和欣賞的出發點和角度不同,同樣的作品會得出許多解讀, 就像那句西方的諺語:一千個讀者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不同的讀者對同一個作品的人物或其他部分都會有不同的評價。同是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為什麼有的人能看到世間的美,讚美自然。而有的人卻只盯著災難,悲觀厭世呢?這就是個體差異,樹立一個正確的世界觀很重要,我們無法改變大自然,可我們能夠學會適應自然變化,就如同鳥類的遷徙一樣。生存的能力,是建立在遇災後的警醒之中的,繪畫的創作是建立在“有畫”想說的基礎上的,當你有了想表達內心感受的時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狀態,這不是命題作文,而是設身處地的真實感受,不用無病呻吟。讓孩子在一個自由的空間裡翱翔,學會使用繪畫語言表達感受,讓他們毫無顧忌地展示她們自己的世界,而不是讓他們在你畫好的天地裡四處碰壁。


詩畫同源


我想到著名畫家徐悲鴻先生,在先生窮困潦倒來到上海,只因先生沒有學歷被複旦大學拒絕當老師,他卻在康南海先生的提攜下追隨研究書法與國學文化,又在蔡元培先生推薦下去法國學習西畫,在國外儘管十分困難他幾乎都是在博物館臨摹,畫藝大進,回國後,又在及其困難的情況下教書育人畫畫創作,他是有民族氣節的畫家,拍賣作品支援國內抗戰,他的畫便是他一生追求上進的真實寫照……培養小孩應該重視傳統文化與毛筆的薰陶,還應應注意樹立觀察意識,讓他們熱愛生活,熱愛文化……


忍水稻客CZ


如果是7歲以前,不要進行專業造型的訓練,讓他自行創作,天馬行空的畫就可以。創作能力的話,一是要多畫,而是要多涉及各種文藝相關的東西,看書、音樂、舞蹈電影、等等都能提升創作最重要的感知能力。多接觸藝術相關的東西,感受能力越強,創作能力也會越強


藝水彩


主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file_sign": "e6c8a11aac2d731a214a7f8206d0f0b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