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一、軍政界

(1)王聰(1362—1409),巴河城山人,明代將軍。王聰出身農民,膂力過人。他習武投軍,隸屬燕王棣部下,智勇兼備,能謀善戰。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他隨燕王巡視邊境,以軍功升任都指揮使。“靖難”之役,燕王奪取帝位,聰被封為武城候。永樂七年(1409),隨徵虜大將軍邱福出征。福與本雅失裡(韃靼人)交戰,本雅失裡軍佯敗,福追擊,聰知其計,勸諫福止,福不聽從,終中埋伏。聰戰死,時年53歲。其屍毀於戰場,未能收骨,後追封為漳國公,立碑敕葬。衣冠冢在縣西家畈。

(2)姚明恭(1583—1644),字昆鬥,人稱“姚閣老”,巴河人。明萬曆四十年(1619)進士,授庶吉士,初任詹事,禮部右侍郎。崇禎十二年入閣,加太子少保、文淵閣大學士,任戶部尚書參與機要。相位一年,迴歸故里,曾致信告誡其弟居恭(任劍州牧)“潔己愛民,虛心聽獄,嚴胥役,禁家奴” 。明恭回居鄉里時,蘄水漕米在蘄州“兌軍”(作為軍糧繳納,由軍隊驗收),路遠,又無押運者,軍旅任意科旅。他為此向有關方面建議,改“兌軍”為“兌會城“(漕米直接交給專收糧的機構),百姓得免其苦。

(3)章自新(1907—1953),化名張子維,巴河鎮人。1940年任浠水縣日偽維持會長。1941年任浠水縣汪偽縣政府籌備處處長兼保安隊長。1941年到巴水驛捕捉洗馬的9 名篾匠,誣為新四軍,當日下牛 ,全部槍殺於巴河鎮真武殿雷公廟前。1942年指使日偽聯絡部長姜渭清引日軍到黃岡孫家嘴呂家灣圍抄新四軍馬斌部,打死新四軍30餘人,活捉3人,就地槍殺。同年9月,章將革命人士朱國蓮、徐本英,槍殺於巴河鎮真武殿。巴河鎮居民李伯祥、朱再興、陳邦英等7人,因拒拆房屋觸怒章,遭其殺害。1943年章率便衣隊至黃岡縣長蘄撂捉住新四軍1人,用火燒死,還和便衣隊經常出沒於巴河、七鋪一帶,強姦婦女無數。曾將農民陳子保媳婦輪姦,陳去求情,章用刺刀殺死。章經常派人下鄉拉夫。農民陳正興、熊二癩兩人,拉去當苦力,被日軍踢死。強迫居民拆毀房屋30餘棟。1943年乘創辦日偽合作社之際,章大肆搜刮民財,私買房屋1棟,田地5畝多,收藏黃金13兩。日本投降後,章潛逃河南省潢川縣南越地區,化名張子維,以放高利貸,擺煙攤為生。1953年,被人民政府逮捕回浠水依法處決。

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5)高真(1903—1983),女,原名孝貞,黃岡縣人。1922年與聞一多結婚,積極支持聞赴美留學深造。1925年聞學成回國,先後在武漢、南京、北平、青島等國立大學任教, 在生活上受到高的關心和幫助。抗日時期,聞一多全家隨清華大學遷雲南。聞在西南聯大任教,高節衣縮食,撫育子女。聞對當時國民黨腐朽專制統治強烈不滿,毅然投身於民主運動。國民黨統治者對聞無比忌恨,懸賞40萬元買聞一多的人頭。高雖知聞處境危險,但深明大義,積極支持,並曾與聞一多一道散發傳單,徵求簽名;積極參加“一二·一”運動,參加抗議國民黨特務殺害“四烈士”的追悼大會;朝夕協助聞接待來訪的青年學生及革命戰友;熱情教育鼓勵自己的子女,投身革命鬥爭。1946年冬,高領著子女回到北平,不顧軍警特務暗中監視,斷然把自己的家作為黨地下工作人員的隱蔽點和交通站,給他們提供各種方便,協助黨組織把青年學生輸送到解放區。1948年3月,高率子女越過重重封鎖,進入晉察冀解放區。她積極學習,努力工作,先後被選為華北解放區人民代表、河北省政協委員、北京市政協委員、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作為中國民主同盟組織的活動。高晚年對故鄉的生產建設十分關心,多次寫信給地方黨委,詢問家鄉的變化;從報上看到有關浠水農民科學種田的報導,非常高興,作出記號,存作紀念。

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二、 文化界

(1)陳沆(1785—1826),亦名學濂,字太初,號秋舫,巴河陳家大嶺人。10歲隨父讀書,以詩賦見長。15歲,應試科舉,縣試、鄉試、會試,皆名列第一。學合鮑星讀其試卷,擊節歎賞。清嘉慶二十四年(1819),保和殿對策,陳中第一甲第一名(狀元)。其策論文章,氣勢雄渾,論述精闢,筆力奇健(原卷手抄本藏於浠水縣博物館)。授翰林院修撰,出任四川道監察御史。清道光二年(1822),任廣東省大主考(學政)。次年,任清禮部會試同考官。道光六年,病逝於北京,歸葬於浠水縣調軍山南麓。近代文學史,列陳沆為清代古賦七大家之一。其詩組《河南道上.樂府四章》中的《賣女兒》、《狗食人》、《吃草根》、《逃饑荒》等詩,用辛酸之筆調寫河南道上慘淡悲傷之景象。陳的友人魏源,稱其詩是“香山樂府之遺”。陳的賦文,鋪敘多用白描,代表作有《簡學齋賦存》。陳的著作《簡學齋詩存》、《課館試律存》、《課館試律續存》、《詩比興》、《白石山房詩鈔》、《簡學齋賦續存》為後人整理出版。學術著作《近思錄補註》14卷,補宋代朱熹、呂祖謙及清代江永之缺,受到學術界的重視。

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2)聞一多(1899—1946),又名亦多,輩名家驊,字友三,巴河聞家鋪人。5歲入私塾“綿葛軒”,勤學好畫,10歲考入武昌兩湖師範附屬小學。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他主動剪辮,常以義和團、太平軍為內容作畫貼於家中。陽夏之戰起,隨家返回鄉里。1913年考入北京清華留美預備學校,次年,他在校編演獨幕話劇《革命軍》,以武昌起義為題材,自扮劇中一革命黨人。隨後,與楊延寶、梁思成組成美術社,並參加清華文學社工作,擔任《清華月刊》總編、《清華月報》編輯。“五四”運動時期,他為清華學生會的文書,曾領導同學反對校方削減《清華月刊》經費,還以北京學生代表身份赴上海參加全國學聯成立大會。1920年7月,發表他的第一首新詩《血岸》,以後相繼發表《本學年週刊裡的新詩》、《詩的音節底研究》、《律詩底研究》、《女神的時代精神》、《女神的地方色彩》等詩論文章。1922年,聞一多回到浠水,與高真女士結婚。舉辦婚事時,花轎抬到門口,他還一心看書;婚禮不叩頭而行鞠躬禮。婚後不久,他即赴美國留學,先後在美國芝加哥美術學院、丹佛阿羅拉多大學美術系學習,後轉入紐約藝術學院,致力於詩的研究和創作,寫了不少愛國思鄉的作品。如《長城下的哀歌》、《我是中國人》、《太陽吟》等。1925年5月,提前1年回到“如花的祖國”。當輪船駛近吳淞口時,他換上中式服裝,把西服和領帶扔到海里。回國後,他任北京藝術專科學校(今中央美術學院)教務長,同時在北京大學外國文學。1926年任《晨報》副刊《詩鐫》編輯。1927年應鄧演達的邀請回武漢,在北伐軍總政治部負責宣傳工作,曾自繪反對軍閥的大幅畫,懸掛於鶴樓(舊址)。同年秋他到上海辦新月書店,並任《新月》編輯;旋即赴南京任第四中山大學外文系主任。1928年回鄂任武漢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並出版詩集《死水》。1930年轉任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國文系主任,教授中國文學、英文詩。1932年暑假,應清華大學的聘請,任該校中國文學系教授。1935年,“一二·九”運動發和,他積極投入運動,發表演說,審閱學生的宣傳作品,支持平津學生組成的“南下宣傳團”深入工廠、農村宣傳抗日。

(3)聞亦有(1899—1966),字理天,巴河人。1928年商科大學畢業後,在上海與著名會計師徐永祚創辦會計事務所。1932年以後,歷任國民黨政府中央財產委員會審計員、中央監察院審計二廳長、主任處會計局局長、公債籌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中國國國民黨中央監察委員會監察委員、歷屆高等文官特種文官典試委員、中國農民銀行郵政儲金匯業局和中國實業銀行等單位的監察及董事,重慶大學、中央大學、中央政治大學、建國法商學院等院校教授、系主任;中國會計學會、財政學會、經濟學會理事、常務理事,國民大會代表。建國後,在常州市紡織工業局財務部門工作,被選為常州市第一屆政協委員,常州市民主建國會負責人。聞著有《主計制度》、《政府會計》、《成本會計》、《財務管理》、《銀行會計原理》及《中國戰時公債》等書。1966年病逝。

靈秀湖北|浠水縣巴河鎮歷史人物

(4)道濟(1900—1972),巴驛人。1918年畢業於中華大學,同年秋官費留學,考入日本東京工科大學。1925年畢業回國,歷任中學數理教員,安徽學院、華中師範學院教授。擔任數學教學工作,注重學生對基本概念、基本理論的學習和基本運算能力的培養。學生常稱讚:老師善於把知識的金鑰匙交給我們“他在湖北中學數學界享有“四大金剛”之一的盛譽。1926年,北伐軍進駐武漢前夕,?積極參加北伐的宣傳工作,支持組織群眾示威遊行。同年加入了國民黨。抗日戰爭時期,在湖北省立第二高中任教。教學設備極差,教材缺乏,他利用工餘時間,廢寢忘食,編寫出《解析幾何》、《?氏大代數》、《高中數學教程》等教材,深受學生歡迎,博得同行的好評。1947年,國民黨進行黨員登記,他拒不履行手續。解放後,歷任江漢紡專、中南紡專、武漢紡校教師以及華中師範學院數學系教授。1972年逝世。

三、經濟界

(1)聞修純(1896—1972),又名家德,巴河聞家鋪人。1914年 考入武昌文華大學預科,1919年畢業於武昌商科大學經濟系,獲會計師職稱。1927年春,聞任浠水縣地方財務委員會主任委員。抗日戰爭時期,巴河淪陷,有人勸聞出任汪偽官職,聞嚴詞以拒:“炎黃子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此時,巴河己有共產黨地下組織和新四軍活動,經堂弟聞振之介紹,聞結識劉浩、徐斌、馬斌等革命人士,經常閱讀新四軍的《七·七報》和其他革命書籍。新四軍派糧款,聞都如期完成。1944年春,籌辦浠水縣銀行,聞出任行長。1947年,辭去行長職務,回鄉從事教育事業,與聞亦有籌建私立巴河中學,捐300石稞作學產,自任校長,聞亦博為名譽校長。1950年為黃岡專區特邀民主人士代表,出席省各界人民代表會議,被選為湖北省首屆政協委員。1951年任縣清理積案委員會委員。聞積極完成公糧、公債任務,踴躍捐獻飛機大炮,支援抗美援朝,成為全縣著名的開明人士。1954年聞擔任桃園農業社會計,培養出5名會計骨幹。1972年2 月,病逝。

(2)唐炳成(1905—1942)巴河人。1938年參加新四軍,在浠(水)黃(岡)邊境打游擊。1940年他和周楚英深夜進入日佔區捉拿惡霸保長劉光青,返回時與偽軍遭遇,左膀中彈,送到汪崗新四軍行軍醫院,取出子彈,鋸下左手。傷愈後,從事稅收工作。1942年4月,他在伍洲召集地主餘興元等開會徵收稅款,突然被偽軍包圍,當場被捕,押至蘭溪附近馬踏石剁成八塊,壯烈犧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