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通天巖景區位居 江西 省 贛州 市 西北 十公里處,是一處風景秀麗的遊覽勝地。那兒古木參天,綠蔭如蓋。佛像、題刻繁多。通天巖既是著名風景區,又是古代藝術的一座寶庫。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通天巖風景區是一處典型的丹霞地貌風景區。由摩沙岩石山組成,多天然巖洞。主要有通天巖、翠微巖、忘歸巖、同心巖、廣福寺、玉水池、一滴泉、玉巖亭、惜春亭和群玉閣等10多處景點。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通天巖景區人文景觀看點

通天岩石窟開鑿於唐朝,興盛於北宋,至今保留著唐朝至宋代的石龕造像359尊,宋代至民國的摩崖題刻128品,被專家譽為" 江南 第一石窟"。景區內所包含的觀心巖、忘歸巖、龍虎巖、通天巖、翠微巖五大巖洞文化底蘊豐厚、歷史遺蹟豐富,蘇東坡、陽孝本、王陽明、蔣經國等歷史名人也曾在此留下了眾多遺蹟,讓人們留連忘返。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觀心巖

進入景區山門沿著片石鋪就的石徑,踏汀步、繞山塘、登石級,穿過一條幽靜的山谷,眼前豁然出現一僻靜的洞窟。這裡林木茂盛,道路崎嶇,這就是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先生講學之處。此外大洞套小洞。小洞內,陽明先生正在給其弟子陳九川、鄒守益講授他的“致良知”,要求學生強調自我修身,並斷言“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所以後人把他講學之處叫“觀心巖”。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忘歸巖

沿石級而行,山腰有一風化剝落形成的丹霞穿洞,盛夏時節,遊人行至此處,但覺清風徐徐,疲憊頓消,令人樂不思歸,故題名為“忘歸巖”。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忘歸巖俗稱東巖,又名 太和 山,因巨石橫空,形若踞獅,又名獅巖。在此巖洞前後的峭壁上,鐫刻有摩崖龕象七軀,摩崖題刻50品。題刻中,最為著名的是明正德十五年(公元1520年)王陽明題詩:

清山隨地佳,豈心故園好;

他得此身閒,塵寰亦蓬島;

西林 日初暮,明月來何早;

醉臥石床閔,洞雲秋未掃。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忘歸巖下有個獨特的丹霞穿洞,四季涼風習習,烈日炎炎的夏日來此避暑再合適不過。但我來時早已過了立冬,只覺得四面涼風颼颼。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翠微巖

翠微巖在通天巖的西側,相距僅十數米,相傳為宋代隱士陽孝本隱居之所。懸巖上及洞壑內,佈滿了摩崖題刻和龕像。除一軀 彌勒 造像外,其餘皆為汪雕羅漢群像和高浮雕單體羅漢像,共計八十二軀,宋氏題刻19品。由翠微巖西行,穿過林蔭小道,有石梯180餘級。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龍虎巖

由忘歸巖山洞西行百米,便到龍虎巖,是通天巖中五大巖洞之一。洞口綠樹成陰,石雕雙和金龍各踞一方,中間坐著降龍羅漢;在長條形的巖洞中,原有一座洞 中山 ,上有石虎和伏虎羅漢。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這尊造像叫龍樹王,他是大乘佛教中觀學派的創始人,金龍和雙虎是其護衛神。在他的左邊刻著一條金龍,金龍的後身掩在石巖之中,前爪張開象在悠閒行走的樣子。右邊是兩隻白虎石雕,它們好像在龍樹王身邊玩耍嬉戲。整座雕像構成了一幅生動的《龍虎閒情嬉戲圖》。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龍虎巖也是通天巖景區中保存摩崖題刻最多的巖穴。共有歷代名人題刻39品。其文體形式有題名、題記、詩詞、造像記、吉祥文字等,其內容涉及政治、歷史、宗教、文化等各個方面。在這眾多的題刻中,宋代陳世雄的題刻,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同心巖

在這組造像的旁邊岩石上,刻著“同心巖”三個字,這是明代劉昭文題寫的。當時他遊通天巖,看到這組雕像後頗有感觸,慨然題下了“同心巖”三字於岩石上,以表達自己憂國憂民的思想,希望朝廷上下官員不要“龍虎相鬥”、“龍虎相爭”,要友好相處,同心協力,把國家治理好。另外山岩上這兩尊降龍、伏虎羅漢像,同屬於沿忘歸巖一線的十八羅漢系更,都是宋代造像。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蔣經國舞廳

1939年蔣經國先生來到贛南,他提倡新生活運動。通天巖離 贛州 不遠,風景又秀麗,他在這裡建一座舞廳,每逢週末,他就帶著屬下官員到這裡跳舞,這也是他的新生活的一項內容,前面還有一處他的避暑山房。這是贛南最早的一個舞廳。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廣福寺

從龍虎巖西行約五十米便叫通天巖,這裡建有廣福禪林寺。進入寺門,古樹參天,百花爭豔於庭院。院後是雄偉廣闊的大雄殿,以紅色砂岩的天然石洞為殿,殿頂上正對如來寶座之上又有一個小巖洞,據說過去從這裡可以 通山 頂見藍天。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廣福禪林東側這幢房,叫雙杜堂,原來是方丈室。1946年,蔣經國聯員蔣介石遊覽了通天巖。當時,蔣介石發現這裡三面環山,地勢非常險要,且不被外人注意,於是密令 江西 省政府主席王陵基將原來方丈室的雙桂堂改建成一幢二層的小洋房,準備將愛國將領張學良將軍轉囚於此。該建築分張學良及趙四小姐臥室、警衛室、衛生間、更衣室四個部分,上下樓均要經過寺內的山洞,警衛室設在山洞口。然而,小洋樓竣工時,解放大軍已進逼 江南 ,張學良將軍也就沒有到此居住,所以,這是一幢“沒有住過將軍的將軍樓”。

寺廟後面有好幾個洞穴,當年就是寺廟的藏經洞。現在裝上了路燈,大家可以進去看看。洞口出來,我們看到的這個水池,是廣福寺的放生池,在這山崖下有幾間依崖而建的房,就是蔣經國先生當年的避暑山房了。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通天巖風景區的丹霞自然風光

前面基本游完了人文景點,後面就是自然風光咯!丹霞地貌其植被覆蓋率還是蠻高的,在深秋呈現出一片五彩斑斕。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綿延不絕的丹霞山包,近處的索橋是情人橋,遠處的是連心橋,在後面也都走到了。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核心區的幾個山包上修了觀景亭,也都走到了。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這是最遠的一個觀景亭,從山脊上一直走過去,周圍空無一人,天地清寧,萬籟俱寂。只有風聲穿林而過,只有萋萋荒草在風中搖曳。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情人橋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交通攻略

【交通】

從 贛州 市區乘坐18路公交車可直達景區,18路從 贛州 火車站發車,車費1元。

贛州 的公交大多都是1元任意坐,很方便。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門票及遊玩建議

【門票】

通天巖景區門票60元。沒有開通網上訂票,無優惠,必須到景區門口現金購票。

【遊玩建議】

通天巖景區比較大,整個景區可以簡單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人文景點,包括觀心巖、忘歸巖、通天巖、翠微巖、龍虎巖、廣福寺等,這幾個景點是必去的,這些人文景點集中在路線圖的右半部分。第二部分是自然風光,可遊覽丹霞風光、登頂遠眺,走情人橋、連心橋、賞通天湖,這些自然景點集中在景區的左半部分。玩遍整個景區需要一整天時間。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贛州通天巖景區

通天巖是我國南方古代石窟藝術寶庫,這裡有江西最大的石龕造像群,共有石龕279座,石刻造像359尊。石刻造像均為佛像神祗,多屬唐宋時期作品。這些造像神態各異,精緻俊美,是古石雕藝術的瑰寶。通天巖附近巖深谷秀,泉水涓涓,古木參天,冬暖夏涼,是遊覽和避暑的好地方。 交通:贛州市內有10班左右的小公共汽車運營線路,公共汽車到達的地方有貿易廣嘗新車站、老車站、贛州飯店、贛龍大酒店、人民醫院、貿易廣嘗南門廣場-章江酒家、火車站、人民影城、商業城等地,其中,10路汽車還到達機場路口。公共小巴1元,出租車白天5元,包車的話10元就夠了。坐車到興國下車,然後在從興國做摩托車或打的去通天巖一個小時左右,到達山腳,然後走路去上山半個小時左右

贛州通天巖風景區,人文景觀與丹霞風光並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