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場“失寵”,房價迎拐點?

土地市場“失寵”,房價迎拐點?

圖/攝圖網

8個月土地流拍890宗

土地市場,一向是樓市的晴雨表,亦是先行指標之一。曾經最搶手的土地,今年上半年至今卻遭遇了一波“滑鐵盧”!江北嘴財經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數據發現,截至2018年8月底,全國已發生土地流拍890宗,累計流拍建築面積達7954萬平方米,是去年同期數額的7.3倍。

江北嘴財經瞭解到,整體看來,2018 年土地流拍現象較前兩年明顯增加,單月流拍建築面積均在500萬平方米以上,6月以來更是突破千萬平方米,土地流拍節奏不斷加快。對比市場推出的總建築面積,流拍率自二季度以來不斷攀升,8月數值已達 7.05%,創月度流拍率紀錄。

此外,三四線城市仍為土地流拍事件高發區域,但下半年以來佔比有所下降,二線城市佔比逐漸上升。1—8 月,二線城市平均流拍率為 5.12%,平均溢價率 17.37%,而三四線城市流拍率僅 3.98%,平均溢價率更是比二線城市高出 12 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土地流拍現象較往年大幅攀升,但成交量卻不跌反升,前8月房企購地1.64億平方米,土地成交價款81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和23.7%。

對於這類明顯的背離情況,有專家分析表示,本輪流拍事件恰是房產市場逐漸趨於理性的重要體現,開發商減少盲目拿地。隨著調控政策不斷加碼,土地出讓條件愈加嚴苛。特別是一二線城市,限地價、限房價、競自持、競配建、搖號購房、共有產權等成為市場推地的重要附加條件。這對於房企的經營盈利產生較大壓力,加之土地配置費高企,才使得多處地塊無人問津。

專家認為,隨著政府與企業在土地價格方面進一步磨合,未來重點城市流拍率會有所回落。但是受市場預期趨平、融資環境持續收緊、地方政府增加土地供應等因素影響,土地市場會迎來更加平穩、理性的下半場。

“越調越熱”的樓市怪圈

土地流拍現象的大量出現,被視為樓市可能降溫下行的重要信號。但在“房住不炒”的時代與“遏制房價上漲”的主基調下,8月份國家統計局監測的70城房價,卻令人意外的出現一番普漲。

每月中旬由國家統計局公佈的全國70城房價指數,一直被視為樓市調控成效的重要指標。尤其是15個熱點城市的房價走勢,基本已經成為當前判斷全國樓市的一個風向標。

9月15日,一張最新的漲跌排行榜出爐。江北嘴財經梳理發現,今年8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新房)銷售價格裡,僅廈門環比微跌0.1%,北京、南京持平,其餘67個城市全部上漲。據初步測算,在新房房價序列中,4個一線城市、31個二線城市、35個三線城市環比分別上漲0.3%、1.3%和2%,同比分別上漲0.9%、8.6%、8.3%。15個熱點城市中,無錫環比漲幅最高,為3.4%,濟南同比漲幅最高,達10.2%。

房價上漲背後,是全國房地產市場庫存數據已經跌至51個月最低,8月新增居民戶貸款佔比達55%,為今年以來最高水平。從整體看,全國性去庫存週期已經完成。截至8月末,國內新房庫存量近5.39億平方米,比7月末減少555萬平方米。從全國房地產市場看,大部分城市已經需要補充庫存。

“從去庫存到因城施策再到完善租賃市場等,本輪樓市政策的調整與變化都在指向一個目標——房住不炒,但是市場回饋不可能一步到位,還會發生某種程度的反彈,甚至會刺激市場預期的反向回應,”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張敬偉撰文指出,“具體到不同城市,樓市表現、政策預期和市場終端的目標也不合轍”。

在張敬偉看來,從去庫存政策開始,形成了從一線城市、一線周邊城市、二線熱點城市、二三四線城市的逐級傳導,隨後又是一輪輪城市調控的接力傳導。三四線城市不僅庫存無多,而且迅速邁進“萬元+”時代,有些三四線城市甚至無房可買。

各地調控繼續加碼

事實上,今年前8月,房地產業的銷售、融資、投資、拿地等指標都保持相對較高的增速。其中,全國新房銷售面積在前8月已經突破10億平方米大關,銷售額近8.94萬億元,紛紛再創歷史紀錄;房地產開發投資7.65萬億元,連續兩個月出現雙位數增長;房企購地1.64億平方米,土地成交價款817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6%和23.7%;在供應端,全國新房新開工面積13.33億平方米,同比增長15.9%。

市場供需正在走向失衡,這也再度引起了監管層的高度警覺。在“731”中央政治局的73字政策定調,以及年內累計315次調控政策背景下,調控大網又一次全面鋪開,在60多個城市祭出“限售”利器後,“打補丁”“管秩序”成為最近2個月樓市調控的重點。

目前,地方政府擔負“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的調控主體責任,住建部等中央部門通過數據預警和約談問責等機制加強各地指導。從調控壓力看,9月起各地調控政策正繼續加碼。

9月19日,北京和上海雙雙在官網掛出治理市場亂象專項行為的通知。其中,北京重點整治“學區房”“商住房”“企業購房”等內容;上海則大力整治首付貸、違規提取公積金、通過婚姻獲得購房資格等行為。

深圳、廣州此前已經搶先一步出手整頓房地產市場。9月18日,廣州表示,要把掃黑除惡專項行動與日常市場巡查結合起來,進一步加大對中介機構的巡查。而深圳在8月中旬就已出文,要嚴厲打擊中介機構以威脅等暴力手段驅逐承租人、惡意剋扣保證金和預定金,以及“茶水費”與“陰陽合同”等22條樓市亂象。

對此,有專家分析表示,樓市調控政策的逐步加碼且無舒緩跡象,使得本輪樓市調控週期凸顯手段更多、力度更大的特點。有些城市房價漲得太快,僅僅約談市場遠遠不夠,更關鍵的是理順這些城市的市場。因此,樓市調控主要還是要化解供給側的結構性沉痾。堅持房住不炒,除了彌補房地產調控短板和全方位引導合理住宅消費之外,還需要採取有效措施改變住宅投資的不合理預期,同時穩妥應對可能出現的市場波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