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佬圈地新零售,到底圖什麼?“網上購物,樓下發貨”啊

如今,新零售成為了群雄逐鹿的燙詞,各方大佬正忙著圈地佈局。

先是,阿里巴巴先後與銀泰百貨、蘇寧、三江超市、百聯集團形成戰略合作,還入股了歐尚、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

之後,騰訊聯合京東、融創投資入股萬達商業,結盟永輝超市。各種類型的零售實體合縱連橫,新零售方興未艾。

大佬圈地新零售,到底圖什麼?“網上購物,樓下發貨”啊

但是,普通消費者還是看不明白:新零售的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一度被唱衰的實體店,要怎麼搭上互聯網的班車,成了被追捧的香餑餑?

菜鳥網絡終於用一句“網上購物,樓下發貨”,讓普通消費者看清了新零售的基本脈落,揭示了物流的進化路徑。

以網購屈臣氏為例,消費者在其天貓旗艦店下單後,距其最近的屈臣氏門店便會收到推送,然後鎖定庫存,最快可在2小時內送至消費者手中。

而天貓酒水可依託線下門店,實現29分鐘的送達。

“分鐘級配送”從生鮮類目起步,將向天貓的全品類商品擴散,今後“網上購物 樓下發貨”將成為常態。

“分鐘級配送”依託線下店的佈局優勢,完全打通了線上線下,通過徹底縮短物流時間和空間,改變消費者對線上線下購物的區別體驗,也成為新零售佈局的閉環。

早在2016年10月,馬雲就語出驚人:“純電商時代”已經結束了。當時,大部分人對此斷言摸不著頭腦。

其背景之一,是電商的線上流量紅利見底,獲客成本劇增,而傳統的線下商業邊際獲客成本幾乎不變,如此一來,實體零售反而重新出現的價值優勢,形成了“回頭浪”,一如傳統實體書店在新的Shopping Mall商業體模式中被髮掘出了吸引人流的新價值。

於是,近年各方佈局線下實體終端,開啟了這一輪新零售大戰。從線下到線上,再從線上殺回線下,中國商業模式走出一個“否定之否定”。

大佬圈地新零售,到底圖什麼?“網上購物,樓下發貨”啊

當輿論空間裡還是一片“網絡殺掉實體店”“被馬雲所害,清倉甩賣”的口水故事時,徹底打通線上線下的新零售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可以說,中國實體零售面對的選擇是要麼“閉店止損”,要麼擁抱互聯網+,對線下渠道實現價值重估,利用數字化、雲服務等實現零售和線上電商的無縫融合;

通過大數據、VR等技術革新,開拓線下場景和消費社交。

2017年7月初,商務部發布的《中國零售行業發展報告(2016/2017年)》稱,今後中國零售企業將呈現線上線下全方位深入融合、社交化場景化多元消費場景、多業態協同提供一站式聚合服務、供應鏈體系智能高效等特徵。

讓零售不再受時間、物理空間的制約,核心還是在於物流的變革。1月23日,國務院辦公廳在2018年1號文件《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中強調,針對電子商務全渠道、多平臺、線上線下融合等特點,要構建適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快遞物流服務體系。

傳統的倉配快遞面臨巨大的挑戰,這需要在更大平臺通過全面數字化改造,完成“人、貨、場”的重構和升級。

“網上購物,樓下發貨”的物流革命,將改變傳統的網購的含義和外延。

它不再是網絡下單,然後在接下來幾天裡對快遞小哥按門鈴的期待。它是下單後的“分鐘級”收貨體驗。它是讓傳統超市、百貨商店、藥妝店、電器商城甚至小型便利店,同時插上互聯網的翅膀,是社會資源、商品流、信息流的全面融合。傳統實體店的巨大人工成本、地租、運營成本等不利條件,也將基於新零售的模式,實現成本攤薄。

這意味著之前勢同水火的網購和實體店之爭,也將終結,不是之前人們悲觀的預測“網購吃掉實體店”,而是線上線下的次元壁被徹底打通,實體店通過數字化實現賦能,銷售有更多的應用場景,消費者提升購物體驗,“分鐘級配送”消解了線上線下的二元對立。

去年,雙11當天出版的德國老牌時政雜誌《明鏡》,其封面是:中國國旗底色之上,用漢語拼音寫著

“xing lai(醒來):為什麼中國已是世界第一?西方起床號。”

大佬圈地新零售,到底圖什麼?“網上購物,樓下發貨”啊

中國的確在電子商務、智能物流等互聯網領域走到世界前列,但更可喜的是這些技術變革、模式變革,正在呈現加速度,自我迭代、自我賦能的演進力量驚人。

從領先世界的、基於大倉的智能物流,到基於社會資源協同的、打通線上下的“分鐘級”物流,中國的新零售模式正在加速嬗變,實體店也在實現價值重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