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都是“故事大王”

●說故事:領導者都是“故事大王”

隨著智狼邦演講口才培訓課程的不斷開設,很多身家百億的企業家跑來訴苦:“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我越來越意識到當眾演說的重要性了。只是,當著那麼多下屬的面演說,太難太難了。”

我告訴他:其實,掌握了訣竅,演說一點都不像自己想象的那麼難。演說最重要的不是要有華麗的辭藻,而是要會講故事。

為什麼百年企業難有,而千年寺廟常在?為什麼宗教可以千年傳承,生生不息?其核心秘密是什麼?故事性。

無論是《聖經》,還是佛教經書,從頭到尾全是很美、很經典、很啟迪人的故事。故事是有生命力的,大部分人都不太喜歡聽道理,不喜歡別人指揮自己怎麼做,而更喜歡聽故事,通過故事自省。微妙的是,一個道理你講百遍,別人不一定記得住,而你不經意間講的某個小故事,卻能讓他記住這個大道理,並且他還很喜歡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口口相傳的作用很大。

故事是個奇妙的東西,它有著與眾不同的穿透力。故事能夠傳遞信心和希望,故事能夠使聆聽者收穫經驗,故事能夠傳達那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信息。

領導者都很消楚故事攻破人心的威力,所以他們大都是講故事的高手。他們善用故事打動人心,用故事影響團隊、夥伴,激發他們的熱情與夢想,進而帶領他們創造屬於自己的傳奇故事。

領導者都是“故事大王”

談到講故事,一般故事有3個層級,分為“我”的故事、“我們”的故事、我們未來的故事

“我”的故事

有這樣一個現象:一個組織的領導每天穿西裝上班,慢慢地公司上下都換上了正裝;一個組織的領導喜歡打乒乓球,慢慢地,公司上下都玩起了乒乓球……領導沒有提出要求,下面的人卻不自覺地以領導為標杆要求自己的行為。

領導是企業的靈魂人物,是公司上下的風向標,是所有人學習的榜樣。在帶領團隊的時候,領導要學會講“我”的故事,藝術性地把自己的故事講出來,越精彩、越令人難忘、越震撼,就能越有效地影響下屬。

新東方的俞敏洪說:“我高考連續3年失利,第4次高考上了北大,卻是班上英語成績最差的學生。同班同學平時看著學習也並不怎麼認真,但一到期末考試就能考出好成績,我每天學習時間都要比他們多兩三個小時,但每次期末考試都是全班倒數幾名。”

阿里巴巴的馬雲說:“我大愚若智,其實很笨,腦子這麼小,只能一個一個想問題,你連提3個問題,我就消化不了。我功課本來就不好,數學考過1分。只有英語特別好,那是因為小時候,我經常打架,爸爸罵我,我就用英語還口,他聽不懂,挺過癮,就學

上了,越學越帶勁兒。”

這些企業大佬都喜歡說一些自曝家醜的小故事,看似是自己打自己嘴巴,其實這些小故事裡包含著巨大的正能量。

一方面,這些小故事可以拉近領導與下屬的距離。隨著企業規模越來越大,很多領導事務繁忙,無法經常出現在企業裡,很多人甚至見都沒見過,還有人見了也沒機會說話。這種高考失利、挨爸爸打的事情,或許曾是發生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的經歷,可以讓下屬們感覺領導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從而不自覺地與領導親近起來。

另一方面,俞敏洪、馬雲說出自己過去不堪的經歷,可以鼓勵大家,任何人都可以成功,都可以成為俞敏洪第二、馬雲第二,這樣下屬們會更加傾心於向領導學習,跟著領導幹。

領導者都是“故事大王”

“我們”的故事

比爾·蓋茨說:“就算現在我一無所有了,你只要給我原來的團隊,我照樣能夠打造一個微軟。”松下幸之助說:“松下電器公司是製造人才的地方,兼而製造電器產品。”商界領袖們都有一個習慣,就是強調“我們”的存在。

企業是“我們”的,企業是大家的,企業是所有人的,作為企業家,一定要有這樣的概念和境界。企業家要會講“我們”的故事,在“我們”的故事中講出企業或組織的使命、願景、價值觀,讓大家為之奮鬥。

身邊的很多企業家朋友經常問胡焱喬老師:“你們智狼邦這幾年來有這樣的成就,最核心的秘訣是什麼?

胡焱喬老師是這麼回答的:“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如果我們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不管怎麼努力,結果可能都無法令人滿意。一個領導的目標就是幫助身邊的人才達成目標。很多老闆說自己的員工沒有良心,竟爭對手多給一點兒錢就跑了。其實,人才只會忠誠於幫助他們實現夢想和價值的人,作為老闆,我們的責任實際上就是讓跟隨我們的人實現夢想和價值。

領導者都是“故事大王”

我們未來的故事

我們未來的故事就是我們要去哪裡的故事。企業家要讓追隨者清楚地知道要去哪裡,未來是個什麼樣子。

1999年初,馬雲放棄了北京的一切,決定回杭州創辦一家能為全世界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網站。回到杭州後,馬雲和最初的創業團隊開始謀劃一次轟轟烈烈的創業。大家決定不向親戚朋友借錢,集資50萬元,地點就設在馬雲杭州湖畔花園的100多平方米的家裡,阿里巴巴就在這裡誕生了。

這個創業團隊裡除了馬雲之外,還有他的妻子,他當老師時的同事、學生,以及被他吸引來的精英,比如阿里巴巴前CFO蔡崇信他當初拋下一家投資公司的中國區副總裁的頭銜和75萬美元的年薪,來領馬雲幾百元的薪水。

他們都記得,馬雲當時對他們所有人說:“我們要辦的是一家電子商務公司,我們的目標有3個:第一,我們要建立一家生存102年的公司;第二,我們要建立一家為中國中小企業服務的電子商務公司;第三,我們要建成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要進入全球網站排行榜前10位。”

當時的馬雲,要錢沒錢,要資源沒資源,連工作的地兒都安在了家裡,可他給了所有人一個清晰的未來。有了這個未來,大家心裡就有底兒了,至少領導很詳細地構想過大家夥兒要乾的事了;有了這個未來,馬雲及其團隊度過了難熬的創業期;有了這個未來

阿里巴巴渡過了好幾次生死存亡的危機。之後的故事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創辦淘寶網,創辦支付寶,收購雅虎中國,創辦阿里軟件一直到走向上市。馬雲一步步地把未來變為現實。

每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都有著非凡的人生經歷、深刻的人生體驗和被人們廣為傳頌的傳奇故事。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一定是一個長講故事的人。用動人的故事打動人,遠遠勝於用大道理教化人、用規章制度約束人。

領導者都是“故事大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