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绣圣——沈寿

欢迎戳右上方加关注!每天上午准时与您分享三篇优质文章~本文共计2468字,阅读仅需4分钟~

沈寿(1874~1921)原名沈云芝,字雪君、晚号雪宧,绣名“天香阁”。于大清同治十三年十月四日,出生在江苏的吴县,距今已有一百四十年,父亲沈椿的祖籍是浙江省嘉兴西边的吴兴。母亲宋氏与姐姐沈立都擅长刺绣。父亲曾开设古董店经营字画、玉器、瓷器、铜器等古代文物。沈云芝从小就在这样一个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成长。

中国绣圣——沈寿

《耶稣圣像》原作沈寿绣。

1913年,张謇状元邀请沈寿到南通女工传习所传授刺绣。期间,沈寿根据意大利画家琪特的油画作品《荊棘冕冠》中选取了耶稣头像作为绣稿,整件作品用色多达111种。人物面部针法创造性地采用旋针技法,根据人物面部结构施针,绣成的人物表情逼真。此《耶稣圣像》在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荣获第一金奖,

1987年,由沈寿第三代弟子牟志红选配了120多种色线,加以百种以上特殊加工,所用绣线粗细变化很大,最粗四五丝,细的仅半丝,配以搂和针、散套、滚针、施针、虚实针、小乱针等运用娴熟手法自如,用了很长时间精心绣制成功。此幅牟志红绣制的《耶稣像》都顺利通过专家评审,他们认为复制作品的艺术技术水准,绝不亚于原作。

沈云芝自幼聪慧,家藏的文物字画给了她丰富的艺术熏陶。她文静好学,在家家养蚕、户户刺绣的环境中,从小就对刺绣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七岁就开始能帮忙按色分缕绣丝、穿针引线,还经常模仿姐姐的刺绣动作把玩绣片。

到了八岁那年,外婆送了一套绣具给她,沈云芝也正式跟着姐姐学绣。二人同绷习绣,姐妹情深、亦师亦徒。

中国绣圣——沈寿

《济公爱酒图》 王剑秋画

这件刺绣创作于1905年 。画中,主题鲜明形象生活。济公双手别在背后拿着一柄破旧蒲扇,猴着腰,低着头,对着前方酒坛,露出喜不自胜、垂涎欲滴的表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如痴如醉,还带着乡土气息济公的鲜活神态。这是一幅极为生动传神、充满生活气息的艺术杰作。沈寿刺绣以搂和针为主,辅以鸡毛针、斜缠针、滾针等技法。在色彩处理上,沈寿开始吸收西洋美术中的光影技法,人物衣着明暗分明,提高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此绣卜元馆长也曾介绍是沈寿真迹,但实为传人所绣制。

沈云芝在学绣的过程中,延续了明代“顾绣”良好的传统与基础。将以往只是绣制美化生活的实用品,像荷包、烟袋、手帕、衣被、嫁妆、鞋帽等的装饰品,进展到可以作为艺术欣赏的绣画艺术。十二岁时即会将家中父亲收藏的名人字画如唐伯虎、文征明、沈周等等名家画作取出观看细读并作其刺绣的蓝本,更仿绣得惟妙惟肖。在绣艺不断的学习与进步中,致使沈云芝在青年时期就已经闻名乡里,成了苏州城有名的刺绣高手。

中国绣圣——沈寿

光绪十九年(1893),沈云芝二十岁的时候,与书香门第、才华出众的举人余觉结婚。余觉饱读诗书、擅长书法、绘画,也善交际。婚后两人相亲相爱。余觉对爱妻的刺绣赞不绝口,也半日读书、半日研绣的开始对历代刺绣针法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和分类,尤其悉心的将自己掌握的书画艺术融入妻子的刺绣之中,使其妻的绣艺脱颖而出,名扬苏州、上海一带。而沈云芝随着丈夫余觉文人书画气质的感染以及自身对刺绣艺术在针法技艺追求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刻苦钻研下,作品更加自成细致典雅的独特风格,使其绣名益加声名远播。

中国绣圣——沈寿

燃指罗汉

中国绣圣——沈寿

探手罗汉

中国绣圣——沈寿

长眉罗汉

中国绣圣——沈寿

执杖罗汉

燃指罗汉、长眉罗汉、探手罗汉、执杖罗汉,原作品是沈寿民国初年刺绣的。

这里四件都是复制作品。因是工作态度严谨的沈绣传人复制,故此四件作品绣得非常成功。绣中,罗汉个个形态逼肖各有风姿,那燃指罗汉坐在蒲团上,双手持撑在几案上,其中食指正指天作法,一缕青烟随着指尖冉冉升向高空呈祥云状。蒲团下的地毯精美,身后还有厚厚的二扎经书。长眉罗汉一手按衲袖,一手托长眉,端坐在树根椅上神态自若。长袖罗汉身着的淡墨色大袍一无所物,高举双手、侧身昂首作呼唤状。执杖罗汉身穿茄紫色外衣,脚穿草鞋。仰看天空,手执禅扙。身后行李众多,有竹笠、钵盂、经书、包袱。观其装束,显然是位云游僧侣。四位罗汉神态自若,体现沈寿刺绣人物作品,很重视人物的形象,对绣中罗汉的面部口目表情和举手投足细微动作,都要通针线生动地将它表现出来。在绣前仔细观察其眼神、嘴角,只须在某些局部略施三二针,人物精神面貌就即刻提升起来了。

光绪三十年(1904),经夫余觉的友人推荐,沈云芝绣制了《无量寿佛》、《八仙庆寿图》等多幅绣品,在一九〇四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辗转进贡到宫中陈列。慈禧太后当日在观赏贡献的礼品中,看到沈云芝的绣品后大为欢喜,

不仅赞赏绣艺高超、精细雅致,更视为“绝世神品”。除了赐予农工商部“四等商勋”奖励并亲挥御笔写了“福”、“寿”两个大字,分别赐给余觉、沈云芝夫妇。从此,沈云芝将原名更改为“沈寿”以纪念慈禧太后的赏赐。

中国绣圣——沈寿

中国绣圣——沈寿

中国绣圣——沈寿

中国绣圣——沈寿

《花鸟条屏之一、二、三、四》。清末,沈寿绣。光绪三十年(1904),清太后慈禧七十寿辰。浙江才子余觉、与妻子苏州绣女沈云芝向太后献绣贺寿,慈禧赏赐“福、寿” 两字。妻即改“云芝” 之名为“寿” 字作纪念,从此沈寿的绣名就誉扬天下。以上四件花鸟条屏,有两方较大的绣印,其中除上述一方外还有“吴县天香阁女士沈寿”,证明这些都是沈寿向慈禧献绣后刺绣的。

1983年南通工艺美术研究所组织艺人进行复制,主要有金蕾蕾、潘招弟等人参与。这四件作品分别绘制了喜鹊、鹭鸶等鸟儿,或栖在樱花、杏花树枝头,或站在芦获丛中,或鸣或飞或在理羽,形象非常活泼。这些作品虽然都是民间画师创作,绘画技法上乘,内容也生动逼真。刺绣精细,丝缕平顺亮丽。其鸟雀羽毛深浅明暗处理,生动地再现鸟儿的身体组织结构特点,这从鹭鸶鸟身体上看得更加明朗,显然沈寿那时已经接受西洋美术原理,可以用自己的绣艺将它表现出来。这几件刺绣虽是复制品,由于时代不同了,现代刺绣艺人都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美术基础较好,因此复制成功的沈寿作品可和原作媲美。

随后,慈禧太后又下谕;在农工商部成立了【女子绣工科】,任命沈寿为总教习,余福为负责外事的总办。

从此沈寿的绣名在全国扬开被誉为“神针”,其绣艺之卓越更超越了统领中国近四百年上海露香园的“顾绣”。

中国绣圣——沈寿


原文来源:《收藏投资导刊》2018年10月刊《中国绣圣——沈寿》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