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的蘇聯是怎麼對抗美國的航母的?

洋姜視頻


防守反擊,威力驚人的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體超飽和攻擊模式

首先要聲明,毛子這套超飽和攻擊模式,是屬於防禦性質的進攻模式。其並不指望這套戰術用來跟美國航母編隊在茫茫大洋上公平決鬥,戰術目的是為了能夠確保自己海岸500公里範圍的的絕對制海權。如果爆發世界大戰,蘇聯紅海軍主要進攻武器還是核潛艇,由於蘇聯領土的特殊地理位置,雖然海岸線漫長,但是可以供海軍艦隊使用的深水良港並不多,波羅的海和黑海艦隊被鎖死在波羅的海和黑海內,北方艦隊大部分都是萬里冰封的北冰洋,只有摩爾曼斯克和北德文斯克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遠東艦隊海參崴被朝鮮半島、日本列島包圍大部分,只有勘察加半島上的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可以使用。所以毛子核潛艇基地很少,出口海方向單一,很容易受到對方核潛艇埋伏或者艦隊遠距離封鎖。所以毛子的紅海軍的反航母戰術核心目的就是,擊潰對方艦隊封鎖,奪取近海制海權,掩護核潛艇艦隊進出。勘察加半島上的雷巴奇核潛艇基地,是冷戰時期蘇聯最大也是最重要的核潛艇基地,1983年大韓航空波音747號客機就是偏離航向,飛向該基地,蘇聯認為是改裝的偵察機從而下令擊落。


空中:海軍岸基航空兵的作用不可忽視

也正因為蘇聯的反航母戰術是近海防禦反擊性質,所以在其規劃裡面,是可以得到岸基航空兵部隊支持的,蘇聯海軍在勘察加半島和科拉半島上都部署了好幾個航空殲擊師,提供強大的空中掩護。這就是為什麼蘇聯海軍對於航母艦載機要求並不高,因為他只需要在岸基航空兵交接班的時候頂一下就行了,並不指望跟美國海軍艦載機拼制空權。

除此之外,蘇聯岸基航空的海上反潛/巡邏/偵察機們還負責遠程空中偵察服務,在艦隊外圍進行遠距離偵察。圖為伊爾-38 山楂花 海上反潛/偵察機。

而岸基航空部隊另一大王牌就是圖-22M 逆火轟炸機,2倍音速突防,發射重達4噸,2.5倍音速,射程500公里的AS-4 王魚 重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而蘇聯海軍航空兵對其應用更加可怕,利用逆火轟炸機2400公里的作戰半徑,以整個航空師為單位,集體行動,進行遠距離迂迴,從對方航母編隊側後方發動突襲。

水面:核心艦隊和分艦隊模式,全軍總豬突

在水面艦隊編程方面,紅海軍主要由核心艦隊加諾幹個分艦隊的模式,核心艦隊由大型巡洋艦、載機巡洋艦構成,主要由現代級驅逐艦充當護衛。核心艦隊是整個艦隊和核心打擊力量,防空、反潛和反艦攻擊力都十分強大。

大型巡洋艦主要有卡拉級、光榮級和基洛夫級,圖為紅海軍最後的輝煌,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載機巡洋艦為基輔級(航母),庫茲涅佐夫級實際上是基輔級設計思想的延續。

圍繞這核心艦隊,四周分佈諾幹個分艦隊,每個分艦隊配一艘驅逐領艦作為分艦隊核心和指揮,再輔以三到四艘護衛艦或警戒艦(相當於輕型護衛艦),每個分艦隊可以獨立負責偵察和反潛任務,整個艦隊鋪開後可以覆蓋直徑300公里左右的海域,從而確保核潛艇部隊可以安全進出。紅海軍中排水量較大的無畏級驅逐艦是作為分艦隊的驅逐領艦,而現代級則是核心艦隊的護衛。當紅海軍絕對對遠方航母編隊發動進攻後,核心艦隊和分艦隊將展開全軍總豬突,分艦隊進行迂迴和牽制敵方周圍輔助艦隊,核心艦隊拼死突擊到敵方主力編隊300~500公里範圍內,密集發射攜帶的大型遠程超音速反艦導彈。

水下:巡航導彈核潛艇

前蘇聯對於巡航導彈核潛艇非常重視,在美國等放棄發展之後,依舊發展了三代巡航導彈核潛艇,主要負責反艦攻擊任務。其中第三代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是蘇聯水下打擊力量的核心。這種水下排水量達到2.25萬噸的核潛艇,攜帶與基洛夫級巡洋艦同款的24枚P-700花崗岩重型反艦導彈,潛伏在水面之下,在進攻發起的時候再密集發射這種殺傷力驚人的反艦導彈。

奧斯卡級核潛艇在船塢內進行維修

奧斯卡級別核潛艇模型,每側以傾斜方式佈置12枚P-700反艦導彈,上浮到淺水區進行水下發射。

太空:不可忽視的“神話”衛星偵察系統

實際上,前蘇聯這套密集發射遠程反艦導彈戰術,真正的核心就是這套太空衛星偵察系統。遠程反艦攻擊,最困難的是中間的引導修正,由於前蘇聯無法確保海上制空權,遠程海上偵察機機動性能太差,極容易被對方戰鬥機打掉,所以蘇聯花巨資構建了這套太空之眼。傳統光學偵察衛星需要傳回照片,再進行識別比對,無法實時跟蹤目標。而“神話”衛星系統,採用的是高功率X波段雷達,直接用雷達波的形式從太空對海面進行搜索,信號回波直接通過衛星通訊的方式直接傳輸給艦隊,艦隊直接以此來修正反艦導彈路徑,相當於放在太空中的預警機。

但是這種方式耗電量是非常驚人的,有限載荷根本無法承擔可以滿足此要求的常規電池重量。所以前蘇聯是使用核電池,而且即使是使用核電池,也只能供衛星雷達三天的全功率工作耗電,以低功耗模式則可以有6個月的工作壽命。維護這套系統的花費是十分驚人的!即使是前蘇聯也只保證天上有3顆這種衛星待命,其餘準備戰時再緊急發射,而蘇聯解體後,俄羅斯再也無力維持這套衛星偵察系統運行。

所以,毛子的這套反航母攻擊方式,準備和動員規模十分龐大,攻擊威力是十分驚人,相當於大招,不動則已,一動就是十幾個航空師,上百艘艦艇集體豬突拼命,一口氣扔300到500枚大型超音速反艦導彈的大招,一兩個航母編隊完全擋不住,即使三到四個航母編隊弄不要也要丟半條命。


五嶽掩赤城


在核戰略層面上,美蘇巨大的核力量恐怖對峙,但又都以能毀滅對方本土相互威懾,核大戰中航母意義不大。常規軍力上,蘇聯主要目標是進攻歐洲,美國的相應戰略是在歐洲防禦,在亞洲圍困和策應,海軍則負責控制全球海上咽喉,為全球戰略提供行動自由。因而美國航母圍攻蘇聯本土的威脅並不明顯。蘇聯面對美國航母的主要場合是以劣勢海軍爭奪有限海區制海權,保障水下核力量行動時。

此時蘇聯海軍主要以岸基轟炸機或大型水面艦發射遠程巡航導彈,後來又增加了部分反艦彈道導彈。其核心挑戰都是如何準確及時地找到航母,為此採用了衛星偵察、遠程偵察機加導彈自身傳感器等手段。但在美軍較為完善的干擾、欺騙和防空手段面前,預計的突防成功概率不算高,轟炸機本身生存力更低。不過美國對干擾欺騙手段嚴格保密,蘇聯則對反航母能力時有炫耀,外界一般容易輕信蘇聯能成功驅趕或擊沉美國航母。

以本國航母與美國航母展開空戰的手段,蘇聯一直沒完全建成。

蘇聯攻擊型核潛艇也是一種反航母手段,但美軍的反潛體系更加發達,也不容易。


吳戈


首先 前蘇聯的大火箭思想阻礙了海軍的發展 美國的航母無用論又成功忽悠了蘇聯高層 因此沒有航母的前蘇聯海軍始終處於下風 核潛艇雖強於美國 但海面力量不成正比 所以 走了火力加強的邪路 基洛夫級導彈巡洋艦就是典型的代表 沒有空中優勢 在不撕破臉的海上衝突中 蘇聯被處處壓制 等蘇聯終於明白過來 開使發展航母時 離解體也不遠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