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內已經有便利店了,我還能開嗎?

(接前篇)還有一種情況也是很多人碰到的,就是你看中的這個位置,周邊500米範圍內已經有一兩家了,怎麼辦?

500米內已經有便利店了,我還能開嗎?

根據我的經驗以及與一些同行聊天的情況來看,這種情況要看你這個區域人流的密集程度來分析了。

例如大型商業綜合體,醫院或者地鐵綜合體等等,平均人流每天有8-10萬人次(不要覺得不可能,這裡講的是人次,不是人數,人流是有來回的),那麼在這些地方,500米範圍內開5家店一般都還是可以的,這麼大的人流,一兩家店是吃不下的,為什麼呢?有調查顯示,一個50—80平的便利店,一天的最高接待能力平均在1000人次左右(槓精求放過),五家店加起來就是5000人次。根據調查顯示,一般便利店行業平均人流轉化率大概在5%—10%,10萬人次的7%就是7000人次,也就是這裡開五家店是沒問題的,當然這也不絕對,凡事還是要以實際情況來決定。但是這樣的地方,房租自然不會便宜,開多了每個店的客流就會分散,這就直接導致店面的營業額下降,利潤下降,那麼很可能就會被房租壓垮。所以在這樣的地方開店一定要注意飽和度。

500米內已經有便利店了,我還能開嗎?

實例分享:我認識一個老闆,店子正好開在商業綜合體進出口,面積是70平,他店子附近500米範圍加他的店一共有3家店。他們的平均營業額都在1萬以上,好的時候能有1.8萬。但是他的房租達到了2.5萬/月,而且明年房租又會漲2000,他自己就說如果旁邊再開一到兩家店的話,他估計就撐不下去了。

500米內已經有便利店了,我還能開嗎?

所以,總結一下,競爭總是有的,不要怕競爭,不要一本正經的按著網上的各種標準教程去找“金角銀邊草肚皮”,重點是要帶著腦子去分析思考,哪怕只是深入一點點想想都比照本宣科強,簡單分析測算一下,只要有空間且能達到預期的收益,完全可以進入,再加上經營得當,就不會太難看。

這就是為什麼經常看到一個大型小區門口有一兩家便利店門挨著門開,還能手牽手一起開兩三年不倒,而有的十字路口的金角位置卻沒開一年就換招牌了,還有些鳥不拉屎的背街小巷都能找到一兩家便利店,這樣的店能賺錢嗎,不好說,我只能說存在即合理,這也反應了便利店的特性:硬需求、低風險、易存活(動則七八十萬的加盟店不再此列,不過既然這麼高的投入,一般都會配有專門的選址團隊)。

話題討論:大家覺得在什麼地方開便利店利潤最大,寫字樓、社區、學校、醫院還是商業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