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旧时每逢农历新年,客家人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上张贴门神,这种既能增添节日气氛,又能祝愿新年吉庆、祈凶迎祥的新春年画——客家门神画,被列入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传承人就是2015年被认定为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侯文发。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侯文发,1926年生,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人。1958年毕业于中南美专(现广州美术学院),师从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师,擅长中国画、年画。为中国老年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年画研究会会员,梅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梅州市老年书画家协会会员。主要代表作品有《客家旧俗婚姻出嫁图》、《宋湘》、《三英战吕布》、《五虎将》、《民族英雄岳飞、郑成功》等。

他自小就对画画很感兴趣,家里的地板、墙壁上全是他的火炭、粉笔画。对于小伙伴之间传阅或向村中长辈借来的连环画,他不但全部读一遍,而且将画中的人物图案逐个临摹。因为经常临摹连环画,所以对古装戏中的人物画像更是画得惟妙惟肖。当他进入小学读书时,所画的图画无人可比,给老师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无奈家境贫寒,读完高小(小学四至六年级)后,为了生计,小小年纪的侯文发只得辍学回家,经亲戚介绍到一间商店当店员。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仍不断自学绘画。1955年,中南美专到梅县选拔人才,虽然此时的侯文发已娶妻生子,但以绘画为自己人生最高追求的他毅然决定报考。最终顺利考取中南美专,完整系统地学习中国画。当时的中南美专人才济济,大师云集,在关山月、黎雄才等名师指导下,他的绘画艺术迎来了质的飞跃。

门神画形式为对开,构图饱满,色彩明快,极富装饰性。新中国成立后,年画作为一种新的画种得到迅猛的发展,正是在这段黄金时期,侯文发狂热地痴迷上了年画,他在传统门画的基础上吸收“月份牌”、佛山年画、绵阳年画等绘制技法上,推陈出新,创造了独具个人风格的侯氏年画。事情还得追溯到上世纪六十年代,有一次侯文发被派到佛山搞民间艺术调研。善于从生活中发现题材的他发现佛山的门神画很有特色,结合当时的形势,萌发了要把佛山原旧式门神画改绘为民族英雄岳飞、郑成功的念头。几经构思揣摩,数月后,经过多次修改,一幅全副武装并手持宝剑的岳飞、郑成功门神画终于形神兼备地跃然于画纸上。侯文发在改革开放初期创作的《三英战吕布》等多件手绘门神年画,先后被省级以上美术出版社出版和重版发行,广泛流传于华南、中南一带和世界各地客家聚居地,发行量高达400多万份。

直到八十年代从梅县文化馆退休后,侯文发依然笔耕不辍,而且进入人生中客家门神画的创作绘制高峰期。十多年来共创作年画(门画)40多幅,并多次重画出版。其中门画《秦叔宝·尉迟恭》、《封神武将》、《福寿盈门》等,连年重版四五次之多,并在各地春节前大量发行。他的年画(门画)博采众长,功力深厚,技法精严,人物形象雄伟健壮,坚不可摧,神情威武严峻,是不可勿视的民间瑰宝。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又由于单幅作画时间长,经济效益差,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习这门手艺,从事客家门神画创作的人越来越少,曾经广为人知的门神画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可喜的是这门客家门神画现已成功通过了梅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客家门神画和它的传承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