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每每發表關於地鐵的話題

都有朋友留言吐槽沒人乘坐廈門地鐵

那為什麼市民都期待的地鐵開通後

乘坐的市民卻寥寥無幾呢

我們今天就針對這個問題一探究竟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現狀

線路:

僅開通地鐵1號線,從思明鎮海路站至集美巖內站(鎮海路站、中山公園站、將軍祠站、文灶站、湖濱東路站、蓮坂站、蓮花路口站、呂厝站、烏石浦站、塘邊站、火炬園站、殿前站、高崎站、集美學村站、園博苑站、杏林村站、杏錦路站、官任站、誠毅廣場站、集美軟件園站、集美大道站、天水路站、廈門北站、巖內站)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開通時間

2017年12月31日開始試運營,即將滿1年。

票價:

起步價4公里(含)2元,全程7元。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乘坐人數有多少?

這裡我們就不和其他城市對比了,因為人口數量、線路數量、運營時間都不在一起起跑線上,沒有可比性。

我們就單獨看下廈門地鐵和BRT人均客流量,據網上信息顯示

地鐵:18年10月:日均客流12.7萬人次,工作日11.08萬人次,休息日則是14.95萬人次

BRT:18年10月:日均約24萬人次

從數據看來,BRT乘坐客流約是地鐵乘坐客流的兩倍。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為什麼地鐵上的人少呢

1) 時段:

高峰期和週末並沒有像所說的“沒幾個人”、“地鐵沒人坐”,這是所有城市所有交通工具的共性,但是非高峰期確實比其他城市顯得冷清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高峰時期

☟☟☟

2) 票價

舉例島內段,從鎮海站乘坐至高崎站需要5元,是公交車島內段票價1元的5倍,從經濟角度如果有直達公車大部分人會選擇乘坐公車。

從鎮海站至巖內站全程7元,對於順路且乘坐站點較多的市民會考慮選擇地鐵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但是,地鐵短程票價偏高,跨島票價及長距離在合理範圍。從目前廈門居住人口主要集中在島內,約是島外的10倍,而且覆蓋了島外集美部分地區,自然主要的還是以島內居民乘坐為主。

☟☟☟

3) 便捷性

① 出入口未全部開放:雖然已經通車,但只開放了部分地鐵站出入口,這使得乘坐地鐵便捷性不足,很多市民會就近乘坐公車。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② 換乘:我們在其他城市乘坐地鐵很少會一條線就能抵達目的地,至少會換乘兩次以上,所以無線可換的廈門地鐵只能等待其他線路上線。換乘公交車或BRT,從站臺到出站口再到公車站或BRT只能有“折騰”形容,所以極少極少人會去折騰。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③覆蓋範圍:覆蓋鎮海路、嘉禾路、湖濱南路等主要交通走廊,途徑中山路片區、蓮坂、SM城市廣場等成熟商業、住宅區,通往集美新城、廈門北站。島內軟件園、觀音山、五緣灣等上班族集中地區還有島外其他三區的居民不在覆蓋範圍。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

4) 配套

這點主要提的是停車場,廈門應該借鑑其他城市“P+R”形式,讓更多開車的市民願意換乘地鐵。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

5)不夠快

廈門地鐵被大家吐槽的點還有“不夠快”“太慢”,這點也阻止了大家乘坐地鐵的熱情。之前試過全程乘坐下來需要50來分鐘之久,坐完深深懷疑是不是做了假的地鐵。

因為人口主要集中島內,為了更多人乘坐地鐵所以島內地鐵站規劃相對密集,還沒提速就要降速準備到站了。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冷冷清清缺人氣,是什麼阻止了乘客熱情

廈門地鐵運營不足一年,

也獨獨只有一條線,

應該更包容去期待升級和改變。

除了我們上面提到的問題,

其實也和城市大小有關,

廈門面積和人口就擺在那,

沒必要一開始就和千萬人口城市放大比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