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俄方向乌克兰军舰开火事件,俄罗斯和乌克兰会爆发冲突吗?

大东北的小豆包


很显然,乌克兰只想引起国内的注意和制造西方舆论,并没有能力做下一步动作。而俄罗斯又显露出军事大国的本性,果断地开火,结束了这场看似不可思议的地区局部冲突。

一个弱小的国家挑衅军事大国是不现实的。然而急功近利的乌克兰现政权一心仰仗西方社会的援助,不惜破罐子破摔,不顾俄罗斯的警告,11月25日派三艘海军军舰越过俄罗斯边境,并向刻赤海峡航行,果然引起了外界的关注。乌克兰国防部发出声明再透细节:6名乌克兰海军受伤,乌克兰海军军舰“别尔江斯克”号、“尼科波尔”号和“亚内卡布”号被俄罗斯所控制。与此同时,乌克兰办公室发出声明:俄罗斯蓄意加剧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紧张局势的“侵略行为”,并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俄罗斯和对其实施新制裁。
由此看来,乌克兰现政府波罗申科总统只有能力制造俄乌之间的麻烦,然后又只能摇尾乞怜的要求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发出新的惩罚行动。但从目前的消息来看,西方并没有给予积极地配合。


山合水


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三艘乌克兰海军军舰未经俄罗斯同意,穿越俄罗斯边境,俄罗斯向乌克兰军舰开火,而且是在已经并入俄罗斯的克里米亚海岸附近开火,俄罗斯的做法似乎在情理之中。不管乌克兰是否认可和同意,克里米亚并入俄罗斯已经是既成事实,今年俄罗斯总统大选时间定在3月18日,也是为了纪念克里米亚在2014年3月18日并入俄罗斯。2018年5月15日,克里米亚刻赤海峡大桥通车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出席仪式,并且驾车驶过大桥,宣示了克里米亚的主权。乌克兰此时还让军舰向刻赤海峡航行,遭到俄罗斯开火,很像是送上门来讨打。


第二,乌克兰为啥么要这么做,当然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在打自己的小算盘。明年乌克兰将举行大选,波罗申科的支持率目前在所有候选人中垫底,几乎不可能咸鱼翻身,但波罗申科还要作垂死挣扎,以对俄罗斯表达强硬,试图挽回和提高支持率。但波罗申科的这次强硬,遭到了俄罗斯彻底打脸——俄罗斯不仅向乌克兰军舰开火,而且扣押了硬闯该海域的三艘乌克兰军舰,造成了6名乌船员在这次冲突中受伤。可以说,波罗申科的小算盘打错了,不仅得不到乌克兰民众的理解,从而提高支持率;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支持率会不断下降,导致明年的选举没戏。


第三,波罗申科之所以这么做,当然是向看看西方国家的态度。尽管乌克兰办公室发出声明:俄罗斯蓄意加剧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紧张局势的“侵略行为”,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俄罗斯和对其实施新制裁;但是,国际社会尤其是西方国家似乎不听乌克兰的:欧盟方面说些永远正确的废话,呼吁保持刻赤海峡航行自由,希望俄乌双方保持克制;北约方面也没有为乌克兰扎起,仅仅老生重谈,表示尊重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包括领海内的航行自由;美国目前在此事件上没有明确表态。很显然,乌克兰这次行动没有达到目的。


第四,已经吃到苦头的乌克兰,在没有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支持下,不可能继续将事态扩大,继续爆发冲突,事件很可能到此为止。虽然波罗申科支持实施为期60天的战时状态的建议,但他同时表示,实施战时状态不意味着基辅方面将采取进攻行动,也并不意味着立即动员。由此看出,波罗申科心里还是做贼心虚。确实,如果乌克兰单兵作战,既没有盟友和伙伴“通过采用新制裁和加强现有制裁”来遏制俄罗斯,也不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那么,乌克兰与俄罗斯硬碰硬,就有如拿鸡蛋碰石头。


毛开云


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的舰船发生了激烈的碰创引发了冲突,但是乌克兰和俄罗斯发生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极小,北约国家和美国也不可能直接介入俄乌冲突。有几个原因,我们一起分析一下。


1、乌俄实力差距太大;无论是经济、军事、政治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乌克兰与俄罗斯的差距太大,所以凭自身实力乌克兰根本无法挑战俄罗斯。我们来比较一下:

国土面积,

俄罗斯1700万平方公里,乌克兰60万平方公里。

人口,

俄罗斯是1.4亿,乌克兰0,4亿。

2017年GDP,

俄罗斯1.5万亿美元,乌克兰1000亿美元。

2017年军费开支

俄罗斯500亿美元,乌克兰60亿美元。

俄罗斯对比乌克兰都有压倒性优势,所以乌克兰没有挑战俄罗斯的实力。


2、美国不敢直接挑战俄罗斯:2008年俄罗斯强力分裂了格鲁吉亚,美国没出一兵一卒,让依靠美国的格鲁吉亚人伤透了心。2013年乌克兰在美国的怂恿下准备加入北约,这件事直接触动俄罗斯的战略神经,强人普京迅速兼并了克里米亚并成功地从乌克兰分裂出东部的两个州,使乌克兰领土四分五裂,暂时放弃了加入北约的念头。此时乌克兰强大的‘靠山’美国人在那里?美国照样没敢出一兵一卒。现在看来,美国人不可能因为一个小小的乌克兰而出兵直接对抗强大的俄罗斯。


3、欧洲国家没有实力挑战俄罗斯:除美国外北约二十几个国家加起来没有挑战俄罗斯的军事实力。除美国外北约比较大的国家有德国、法国、英国和土耳其,不说俄罗斯强大的核武库,单说常规武器方面欧洲国家也不是俄罗斯的对手,俄罗斯的战略轰炸机和近2万辆坦克的强大铁流,有数万枚常规导弹的强大火箭部队对于欧洲国家来讲都是个噩梦。不考虑其他因素,单从军事实力角度欧洲国家不是俄罗斯的对手。所以欧洲国家不会因为乌克兰而挑战俄罗斯。


综上所述,乌克兰和俄罗斯爆发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小,乌克兰本身没有实力挑战俄罗斯,美国和北约其他国家也不会因为乌克兰问题而和俄罗斯发生直接军事冲突。

这么这次乌克兰为什么要冲击俄罗斯呢?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乌克兰背后有美国人的怂恿和支持,以试探一下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心里底线。另一个是,尴尬的乌克兰冲击一下俄罗斯刷刷存在感,想得到世界更多的‘同情’。不过这次乌克兰是得不偿失了,被俄罗斯扣下三艘船,给俄罗斯换回乌克兰扣押的俄罗斯渔船攒足了本钱。或许可怜的乌克兰“向西战略”是错误的。或许“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以内”的说法有道理。


东义义


乌克兰再一次诠释了什么叫“不作死就不会死”,实力不济还非得一次又一次的挑衅秉持“能动手尽量不吵吵”的战斗民族,11月25日乌克兰三艘军舰在克里米亚周边海域挑衅俄罗斯,没被俄罗斯开火击沉,只是被开火逼停、扣留,已经是俄罗斯保持克制的结果了。

乌克兰在克里米亚周边海域找俄罗斯的麻烦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今年三月和十一月初乌克兰就做出过扣留俄罗斯船只的举动,其它小举动更是不断。那么实力不济的乌克兰为什么频频找俄罗斯麻烦呢?

其实乌克兰一方面是心有不甘,2014年克里米亚公投入俄后,乌克兰一直不承认公投结果,所以乌克兰时常在相关海域进行宣示主权的活动,不甘心失去克里米亚。另一方面是波罗申科通过想要制造事端,激化俄乌冲突的氛围,鼓动民众仇俄情绪,为自己2019年总统大选造势。再者由于有俄罗斯在背后支持乌克兰顿巴斯地区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乌克兰也是想要制造争端,谋求西方国家加大对俄罗斯制裁以及对自己更多的帮助。

(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

别看乌克兰挑衅的欢,但其和俄罗斯真刀真枪再战一场的胆量还真没有,实力不济的乌克兰失去了克里米亚都不敢和俄罗斯硬刚到底,如今被扣留了船只也只能是空发没有意义的愤怒。11月26日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已经决定乌克兰近入了60天的战时状态,可这又有什么用,如果乌克兰得不到西方国家的支持,乌克兰向俄罗斯出手发动攻击,无疑是飞蛾扑火自取灭亡的愚蠢行径,所以这样的备战状态不过是增加国内恐慌氛围而已,对解决问题毫无意义。

西方国家怎么看都不会为了这点小事和俄罗斯直接对抗,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和其狡猾,向来擅长背后使力。当年拉拢乌克兰投入西方怀抱,导致俄罗斯出兵克里米亚时都没有出手,如今就更加不会了,美德等国顶多为了安抚乌克兰,对俄罗斯来点经济制裁什么的,可是如今俄罗斯已经是虱子多了不怕痒,西方制裁已经没有威慑力。

总之,乌克兰得不到西方全力支持,本身又实力不济,面对被被俄罗斯扣留军舰,只能是为了面子,搞搞形式上的愤怒,最后为了保住里子要回军舰,乖乖的同俄罗斯谈判, 俄乌因此冲突不可能发生。


旁观者专区


2019年,乌克兰即将进行总统大选,从目前民调来看,现任总统波罗申科支持率非常低。2018年6月,宣布参选总统的乌克兰第一美女季莫申科拥有超高人气,当选总统的可能性极大。

对于西方所谓民主社会,选举才是最大利益,选上了什么都有,选不上什么都不是。选举中最好操弄就是民粹,乌克兰最大的民粹就是俄乌矛盾。

戏剧性的一招来了,第一步,送上门挨打。三艘乌克兰军舰,穿越俄罗斯克里米亚边界。我听错了吗!高调美国人也很少干这种事吧。毫无疑问,乌克兰如愿以偿,遭到了俄罗斯开火还击,造成6名乌克兰船员受伤,三艘船被扣。

俄乌两国舰船玩起水上“芭蕾”

第二步,打悲情牌。乌克兰立刻声明:俄罗斯蓄意加剧亚速海和刻赤海峡的紧张局势,是“侵略行为”,呼吁国际社会谴责俄罗斯对其实施新制裁。人员受伤、船只被扣,还是在曾经的领土克里米亚,足够挑起民粹,为的就是明年3月的选举吧。

第三部,宣布戒严。随即,波罗申科26日宣布在全境实施为期60天的战时状态。同时,他还宣称,实施并不意味着基浦方面将采取进攻行动,乌克兰已经要求北约和欧盟“协调行动,确保乌克兰得到保护”。不想打仗又要戒严,本身就是矛盾的。真实目的是:接下来的两个月,乌克兰境内的各种选举活动也将受到限制,其他候选人必然受到束缚,这样就可以胜券在握了吗?

然并卵。波罗申科2014年上任以来,采取一边倒的政策,一味亲美、反俄,克里米亚、卢甘斯克与顿尼茨克问题都没得到缓和,几乎没有什么显眼的政绩,经济持续下行。有力竞争者季莫申科外交理念更加务实,与西方联系密切,又与普京私人关系良好,其平衡美俄的对外政策一定会得到选民的支持。波罗申科激化矛盾的做法并不一定会得到选民的认同,从目前形势看,他的下台已经不可避免。

笔者并不是什么粉,只是为乌克兰忧心,一个国家被西方的代理人掌控了政权,他们在乎的个人和集团利益,国家利益何从谈起。资源丰富、发展基础良好的乌克兰不应该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650美元的国家。


红龙防务观察


11月25日乌克兰方面尼科波洛号炮艇,波尔丹斯卡号炮艇和亚卡布号拖船。继续强行闯克里米亚大桥,并且一再忽视俄罗斯巡逻艇的驱离警告,接着俄罗斯巡逻艇使用撞击,炮击等方法制止乌克兰的越境行为,


炮击导致6名乌克兰海军受伤,并且连人带船一块被俄罗斯扣了。

乌克兰自然是接受不了,所以乌克兰赶紧抗议俄罗斯加剧紧张局势,这是侵略行为,呼吁制裁俄罗斯什么的。

顺便乌克兰还宣布在乌克兰全境实施为期60天的战时状态。 咋滴这是准备开战啊?

但是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表示不不不,我没有,进入战时状态并不意味着乌克兰方面将采取军事行动,也不意味着立即动员



然后还有一个问题,乌克兰大选快到了,战时状态能够推延大选.....

为了坐稳位置,发动冲突似乎很乌克兰...

但是乌克兰会和俄罗斯发生冲突吗?

乌克兰连个东乌民兵都打不过,还指望打俄罗斯....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乌克兰这么做简直就是在作死,波罗申科为了个人私利,已经完全不顾国家的安危在胡作非为,这绝对不是一个国家领袖会做的事情,这就跟一个小孩拿着雷管玩火差不多,一旦局势失控俄罗斯会不会被炸伤我们不知道,但是波罗申科和乌克兰肯定会被炸的分身碎骨。

此次俄罗斯海军的扣押行动,是对乌克兰政府在最近一段时间扣押俄罗斯船只的强有力反击。

由于乌克兰在橙色革命之后,经济、政治被国内的寡头彻底垄断,导致乌克兰局势越来越混乱不堪,经济状况大幅度下滑,退休人员甚至连养老金都无法及时领取,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波罗申科政府,盲目听从西方国家的蛊惑,任性的与俄罗斯交恶所致。

最近一段时间俄乌关系再一次持续紧张,其主要原因就是赤克海峡上的克里米亚跨海大桥正式建成通车,这预示着俄罗斯已经完全将克里米亚纳入本国的控制之中,而乌克兰对此则束手无策,只能在克里米亚港口海域不断查扣俄罗斯船只,以此泄愤。

而同样俄罗斯方面根据惯例,也开始了对乌克兰以及与其有关联国家船只的扣押,以此来反击乌克兰扣押俄罗斯船只的行动。

这就是在最近一段时间,乌克兰与俄罗斯不断的互相查扣对方船只的主要原因,在俄罗斯看来,查扣乌克兰以及与之相关联国家的船只,是在对乌克兰查扣俄罗斯船只进行对等的报复,以此显示俄罗斯在克里米亚半岛问题上的态度。

波罗申科需要的是与俄罗斯之间持续紧张的关系,但绝不敢于俄罗斯直接动武,因为他动不起。

对于乌克兰来说,尽管波罗申科对于俄罗斯分裂乌克兰的行动恨之入骨,但是他也只能做到这么多了,因为从俄乌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来看,乌克兰想要与俄罗斯动武的话,那基本上就是必输的局面,这一点从最近几年乌政府与分离势力组成的游击队的交锋中就可以看得很清楚。

既然乌政府军连游击队都打不过,就还是不要再想着与俄正规军全面对抗了,波罗申科虽然自私但是并不傻,他很清楚自己的底线在哪里。乌克兰需要维持与俄罗斯的紧张关系,来满足其背后支持自己的西方国家的要求,但也没有必要为了这个与俄罗斯大大出手。

而俄罗斯的态度也表现得很清楚,那就是只要涉及到国家利益就会寸步不让,但是也没有必要再与乌克兰开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美国对俄罗斯制裁的幅度越来越大,俄罗斯国内的经济前景很不乐观。

而且俄罗斯在叙利亚国内的战斗,也让俄罗斯负担很重,如果再开辟乌克兰战场,那也将会是对普京的一次重大考验,这也是俄罗斯人所不想看到的。

从目前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的摩擦激烈程度来看,俄乌两国暂时还不会因为克里米亚问题直接兵戎相见,因为这不符合俄乌两国的根本利益,而且两国的经济状况也不允许普京和波罗申科这么做,两国只能将这种不战不合的局面继续维持下去,这对双方的民众和支持者都有了一个很好的交代,自然也就不需要继续大动干戈了。


落下m


先回答后两个问题:

更大冲突不可能、更多冲突倒是很有可能;西方国家会谴责(甚至进一步制裁)俄罗斯、支持乌克兰,但在俄乌双方步子迈大之前不会直接武力干涉。

再回答第一个问题:

俄乌双方早有协议,过刻赤海峡不是问题,但是这时候找事那就有意思了——俄罗斯是不想后院分散精力、乌克兰只是把枪而已。

至于俄乌局部战争……

俄罗斯不想打,乌克兰不敢打,除非第三方代劳第一枪否则打不起来。

解释一下:

俄罗斯现在对外战略中心在中东,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黑海亚速海相当于大毛的后花园、中东相当于门前马路牙子。

后花园重要是重要,但是就在手边上,乌克兰又不争气,一打一压根不是事,问题是马路牙子丢了以后再想出门就难了。

事实上,乌克兰与俄罗斯在黑海亚速海那块闹矛盾不是一次两次了。

3月25日,乌克兰就扣押了俄罗斯“诺德”号渔船,4月6日,乌克兰方面宣布拘留“诺德”号船长。

【链接】

https://news.sina.cn/2018-04-07/detail-ifyuwqez5971554.d.html?pos=3&vt=4

在那前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之前:4月7日叙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伊斯兰军”冲突加剧

【链接】

https://mil.sina.cn/2018-04-08/detail-ifyteqtq5551222.d.html?from=wap

之后:美国总统特朗普13日晚宣布,已下令美军联合英国、法国对叙利亚政府军事设施进行“精准打击”

【链接】

http://news.eastday.com/world/w/20180415/u1ai11362747_K26845.html

值得一提的是,“精准打击”的理由是对“东古塔化武事件的回应”。

东古塔是啥呢?这块收复了,反政府武装就没得玩了(目前叙利亚政府已宣布收复)。

化武是个啥呢?用叙利亚驻联合国代表的话说,“只在政府军告捷的时候使用,真是诡异啊。 ”

这一次冲突,是11月25号。

事件前后,俄罗斯与土耳其敲定了“土耳其流”,还在24号的时候与伊朗一同“解决了所有问题”(叙利亚)。

https://news.sina.cn/gj/2017-11-20/detail-ifynwxum6335964.d.html?vt=4&pos=3

然后,乌克兰就飙船了。

哪来这么巧的事?

换个角度,看双方的应对措施。

乌克兰:军队进入60天全面战备状态

【链接】

俄罗斯:向联合国安理会申请召开紧急会议

【链接】

拿错剧本了吧?

再换个角度,闹起来谁得益?

俄罗斯?没有,既影响国际形象、又影响中东攻略。

乌克兰?更没有,这属于玩命。

剩下的,就是美国(以及北约)了。

北约:全力支持乌克兰。

既能分散俄罗斯注意力、又能让乌克兰认识到自身安全保障到底应寄予何处、还能恶心一下老毛子,说不定还能给东扩打打前站。

一举四得何乐而不为?

【补一句,欧盟在这个事上真不至于往上跳,一个英国够受的了,再惹上俄罗斯,油气要不要了?】

结论:

乌克兰只是个工具,俄罗斯被动接受挑战,美国闷声发大财。

至于兔子嘛……

投个票支持一下毛子还是阔以考虑的。


荩稷


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刻赤海峡发生的开火事件,成了继克里米亚事件之后,俄乌之间,乃至整个欧洲,发生的最大军事事件,这也是俄乌之两个兄弟之间首次爆发海上冲突事件。


在深入讨论该问题前,先将最新动态概述一下。

  • 当地时间26日,乌克兰最高军事指挥机构宣布,在乌克兰全境实施为期60天的战时状态。
  • 但乌克兰总统波罗申科同时表示,进入战时状态并不意味着乌克兰方面将采取军事行动,也不意味着立即动员。其还表示,将在27日和北约秘书长就该紧急事件展开磋商。

俄乌开火事件发生在11月25日下午4点,当时,乌克兰的波尔丹斯卡”号军舰、尼科波洛”号炮艇以及“亚卡布”号拖船从乌克兰海军基地别尔基扬斯克港出发,抵达了刻赤海峡。


虽然其目的是进入到乌克兰海军基地马里乌波尔港,但显然其是抱着宣示克里米亚主权的目的进入刻赤海峡。由于俄罗斯已经宣布收复克里米亚,意味着刻赤海峡成为了俄罗斯领海,而实际上俄罗斯早就封锁了该海域。当初连接俄罗斯主体和克里米亚的刻赤海峡大桥通车之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亲自驾车驶过了该大桥,宣示了克里米亚的主权。

当俄罗斯军舰拦截乌克兰军舰进入该海峡时,乌克兰方面以拥有克里米亚主权为由执意闯入,随后俄罗斯军舰开始撞击乌克兰军舰,在冲突中,俄罗斯军舰开火,同时战机紧急升空予以支援,最终6名乌海军官兵及一艘军舰被俄罗斯炮火击伤。乌克兰方面除了“尼科波洛”号炮艇逃离现场之外,波尔丹斯卡”号军舰和“亚卡布”号拖船以及舰上官兵悉数被俄罗斯捕获。


自从俄罗斯收复克里米亚之后,关于乌克兰方面军队、民间船只等穿越刻赤海峡来宣誓主权的事层出不穷,但从没有发生过像25日这样重大的冲突,显然随着乌克兰彻底的倒向西方,俄罗斯已经越来越对乌克兰失去了耐心和容忍度。

其实从波罗申科的表态来看,其并不想立即将事态进一步升级,显然其在等待他的新盟友,北约、欧盟、美国来表态,随后其针对上述盟友的态度做出举动。但从欧盟和北约的表态来看,其除了老调重弹,强调乌克兰主权的完整和刻赤海峡的航行自由权之外,并没有立即给波罗申科提供更多实际上的帮助。

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以来,波罗申科为了自己接下来的政途,以及为了将北约和乌克兰绑到同一驾战车,在与俄罗斯的对抗中越来越强硬,但显然这次的北约和欧盟表态要让波罗申科有些失望了。

2015年,土耳其因为有北约和欧盟撑腰,在叙利亚直接击落了俄罗斯的一架战机,然后事件发生之后面对北极熊的咆哮,北约和欧盟开始纷纷甩锅。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例子还历历在目,波罗申科会走向埃尔多安的老路,还是遇见白衣骑士,这两天必然就见分晓了。

俄罗斯再遭遇一次西方国家的制裁是没跑了,但虱子多了不痒,俄罗斯已经习惯了。幸好俄罗斯有先见之明,在能源交易和军售交易领域,早已经开始去美元化,并且目前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中评军事


很显然乌克兰最近有点尴尬,这种处境的尴尬促使乌克兰政府必须做一些事情,以博取更多的同情和存在感!



为什么尴尬呢?这要从乌克兰对西方的价值来说,乌克兰为什么会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这是因为乌克兰对于俄罗斯而言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对俄罗斯极为重要也就意味着对制约俄罗斯同样重要,因此西方力量持续的通过颜色革命而促使乌克兰亲西方势力上台,从而迫使俄罗斯失去数百年来一直亲如兄弟的盟友和重要的军工科研配套产业,及安全缓冲区!



这也是乌克兰亲西方政府存在的根基,利用对俄罗斯极为重要的地缘战略,西方势力若获得乌克兰将进一步困死俄罗斯,而乌克兰正是借此获得西方国家的经济援助和市场准入,但这个前提是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继续恶化!



然而特朗普上台后,美国表现出不一样的全球战略,一改以前极度反俄的立场,开始对俄罗斯采取沟通并围堵的战略,当然美国的核心关注也从这里转移至其国内,尤其是最近美股的下跌让特朗普赖以吹嘘的经济增长的本质显露出来,对于长期的经济发展特朗普显然更关心!



当然世界各地都在分散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关注力,尤其是中东地区,因此乌克兰当局有了一种奋不顾身遇见了移情别恋的美国的感觉,而乌克兰总统也面临改选的压力,若持续目前这种不温不火的状态,总统换人基本上已经定局,因此乌克兰需要一个被重新关注起来的机会!



例如乌克兰各级政府官员在国际场合对俄罗斯的敌意,当然这些也是见怪不怪了,最有效的莫过于迫使俄罗斯开火,因此本次俄罗斯军舰开火事件可以认为是乌克兰当局自导自演的苦情剧,当然俄罗斯也没有做出格的事情!



试问?既然克里米亚已经划入俄罗斯,对应的领海就属于俄罗斯,若乌克兰不承认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主权,就应该进行宣战并军事收回,乌克兰既不军事收回又不宣战,如今还事实进入该领海,很显然这明显是主动挑起事端!因此对于此事件以后能否有更多的俄乌冲突升级事件?还要看这件事情对国际舆论的心引力是否达到乌克兰当局的预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