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企工作该不该辞职?

Forget685


我从国企辞职了。

国企其实是一个不错的单位,稳定、收入不错。曾经的我进入了某央企的地市分公司,那时候意气风发,觉得自己的能力不错,只要肯吃苦,总会有上升的空间的。于是努力学习、努力工作,连续几年绩效评估都是优秀,但是熬了五六年,发现理想终究是理想,现实终究是现实,升职的人不是我。心理上的不平衡让我在原部门感觉不到工作积极性了,于是在一个机会下,我离开了原有的部门,调入了一个新部门,新的领导和同事,但新的环境却让我发现自己不要说升职了,连原有的精神安慰——绩效优秀都没了,后面经过种种事情的打击,最后我辞职了。个人的付出与收获无法对等的时候,内心的落差还是很明显的。当职位、薪酬、能力等无法获得提升的时候,人总是会有各种想法,要么变得懒散混日子,要么寻找一条更好的出路。

对于你来说:

才上班一年,你就已经对环境感到不舒服了,再上几年班,要么你自己被同化,也融入了那个环境;要么只会更不舒服。我觉得你会是后者。

家人总是希望孩子安稳就好,他们知道在外打拼的不容易,平平淡淡确实是福,但我觉得要经历过风雨之后的平淡才会让人更加珍惜。多和自己父母沟通吧,了解他们的想法,告诉他们你的想法。年轻人还是需要多出去闯闯,不然躁动的心总是无法安静下来,不论成功失败,尝试过后才知其中酸甜苦辣。

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有梦想,但大多数都被现实慢慢磨平。

要么怀揣着梦想,试着再飞翔一次;要么磨平自己的棱角,安于现状。

做好选择,然后就勇敢走下去吧。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有疑问欢迎下方留言或私信交流。

流雷电


你的境遇跟我相同,我毕业后便进入了国企的一家电力公司,那时候听家人说国企是个铁饭碗,四平八稳不需要操心,但是进入后才发现工资低,没前景,自己的努力没人看的见等等心塞,有些东西只有亲身体会了才知道需要自己作出抉择,你可以听一下我的故事再做决定。

毕业后,我按照家人的意愿进入国企的一家电力公司,家里是农村的,没有什么背景,但是初入社会,听到的都是国企的好和稳定,试想当今社会谁不想稳稳定定的过日子。我进去后的第一年工资是2800每个月,工作形式是在项目部也就是工地做管理助理,每天可以说没有什么做,大部分工作都是下面的民工和其他一些请的合同工在操作,但是2800对于我一个才20来岁一无所有的人来说真的可以说是可悲至极的,我需要考虑很多压力和担心未来,我要赡养家里年迈的父母还有买房定居,成家立业,这点工资是不足以支撑我的目标的。

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方向和目标,两首选择,年轻人必须得去拼,我努力的在国企干四年,如果有希望,我竭尽全力的干下去,如果没有,我选择跳槽或者自主创业,我不能做一只温水里的青蛙,在锅里等死。我努力去学习管理方法和各类技术,终于我有了提升,但是三年后,我的工资也只有3500,我心灰意冷,决定跳槽,后来领导立马要留我给我加薪到5800,我干了一年后,还是毅然决然的辞职了,国企里的很多因素注定不适合我这个没关系没背景的农村小伙生存。

我进了一家私人电力企业工作,刚去的时候月薪是3500,但是我凭借自己所学的技术和拼了命努力工作的态度,在私企里,老板的眼睛不会瞎,你有多大价值,他就会给你多大回报,私企的体制终极目的就是盈利和创造价值,而国企的体制是稳定发展,所以我很快在私企里做到了市场部的负责人,工资也到了12000,但是那个时候我才27岁,很年轻,也很有拼劲,父母在家里务农,我一个人的工资在城市里买房也是天方夜谭,所以迫于压力和自己的勇气。我决定攒够了一定继续我就出去自己创业。三年后,我又辞职了。

那时候我刚刚30岁,我在武昌的一个小地方弄了个门面创办了自己的一个公司,主要是销售电气设备,因为资金需要,我拉来了之前一起在国企工作的朋友,虽然那段日子过得特别特别苦,每天有时候为联系客户寻找解决方案要到精神崩溃,看着自己快十年的积蓄一点一点没有,那个心理的承受能力需要有多强,可想而知,后来还是亏了,但是因为我拼命的特点和仗义的为人,以前合作的一些老板都愿意拉我一把,给了我资金上的供应,后来,我的公司也慢慢稳定了,我也做了自己的老板,在武汉买了两套房,把父母也接过来了。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觉得那真的是我一生中最有意义的日子,人一辈子就只有这一生,怎么才能让自己快乐?实现自己的价值?我觉得是当你自己有了好的想法,敢于去打破瓶颈,往前冲的时候,是最兴奋的。如果年轻的时候,你都不敢为了自己的想法去努力一把,那四十来岁的时候,就会真的觉得遗憾了。即使我们失败了,但是我们那时候还年轻啊。趁年轻,你必须得去拼。


零点谈情说事


本人亲身经历,我是从2016年10月进入重庆的某家国企。该国企直属渝北区管辖,该国企在重庆市的综合排名还是在前五名。外人看来这是多么吃香的单位,我身边事业单位的朋友甚至认为我的单位比他们都还要牢靠。

但是2018年4月我毅然的辞职了。综合以下几个方面给来分析:

第一、国企改革创新是一个不断推新除旧的问题,有“该”必然就有“革”。改变有太多的随意性,一切都看领导的意思。

第二、国企上班的人百分之八十都是有关系,有背景的人在上班。我的那个单位就是典型的一个,你要是没有关系没有背景,你上升的机会寥寥无几。更不会给你有多大的空间。领导的话就是宗旨,其他同事你根本就惹不起。

第三、国企里面上班工资待遇才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在里面上班的工资是有领导给你评定,你这个月的工作综合情况,能得多少分你就拿到多少钱,分A、B、C、D岗位的,假如你一直拿到C、D档的话你连喝稀饭钱都不够。你做事效率会越来越低,甚至你会厌恶。

第四、国企上班始终没有跟事业单位那样稳定,哪天领导不要你了,也只是一句话。完了就没有你什么事了。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经验。


空姐生活圈


其实你的想法代表了很大一部国企员工的感受,包括我在内。

身在国企,身不由己,作为最低层的员工更加没有选择的路。每天除了上班,回家,没有其他任何想法。为什么?因为没有追求,没有发展,没有机会,没有动力,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没有晋升,没有更高的工资。

当初入职时的一腔热情早已烟消云散,看着内部高工资的领导只是整天开开会,看着自己身边的同事包括自己每天都要努力工作,为了到手的那一点点工资不被考核只能努力去做。

升至领导层无望,又不甘心留在员工层,日子就一天天在消磨过去。想要离开这种没希望没前途的工作,但是周边的压力又来了。父母,家人的反对,自己出去能做什么,创业万一失败了又怎么办,丢弃这份虽无前途但还算稳定的工作真的对吗?

于是再犹豫中又一天天度过,终于决定还是安稳点不找麻烦的好,但是周围的同事又暴露出国人的本性:比。比房子,比车子,比孩子,比存款。

很烦,真的很烦。


如果年轻的你想要有一番作为,那就离开,没什么丢不下的,只是一个编制身份而已。如果你没勇气,那还是选择留下,安稳也是一种选择。


不一样的思考


这确实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得之不甘,弃之不忍。

我在央企工作二十多年,几年前,单位每年招聘一批大学生,我都要为他们做企业文化教育。我这个人讨厌虚头巴脑,照本宣科,尤其是面对这些朝气蓬勃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只讲实实在在对他们有用的事情。我曾说,央企不会仅仅因为你是名牌大学生而优待你,也不仅仅因为你埋头苦干而提拔你,你还需要很多种能力,譬如你为人处世和洞察人情世故的能力,你是否能做到“忍”等等,如果你没有强大的内心去应对来自各方的复杂关系,或者没有做好如何面对除工作之外的诸多人事关系,那么你就需要好好去谋划自己以后的路了。如果你们有能力有想法,这里可能会埋没你,那么,你们一定要在三年内离开,三年后,你们的棱角,你们的勇气,你们的热情,将会被磨平和耗费掉。



这些年,确实有一些有胆识和才干的年轻人义无反顾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离开了央企,有开农家特色小院的,婚纱摄影的,开茶叶店的,开广告公司的等等,各有各的生存秘籍,各有各的活法道门,他们的眼中,再也没有了当初的迷离和茫然,甚至木讷无神,他们身上,有一种我们羡慕的自由、尊严和活力。

你现在之所以如此矛盾,是因为你怕,怕失去这份安稳的工作后,过得好了自然心安理得,过不好了怎么办?你现在最纠结的是这个。要知道,前面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你目前最需要什么,这才是重点,想通了,果断辞职,还没有想明白,那就抖抖精神,踏心做好现有的工作。

欢迎大家交流评论!


银杏树下的时光


建议辞职,越早越好。

我和你的情况比较类似,但是我已经工作多年。

有的人进来进来之前就已经注定要飞黄腾达,因为路已经提前铺好;有的人和你一样月薪6k,但是你会发现人家过得比月薪3W还要滋润,因为工资并不是人家主要收入。


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是信心满满,以为可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领导也不止一次在酒桌上跟我说,小X啊,只要你好好干,机会还是很多的……云云,但是这些年眼巴巴看着别人嗖嗖的提上去了,而我还是在最基层摸爬滚打,说句实话,论工作能力,论学历,我都不比那些人差,但是缺的就是关系,这是最关键的。

关系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可以让你提拔,更在于可以实实在在影响到你的收入,举一个例子吧我们因为有室外的作业,所以会需要使用皮卡车,而且需要的量还不小,但是因为政策等原因,单位自购皮卡车不现实,所以有些人就自掏腰包买皮卡车租给单位用,一辆皮卡车大概14万左右,租给单位使用平均一年租金8万(租金根据使用量,最少也有7万以上),其中油费、维修、保险、司机这些费用都是单位出,也就是说,投资14万买车两年不到就回本,资本年回报率超过50%,我一年工资加奖金也不到8万呢,呵呵,这个例子只是冰山一角,能来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关键是像我这样没有背景的人,想去分这杯羹,无异于虎口拔牙痴人说梦。

这也正是前面我说有的人月入6k,过得比月入3w还滋润的原因,同样的工资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周末打打牌给老婆买家衣服的零花钱而已,但是对有些人而言比如我意味着要还房贷,还要养家糊口,上有老下有小……

还有一类人,人家本身就不缺钱,家里本来条件好,可以安心啃老,人家参加工作之前家里就有产业,有积蓄,有N套房收租,甚至有了小孩之后,连养孩子的钱都不用自己操心,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人家领着4k的工资,开着五六十万的车,名下已经有了160的大房子,工作无非就是点零花钱而言,而你还在抱怨这个月需要随的份子钱这么多,扣掉房贷和奶粉钱,又要吃老本了……

我工作这些年的总结就是,体制内的工作越来越不适合出生于社会底层的人参与了。

来自社会底层的你,等工作了二十年后发现,你还是在底层,地位比别人低,收入比别人少,你在和周围的人的对比产生的巨大差距中日日忍受煎熬,而你孩子的未来,早已也和你一样输在起跑线之前,伤人最深,莫过于诛心。

手机码字,写得很简单,但是句句是肺腑之言,希望可以互勉。

博鳌绩效论坛


这个问题也需要分类考虑,只从问题来看,太过于广泛了。

第一,员工年龄

假如该员工的年龄已经很大,面临退休,那么国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稳定,工作内容早已轻车熟路,定期还有相当的福利。 假如相对年轻,那么是否在国企就取决于你的自我意志了。如果感觉人生需要拼搏,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那么不要在国企停留了。因为国企的性质会慢慢的侵入你的意识。如果自己的性格相对安逸,想有一个稳定的生活,那么国企也是你的不二选择。 第二,国企的性质

夕阳国企,当你所在的国企已经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时,那么应该毫不犹豫的选择离开。为自己的以后早做打算。

朝阳国企,在中国有许多国企在行业中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例如中国科学研究院,高铁研究所,如果在这样的国企,及既能享受国企带来的福利,又能体验最先进的技术,实现自己的理想。

第三,特定的历史时期 现在正处在国企改革的时期,国企的性质以及起到的作用都与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变。


笨笨说事儿


像你有这样烦恼的人不在少数,中公金融人(yhzpks)小编却觉得,所有的工作都是“围墙”,里面的人想出来,外面的人想进去。你不知道“稳定”这两个字是多么的重要。

现在很多行业或者企业,都会毫无缘故的裁员、倒闭导致失去工作。

这也是为什么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进入国企、公务员、银行、事业单位等机构工作,是因为真的很安全。

国企属于国家,指国家对其资本拥有所有权或者控制权,政府的意志和利益决定了国有企业的行为。

现在每年国企招聘仍然有几十万人去竞争岗位,要通过层层筛选,网申、笔试、面试,过五关斩六将才能真正进入国企工作。

进去后却发现不像自己所预期的那样,没前景,没动力往往成为很多年轻人想要离职的理由。

现在中年危机真的很现实,不过想要离开国企只要有未来的计划,中公金融人小编都是支持你的,只要自己考虑好未来的路,做任何绝对不后悔就好。


银行考试交流圈


1

在国有企业工作,优点是稳定、有保障,缺点是没有激情,生活按步就班,未来一目了然。

你所说的“感觉没什么前景可言”,大概就是这种没有变化带来的感受吧。

你还年轻,刚刚上班一年多,未来的不可知性更加吸引你。

“趁着年轻闯一闯”,的确应该如此。

我曾经在机关工作,在快三十岁的时候辞职南下广州,也是抱着这样的“生活在别处”的冲动。我想我是理解你的。

2

不必用“底层”描述自己的状态,“够花”已经说明你不是底层了。

“底层”这个用词,或许能够反应你对自己人生状态的不满意。

“不满意”往往是我们突破人生界限的起点,所以请珍视这种“不满意”的感受,并为改变做好准备。

3

但寻求生活的变化,也许有一个陷阱,就是我们只想逃离现在的生活状态,却不知道要去的方向。

在想到离开的时候,你有没有对去哪里有个相对清晰的思考?

所有现实的问题,其实都可以形而上地引向“我是谁”这个问题。

问一下自己:

“我是谁?”

“我的梦想是什么?”

“我在哪个方向更有特长更有激情?”

“我拥有什么?”

4

我不知道你想跟父亲干工程是因为什么?

如果只是因为挣钱更多,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个好的想法。

但如果你能真的从这份工作感到人生的价值,感到奋斗的意义,那也许可以去尝试。

5

可能是因为我已人到中年,趋于保守,会给你一个“想清楚才出发”的建议。

你父亲不希望你跟着他干工程,我猜一定有他的理由。

作为局外人,你看到的可能只是好的结果,却看不到为了干工程却会受到人格上的损伤,身体上的亏欠。

7

而未来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尤其是,你还年轻。年轻的好处就是有机会试错。

怎样都好,但还是建议你为自己的再出发做好准备。


大豆看电影


我在国企上过七年班,所有的福利待遇加起来和非国企的持平。但是平常国企的人情味是非国企的不能比的,比如,家里有事可以随时请假,最多扣点钱,少则三五天,多则个把月,我想私有企业没有这样的人情味吧!再来,国企有保障那天他倒闭了,会给你买断工龄,然后私有企业接手,你可以继续上班。现在国企越来越少了,不如在国企上班的同时,丰富自己,等自己技能业务各方面能独挡一面然后在想走出去。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要付出代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