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方舟醫院船:“大白船”的世界航跡中國魅力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起伏的海浪將夕陽的餘暉剪碎,一塊塊暖橘色的光斑在海上時隱時現。遠遠望去,海天好像無數塊細碎的寶石,在藍色的綢緞上閃著耀眼的光。

李學周站在和平方舟醫院船的後甲板,陶醉地欣賞著眼前的一切。

這是他在這條“大白船”上度過的第10個年頭。他清楚地記得,2008年他去接船時,這個“大塊頭”給他的震撼——不是“船”嗎?怎麼比我待過的“艦”還要大?

那時的李學周只知道,眼前的這條“大白船”,是我國自主研製專門用來做海上醫療救護的醫院船,覺得“自己有了施展拳腳的地方”。他沒有意識到,在接下來的歲月裡,這條船將給他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

“讀大學前,別說大海,就是大江大河都沒見過。”自小在新疆出生長大的李學周告訴記者,“第一次看見藍色的大海,恨不得一個猛子扎進去遊一圈!”

在接下來的10年中,李學周不僅投入了大海的懷抱,更隨著和平方舟投入了世界的懷抱——目前,他已在3大洋6大洲的37個國家留下足跡。

世界航跡,中國魅力。這艘畫著紅十字的“大白船”,帶給了李學周前所未有的視野,也帶給了他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和平方舟医院船:“大白船”的世界航迹中国魅力

和平方舟的中國魅力

■解放軍報記者 陳國全 中國軍網記者 孫偉帥 特約記者 代宗鋒

和平方舟医院船:“大白船”的世界航迹中国魅力

遠海大洋,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正破浪前行。和平方舟所到之處,無不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和感謝。江 山攝

有一種魅力,叫“和平方舟”

西印度洋海面上傳來的一聲汽笛,點燃了守候在岸邊所有人的熱情。手舉中國、肯尼亞兩國國旗的人們,早已排成厚厚的人牆,眺望著正從海平線駛來的白色大船。

53歲的阿布迪是肯尼亞蒙巴薩的一名警察。幾天前,阿布迪就從當地報紙上得知,一艘來自中國的醫院船將訪問這裡。此時,負責安保的阿布迪內心和正在歡呼的人們一樣,興奮而又好奇。

正在和平方舟醫院船上站坡的醫生陳明霞,覺得那一天“太熱了”——一來因為天氣,二來因為人。“老遠老遠就聽見了歡呼聲,人群裡還能看見有人在跳當地舞蹈,太熱情了。”她回憶說。

那天,正在執行“和諧使命-2010”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抵達肯尼亞,開始進行為期5天的友好訪問和醫療服務。

這一天,是2010年10月13日。

這一天,是中國海軍艦艇首次訪問肯尼亞。距離上一次中國船隻來到這裡,已經過去了600多年——公元1415年,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曾抵達東非印度洋沿岸肯尼亞的馬林迪、蒙巴薩等地。

600年,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並不凸顯。然而,當把這兩艘相隔6個多世紀的中國船放在一起時,我們會發現:無論是600年前的鄭和船隊,還是600年後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都是懷揣著一顆友好而溫暖的心。

“和平方舟”這顆友好而溫暖的心,從“和諧使命-2010”醫療服務任務開始,跳動於藍色的海洋之上,跳動於許多陌生的外國民眾中間。

和平方舟醫院船政委陳洋陽的辦公室裡,張貼著一幅世界地圖。在這幅已經微微泛黃的地圖上,陳洋陽用黑色馬克筆標註了他所有到過的地方。那20幾個小黑點,凝聚了他“當海軍,看世界”的夢想。

不僅是陳洋陽,在和平方舟醫院船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記錄方式:李學周用彩筆圈出筆記本上的各國電話區號,女兵張新成會在日記裡簡單畫出到訪國家的輪廓,信號班班長韓大林則會在到訪地買一枚頗有當地特色的冰箱貼……

這些普普通通的中國水兵,用自己的方式,標註了和平方舟的世界航跡。

世界航跡,中國魅力。阿布迪終於在和平方舟離開肯尼亞的前一天抽身出來,他想見識一下中醫,還想讓中國醫生給他瞧瞧多年的腰椎間盤突出。

接待他的,是中醫科醫生陳明霞。

不一會兒,阿布迪的背上出現一個個圓圓的火罐印。他輕輕摸著肩胛骨處那個微微隆起的印記,不住地點頭:“太神奇了!真是太舒服了!”

8年過去,陳明霞對這個場景至今難忘——

當和平方舟醫院船離開蒙巴薩時,她看到長長的送行隊伍中,阿布迪一邊維持秩序,一邊轉身向她揮手。

和平方舟医院船:“大白船”的世界航迹中国魅力

有一種自信,叫“和平方舟”

在和平方舟醫院船上,有這樣一塊地方,面積不大,卻“容納”了整個世界——那就是和平方舟醫院船的會議室。

在這間小小的會議室的牆壁上,懸掛著幾十塊來自不同國家的徽章。每一塊徽章的背後,都有一段閃光的歲月和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第一次走進這裡的人,都會情不自禁地發出讚歎。這如博物館般的陳設,大概在中國海軍艦艇家族裡也是獨一份!

都說透過一個人的眼神,可以讀出這個人的內心狀態。無論是來參加任務臨時抽組的醫療隊,還是在船上待了好多年的老船員,只要提起和平方舟醫院船,他們的眼神中都透著自信。

這份自信,源自和平方舟的獨特使命,源自中國的大國風範。

如果說,中國海軍戰鬥艦艇散發著雄性力量,那麼,和平方舟醫院船則格外與眾不同:“她”,散發著一種母性光輝。

這光輝,來源於和平方舟醫院船的天然屬性——戰時進行海上傷病員醫療救護與後送,平時開展國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重大災難應急救援、對外軍事醫學交流與合作;

這光輝,來源於和平方舟醫院船上的人們——每一名船員和醫務工作者對生命的尊重與敬畏,每一次救助的無私無畏與醫者仁心;

這光輝,來源於和平方舟醫院船所特有的擔當——秉持和諧世界、和諧海洋的理念,播撒大愛,當好和平友誼的使者。

於是,一幅幅愛與溫暖的畫面嵌入和平方舟的世界航跡。沿著這條航跡,我們可以看到,和平方舟醫院船在世界各地擁有大批“粉絲”。

和平方舟醫院船海上醫院護士哈楊,忘不了2014年美國珍珠港發生的一幕。那一年,和平方舟醫院船第一次受邀參加多國聯合軍演。

當主辦方組織參演各國醫務人員參觀幾艘艦船時,大家紛紛把和平方舟醫院船作為參觀的首選。

“和平方舟”成了2014年珍珠港裡的熱詞,和平方舟醫院船在那一年成了享譽中外的“明星艦”。

時任美國海軍第三艦隊醫療主管、環太演習聯合指揮所醫生提姆西·希曼帶領演習衛勤能力評估組,在參觀了和平方舟後感嘆:“醫院船總體設計的科學性、醫護人員的專業性和醫療設施的完備性,給我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美國“仁慈”號醫院船整形外科醫生戴維德·佛倫在醫學交流論壇結束後,在人群中搜索著一名中國醫生。當看到正要離開的中國外科醫生張劍時,他一個箭步上去“攔住”了張劍。

原來,張劍所做的《損傷控制手術和再生醫學技術》的學術報告,讓戴維德產生了共鳴。他沒想到“中國軍隊外科醫生在再生醫學領域的研究水平與美國處在同步階段”,他想“與這名中國醫生深入交流”。

當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國海軍戰艦家族的時候,大家不會忘記,有一種自信,叫“和平方舟”。

和平方舟医院船:“大白船”的世界航迹中国魅力

有一種情懷,叫“和平方舟”

何正“火”了——在和平方舟醫院船執行完“和諧使命-2017”任務回到舟山後不久,這位年輕的外事參謀成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

不過比何正還火的,是他剛出生不久的兒子——何平方舟。這個小傢伙因為名字、因為爸爸、因為那條“明星船”,成了2017年底的新晉小“網紅”。

在過去的155天裡,何正隨著和平方舟醫院船逆時針環非洲一圈,赴吉布提、塞拉利昂、加蓬、剛果(布)、安哥拉、莫桑比克、坦桑尼亞及東帝汶訪問,並提供人道主義醫療服務,技術停靠斯里蘭卡、西班牙,期間在亞丁灣、吉布提,為我護航官兵和駐吉官兵、施工人員進行醫療巡診,總航程2.87萬餘海里。

遠航歸來,和平方舟醫院船與軍娃何平方舟都迎來一個隆重的“第一次”:和平方舟醫院船迎來入列10年以來的第一位“榮譽船員”何平方舟;何平方舟在2017年的冬天,迎來了人生中的第一份沉甸甸的榮譽。

從船長郭保豐手中接過“榮譽船員”的證書,何正為兒子何平方舟由衷地高興。他覺得,“當中國海軍簡直爽翻了”!

從2008年到2018年,許多人來到這裡,又離開這裡。這艘身披紅十字的“大白船”上沉澱了太多人的太多情感。

每一次任務執行完之後,望著大家離去的背影,船長郭保豐總有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每當這個時候,他都習慣一個人靜靜地坐在掛滿徽章的會議室裡,任憑記憶洶湧翻滾。

對每一個在和平方舟醫院船上生活過的人來說,這艘醫院船就是他們在海上的家;走出去,這些把自己稱作“和平方舟人”的人們就代表了祖國。這一方“流動的國土”向世界傳遞著中國理念。

於是,和平方舟醫院船既是國與家最直接而美好的代名詞,也是“和平方舟人”肩上如山的責任。

在信號班長韓大林記憶裡,定格著這樣一幕。

那天,汽笛拉響,和平方舟醫院船即將駛離秘魯卡亞俄港港口。突然,準備收起舷梯的戰士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這一停,是為了一對遲到的華人老夫婦,他們錯過了艦艇開放時間。

老太太嗔怪老爺子開車太慢,差點就誤了“見到親人的機會”。老兩口希望能在船離開之前到甲板上站一下,沒有別的要求,“只要站幾分鐘就可以”。

老兩口在海軍戰士的攙扶下踏上舷梯。站在寬闊的後甲板上,老兩口的手緊緊地牽在一起。環顧四周,老爺子突然鬆開老伴的手,緩緩下蹲,然後跪在了甲板上。

老人將臉頰輕輕貼在甲板上,彷彿貼緊母親的胸膛。轉過臉,他輕輕親吻著甲板,眼中的淚水重重地掉落在甲板上。這一吻,他彷彿用盡了餘生所有的氣力。

汽笛再次拉響,老兩口揮手告別的身影越來越模糊。目睹了這一切的韓大林回到戰位,悄悄拭去眼角的淚水,一股無形而溫暖的力量充滿了他的心房。

從和平方舟領略中國海軍新時代風采

■中國軍網記者 孫偉帥 解放軍報記者 陳國全 段江山

生命中有些地方,哪怕只去過一次,也會永遠留在記憶之中。

對和平方舟醫院船信號班長韓大林來說,菲律賓,萊特灣就是這樣一個地方。他時常在想:5年前,他們刷在萊特灣防波堤上的那個醒目標誌還在嗎?

那個標誌是他和戰友們親手漆上去的——長方形、白底,上面畫著一個大大的紅十字,紅十字下方寫著“ARK PEACE”,也就是“和平方舟”。

5年前的那場超強颱風,讓菲律賓塔克洛班市從美麗的海濱小城變成滿目瘡痍的災區。在抵達災區的16天裡,韓大林和戰友們駕駛著救生艇一趟一趟往返於碼頭和海上醫院,將救災物資送上去,將傷病患者接上船。

防波堤上的“ARK PEACE”標誌處,正是救生小艇停泊的地方。

時光荏苒,或許那個標誌依然還在,或許它已經在海水的沖刷之下顏色變淺、變淡。但無論如何,以它為標誌的那場生命營救,永遠印在韓大林和許多戰友的腦海中,成為他們軍旅生涯中的難忘時刻。

同樣,在塔克洛班市民眾的記憶中,也一定還記得帶給他們生命希望的中國軍人,一定還記得那面鮮豔的五星紅旗,一定還記得停泊在萊特灣裡的那條白色大船——和平方舟。

“沒有大炮,沒有導彈,沒有魚雷……它滿載著中國軍隊和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生命的尊重,是和平發展的‘中國名片’。”中國駐東帝汶大使劉洪洋在和平方舟甲板招待會上這樣介紹和平方舟醫院船。

這艘散發著“母性光輝”的醫院船,帶給世人的是健康和生命,向世界傳播的是中國海軍和平發展的理念。翻開中國海軍的發展相冊,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僅僅是和平方舟,中國海軍新時代和平風采,譜寫在一道道深藍航跡裡——

亞丁灣上,人們看到了維護世界和平的“中國力量”。自2008年首批護航編隊出征以來,至今已有30批護航編隊,前往亞丁灣、索馬里海域執行護航任務。10年間,中國海軍護航編隊圓滿完成了6500餘艘中外船舶護航任務。

敘利亞爆出化學武器襲擊事件,聯合國安理會要求敘利亞與禁化武組織和聯合國合作,銷燬其所有化學武器。2014年1月7日,中國海軍第16批護航編隊鹽城艦進入敘利亞領海,開始正式執行敘化武護航任務。

馬爾代夫遭遇淡水危機。2014年12月5日深夜,中國海軍長興島船接到命令迅速調轉航向,僅用50多個小時就抵達900多海里外的馬累市,當天即為其輸送600餘噸淡水。

2015年,一張來自也門的“牽手照”持續刷屏。照片中,一名中國海軍女兵牽著一個小女孩的手,她們的笑容令人心安。誰能看出,小女孩剛剛經歷了也門的戰火紛飛?那一場緊急撤離中,中國海軍第19批護航編隊在短短十幾天裡,從也門成功撤離中國公民600餘人,以及來自15個國家的外國公民279人……

網友們喜歡用“下餃子”來形容中國海軍艦艇入列的速度。當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中國海軍日漸發達的“肌肉”時,我們更應看到其肌理的溫度。在那一艘艘鋼鐵戰艦的船艙裡,在那一張張普通水兵的面孔上,我們不僅能看到中國海軍新時代的表情,還能聆聽到大國海軍和平夢想的呼吸。

站在碼頭,凝視著船身上醒目的舷號“866”,和平方舟“元老”、機電班班長丁輝笑著說:“我現在已經是個‘手捧保溫杯’的中年大叔了,可是我們的‘女神’還正青春!”

如今,這艘被自己人稱為“女神”的船仍在遠航途中。這艘被外國友人稱為“生命之舟”的船,繼續著“和諧使命”,繼續載著一張張自信的面龐,向世界展示中國海軍的時代風采。

和平方舟 友誼之舟

和平方舟醫院船是目前海軍唯一一艘在編的大型海上醫療平臺。入列東海艦隊某作戰支援艦支隊10年來,航跡遠及3大洋6大洲,到訪37個國家,累計服務18萬餘中外民眾,先後有2000多名世界各國政府領導、元首貴賓和醫學專家走上和平方舟,參觀軍艦、接受服務、交流業務,零距離感受中國人民解放軍播撒大愛、傳遞和平的濃濃善意。

大愛無私。和平方舟官兵發揚國際人道主義精神和南丁格爾精神,用人道關懷、救死扶傷的真誠行動,傳揚和平,傳播友誼,傳遞關愛。中國“紅十字”的身影和航跡進入了世界各國人民的視線,世界紅十字會官員稱:“和平方舟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

大愛無疆。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和國際紅十字會的主要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衛生組織的創始國之一,有責任和義務參與世界和地區安全與發展的重大事務。近年來,和平方舟始終以使命任務為牽引,頻頻亮相重大軍事活動舞臺,先後參加了菲律賓人道主義醫療救助、“和諧使命”系列海外醫療服務。一個個感人的故事,書寫著中華醫學的神奇和中國軍醫的仁心大愛。

大愛無言。儘管語言不同、膚色不同,但全世界人民對和平和健康的認可是相同的;儘管風俗不同,理念不同,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是相同的。10年來,和平方舟用精心的服務和一流的技術,贏得了到訪國人民的高度認可,鞏固和發展了中國與亞、非、拉、歐、南太等國家地區的傳統友誼,廣泛傳播了和諧世界、和諧海洋的理念,生動書寫了我國軍事外交工作新篇章,充分展示了我負責任大國和我軍和平之師、文明之師的良好形象。

和平方舟是一艘名副其實的和平方舟、生命之舟、友誼之舟。在未來的航程上,和平方舟將繼續傳播和諧理念、傳遞和平聲音,弘揚人道、博愛和奉獻精神。

和平方舟医院船:“大白船”的世界航迹中国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