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怒目的韦陀

韦驮菩萨,又称韦陀天,梵名音译为私建陀提婆,意为阴天。韦陀是南方增长天王属下八大神将之一,位居32员神将之首,据说,在释迦佛入涅时,邪魔把佛的遗骨抢走,韦陀及时追赶,奋力夺回。因此佛教便把他作为驱除邪魔,保护佛法的天神

一般的寺庙第一道山门正面供奉的是弥勒佛,代表着笑脸迎客,而在弥勒背后供奉的却是怒目金刚像的韦驮天。这两尊的组合似乎意味着道场可以既包容海涵,又能严谨自持,呈现“影堂香火长相续,应的人来礼拜多”的繁荣景象。

金刚怒目的韦陀

山西平遥双林寺韦陀像


山西平遥双林寺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千佛殿里的明代彩塑名扬中外,其中有一尊韦陀像被称为遗产重的瑰宝,在已知的韦陀造像中应为魁首。本尊造像体态丰满敦厚,身体呈“s”型,虽然有些扭曲的夸张而手臂左开右合但整体并不失衡,而是具有稳定的结构,同时虽然是静态的雕塑却又能表现出灵动的动感和艺术的张力。

金刚怒目的韦陀

与永乐宫壁画中的天王像对比


本尊韦陀像面部丰满,双目微合、鼻腔扩张、嘴角下垂呈“金刚怒目”像。《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谈薮》:“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与一般的韦陀造像不同,本尊虽然威严但并不感觉恐怖,反而让信众有亲近之感,从而使信众有保护神的感召力。不能不提及的是本尊的飘带,能达到画像中的“铁线描”所呈现的凤舞灵动却又力感十足。

金刚怒目的韦陀

三种形式的韦陀造像


韦陀像一般有三种形式,据说如果是把降魔杵扛在肩上则意味着本寺为大型寺庙,可以免费招待云游僧吃住三天;如果是把降魔杵平搭在双臂中那么就是中型寺庙,可以免费招待云游僧吃住一天;如果把降魔杵按在地上那么本寺就是小型寺庙,不能免费招待云游僧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