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聚德、狗不理這兩個老字號算來都有150多年的歷史,曾經這兩大品牌是餐飲業的標杆。然而,近年來,曾經每天2萬人點單的全聚德烤鴨卻有點賣不動的趨勢,還有曾被譽為“包子之王“的狗不理包子,主要的盈利卻是速凍類產品。價格貴、服務差、味道變了成為很多消費著對他們的評價。為何一些百年餐飲老字號逐漸顯露疲態?也許從全聚德和狗不理的老年危機中我們能看出端倪。
154歲的“鴨子”為何走不動了
想多賣幾隻烤鴨,對於全聚德來說,正變得越來越難。10月19日, 154年老字號全聚德公佈了2018年第三季度的財報。數據剛一公佈,市場一聲嘆息:營收、淨利潤雙降,財務指標全線下滑。
1. 消費主力是遊客,轉型困難。
事實上,全聚德增長停滯的狀態從2012年以來就一直如此。
此前,業內人士稱全聚德烤鴨的消費主力軍來自遊客,是北京旅遊的標配項目,“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吃烤鴨真遺憾!”
全聚德本來的定位是面向大眾的正餐,但這些年來一直是旅遊人群慕名來吃,整個2017年,全聚德接待賓客804.07萬人次,算下來差不多每天2萬多人到店,這讓全聚德烤鴨逐漸滑向了“旅遊型消費品”的定位。這些年來,為了適應旅遊性消費品的效率性和觀賞性,質量有時難以兼顧,這也是很多地方名吃的發展軌跡,食客們在味道上的體驗越來越不好。
2. 競爭對手越來越多。
媒體調查發現,去年旅遊旺季多家全聚德門店並不是人聲鼎沸。消費者在北京可以選擇的烤鴨店越來越多,據不完全統計,除全聚德以外的烤鴨店有5000多,人們想吃烤鴨可以選擇的範圍很廣。
3. 定價和健康消費的矛盾。
一方面,全聚德烤鴨的定價高端起步消費至少200以上,另一方面,人們又認為烤鴨過於肥膩不利於健康,味道又大不如前。所以當零食消費覺得貴,當主菜消費又不爽,所以,這是銷量下滑的原因之一。
“包子王”為何淪為速凍食品
根據天津狗不理集團業績報告顯示,2018財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7320.47萬元,同比增長20.04%。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在於速凍麵食品,且80%的收入來自天津當地居民及遊客消費。相比速凍麵食,狗不理集團實體餐飲頻頻關店,十年間,僅在北京地區,旗下酒店、餐館已減少11家。如今,整個北京,狗不理包子只剩下王府井、前門兩家門店。而通過走訪發現,僅剩的兩家門店每天也經營慘淡,平時店內上座率不足50%。狗不理實體店之所以造成現在的局面,有以下幾大原因。
1. 地域差異帶來口感差評。
現在很多人給狗不理的味道差評,覺得不好吃,認為跟家鄉小籠包差不多。其實一方面是地域飲食習慣的差異,另一方面也是因為人們的狗不理的期望值太高。
2. 價格越來越不接地氣。
狗不理王府井店內一籠包子的價格在50-100元不等,相當於一個包子6-12.5元左右。這一價格水平幾乎是慶豐包子等北京同類包子的6-12倍。狗不理前門店內,一籠經典百年醬香包子價格為120元,相當於單隻包子15元。現在的狗不理完全沒有了物美價廉的特色了。這樣的包子讓大家吃完之後,往往都會有“不值”甚至“上當”的感覺。
3. 混亂的加盟模式。
2005年4月,天津同仁堂入主,以1.06億人民幣得標併購狗不理,被收購後的“狗不理包子飲食(集團)公司”辦理工商登記手續,正式變更為“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
後來,狗不理更多的產品盈利集中在了速凍類產品上。此外,混亂的加盟模式也是一道硬傷。市場上,狗不理包子加盟品牌真假摻雜,北京街面上更有不少“非官方”的狗不理門店。實體店的日子也越來越不理想。如今的狗不理已經離人們心中的狗不理越來越遠。
老字號路在何方?
這些餐飲老字號的問題,存在很多共性,要想更好地在新市場環境中屹立不倒還有很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比如:
*做小而精產品
現在的人更注重健康消費,人們追求的不僅是吃飽,吃名氣,而是吃好,哪怕只吃一點。這樣更健康更精緻。這也是為什麼零食化消費,這些年來更能佔領市場的原因。
*多開發新產品
老字號,一方面要把一類產品保存古老的風味,另一方面在保留原有特色上也需要做創新,這樣才能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也能適應不同人群的口感差異。
*價格區間拉開
其實,一但新產品增多,價格就更豐富了,人們的選擇也就多了,這樣對經營更有利。
*加盟管理需調整
加盟店的管理如果不嚴謹,那麼帶來的後果,就是消費者對品質、服務的失望,進而對品牌的失望。
當然,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去解決。無論未來怎樣,還希望有更多的老字號在時代的大潮中不要被淹沒,能夠長勝不衰地走下去!300年、400年、500年……因為他代表的不僅是一門生意,而是一種文化的傳承!
閱讀更多 市場部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