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點名12座中心城市,為何沒有青島?

11月2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就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提出意見,其中點名了12座中心城市。包括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門、廣州、深圳、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對於各個城市的定位,文件中也做了明確:

國家點名12座中心城市,為何沒有青島?

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帶動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以上海為中心引領長三角城市群發展,帶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以香港、澳門、廣州、深圳為中心引領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帶動珠江-西江經濟帶創新綠色發展。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等為中心,引領成渝、長江中游、中原、關中平原等城市群發展,帶動相關板塊融合發展。加強“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戰略的協調對接,推動各區域合作聯動。

國家點名12座中心城市,為何沒有青島?

遺憾的是,青島並不在這份12城名單中。

一直以來,有關國家中心城市的爭論一直是網絡熱門話題,“4+11”“2+11”等入圍城市名單層出不窮。為何如此多的人關注國家中心城市?因為國家中心城市處於城鎮體系最高位置的城鎮層級,也被稱為“塔尖城市”,對內要發揮資源和經濟活動配置的樞紐作用,對外要發揮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參與國際競爭。入選國家中心城市,則意味著國家層面對城市發展的定位,同時重大政策資源的佈局傾斜,這將對城市發展大有裨益。

此前,除了北京、上海、廣州等熱門城市,武漢、鄭州等城市分別入圍國家中心城市,已得到國務院層面的直接批覆。2018年初,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繼宣佈建設國家中心城市。2018年,山東省兩會上,提出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在“深入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辦好上海合作組織領導人峰會等方面,青島也被寄予厚望。

可以說,對於國家中心城市,青島充滿渴望。2018年1月30日,青島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一份由市國際城市戰略推進委員會辦公室發佈的《評估報告》和《願景報告》引人注目,這兩份由普華永道研究編制的報告對青島不乏溢美之詞,同時還描繪了青島未來國際海洋名城建設的發展願景。提出到2035年,青島全面建成國家中心城市並完成國際海洋名城建設核心任務。

國家點名12座中心城市,為何沒有青島?

但是在官方層面,答覆相對比較謹慎。今年11月份,青島市發改委在答覆網友提問時表態:在2018年省政府工作報告和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中都明確,“支持青島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最終入選國家中心城市,還需要國家層面深入研究論證後,以適當形式予以明確和反饋。市發展改革委及有關部門一直密切跟蹤關注國家關於城鎮體系規劃佈局的政策動向,將繼續積極爭取青島在國家城鎮體系佈局和區域規劃中居於有利位置。

可見,青島能否入選國家中心城市,仍需要國家層面的明確和反饋。此次國務院文件中點名的12座中心城市中,大都對應著國家級城市群,但青島對應的山東半島城市群,相較於京津冀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以及粵港澳大灣區等城市群,無論是城市群規模和輻射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距。

國家點名12座中心城市,為何沒有青島?

有分析認為,無論從政策路徑還是城市發展的趨勢,未來城市的競爭將是城市群以及國家中心城市的競爭。青島雖然不在這份12城名單中,但並不代表在國家中心城市的競爭中,青島沒有任何機會。隨著國家層面的重大政策資源佈局青島,一系列大項目在島城落地,青島代表中國承擔更加重大的國家使命,參與全球競爭。當然,除了名單中的12座城市,杭州、南京、瀋陽等城市也不會輕易放過成為“塔尖城市”的機會。

青島,加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