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徐阶高拱张居正次用之,嘉靖帝为何断定三人可用

《大明王朝1566》最后一集,嘉靖皇帝弥留之际,给裕王朱载垕留下三道圣旨,其中一道是留给裕王的内阁首辅人选,并且将用人次序都规划下来,依次为徐阶、高拱、而后张居正。嘉靖帝为什么就断定只有这三人可用?电视剧在此就播完了,但是从历史来看,徐阶高拱都没有玩儿多久,只有张居正最后撑起大明朝的天,尽管时间不长,但是张居正的改革却为大明朝在走向衰落时看见一丝曙光。

《大明王朝1566》徐阶高拱张居正次用之,嘉靖帝为何断定三人可用

《大明王朝1566》剧照

要分析这个问题,还得从明朝的政治体制着手。朱元璋因胡惟庸乱政罢黜丞相之位之后设立内阁和首辅,将权力进一步集中,但是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的,一个庞大的帝国要运转,搞一个皇帝难以搞定,这就形成像《大明王朝1566》中一样,以严嵩为代表的一党、徐阶所谓清流一党和吕方宦官集团一党,皇帝通过三方权力制衡来达到管理国家的目的。

嘉靖皇帝虽然几十年没有上朝,但是对朝廷上的人却非常了解,不仅仅在于他本人的政治天赋,更多的是在于明朝的官僚机制,锦衣卫不仅拿人,还监督百官,要说,皇帝几乎所有的官员信息都来自于锦衣卫,这个机构是皇帝掌握百官的眼睛和耳朵。对于徐阶高拱和张居正这样身居要职的人,嘉靖帝焉能不进行考察论证,而这所有的事,都必须由锦衣卫来完成。

《大明王朝1566》徐阶高拱张居正次用之,嘉靖帝为何断定三人可用

《大明王朝1566》剧照

《大明王朝1566》第一集在御前财务会上,张居正首先提出了改稻为桑的改革,但是被严嵩接走了,变成了一场以改稻为桑兼并农民土地的改革,嘉靖帝不是不知道,但是严嵩一党根深蒂固,张居正没法与他抗衡。而在最后一集,嘉靖帝对裕王说起了新政,而之前,张居正也说过要为新政未雨绸缪,那么,就可以大胆的推测,嘉靖帝和张居正之间必然形成了某种默契,只是还没有言明而已。

对于高拱,历史上说他飞扬跋扈,剧中也显示浮躁暴脾气性格,在他干掉徐阶当首辅之后,可以想象根本玩不长久。嘉靖帝说,海瑞是一把利剑,干什么需要利剑?为什么何徐阶扯上关系,推行行政需要利剑,嘉靖帝和你聪明,他根本就知道大明王朝的病基在哪里,不解决土地的问题,就难以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他自己却不开刀,因为那关乎祖宗的制度,把这个任务推给裕王,并为裕王留下了海瑞和张居正等,实在是他的高明之处,也反映出他推卸责任的脆弱。

《大明王朝1566》徐阶高拱张居正次用之,嘉靖帝为何断定三人可用

《大明王朝1566》剧照

没有什么贤人,贤时便用,不贤便黜。

嘉靖帝知道,他死后徐阶高拱等人其实跟严嵩都一个货色,因为他们从没有提过一个字的新政和改革,而大明朝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嘉靖帝知道裕王不可能驾驭徐阶和高拱,所以留下海瑞来对付,因为他知道,只有海瑞这样的人才能对付得了徐阶高拱。以后的事实证明,嘉靖帝的担忧和想法都是正确的。

可惜的是裕王的命太短,干了几年就死了,万历登基。可是此时的万历皇帝朱翊钧还很小,其母李太后和张居正冯宝组合,由张居正把脉,形成新的铁三角,才产生了张居正的改革。这其中的关联和所谓的未雨绸缪,就这样开始了。

你当嘉靖帝朱厚熜不知道吗?他明白得很,所以说,以后干掉陈洪的人是冯保,其实还不是他嘉靖帝留下了冯保。冯保是谁?吕方而已,万历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