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和苏轼两人相比,谁是中国人心目中最牛的文人?谁在文艺史上的地位更高?

胡萝卜222569827


两个人还是可以并提的,做比较的话,不太好分高下。两人都是文化史的高峰,不是德云社的高峰,大家不要理解错了哈。但是,李白是达到了顶峰的人物,比苏轼还是要高一点点的。唐朝时及以后,没有人敢说自己比李白的诗歌写得好。苏轼的水平还是有人能达到的。

两个人的区别在于唐朝和宋朝之间格局与气象的变化。唐诗的境界和格局,宋诗与宋词再难望其项背,这也决定了唐朝最顶级的文人与宋朝最顶峰的文人间境界的不同。也使李白与苏轼分出了高下。

还有一点区别也很重要。唐时文人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宋时从欧阳修起就开了一个坏头,到苏轼时大行其道,苏轼本身也是力行者。那就是以文入诗,以理入诗,以文入词,以理入词。看似成为宋诗、宋词与唐诗的不同之处,但也使宋诗,宋词始终无法超过唐诗而称其为伟大。


风神翼龙12


既然是文人,我们就从文人的角度来比一比两者。

第一,文学角度。李白的诗独步天下,是盛唐时期的大诗人,李白的诗作“诗成泣鬼神”,后世有能与之匹敌的诗作,但是绝对没有能与之匹敌诗人,所以但论诗歌造诣,无论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苏轼都没办法跟李白相提并论。但是,文学不只有诗一种形式,虽然李白的诗歌独步天下,但是词作和散文,却比不上苏轼,尤其是散文成就,更是差了不是一星半点。此外,我们还要看看两者对文学史的贡献,李白是个诗人,但是他没有任何开创,苏轼开创了豪放词风,一举让词从不入流的市井文学一跃成为能与诗相提并论的文学形式,能作为一种文风的开创者,文学贡献已经大过李白了,苏轼还提出过许多文学理论,百度可以看到许多,这边就不一一而足了。

第二,从文化角度。李白苏轼都对后世的中国人有着巨大的影响,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被成为坡仙。李白的影响在于豪气与侠气,这样的影响在当今社会对普通人已经微乎其微了,而苏轼的影响却是全方位的,无论我们得意或者失意,我们都能找到苏轼的影子,继而产生心灵的慰藉。苏轼平居时的幽默,苏轼失意时的豁达,苏轼得意时的清醒,苏轼为官时的爱民,苏轼为了原则不惜得罪王安石、司马光,敢于对老学究程颐开战,苏轼被贬海南时候的从容,苏轼对亲人、对爱妻、对朋友……可以说,苏轼身上有我们每一个普通中国人的影子,我们看李白,如同看一个高高在上的仙,我们看苏轼,就如同看一面镜子,我们任何时候都能从苏轼的作品里找到心灵的寄托。

第三,政治上。李白没有参加科举考试,走的终南捷径,靠着贺知章的推举被受官翰林待诏,说白了,就是皇帝的游戏时候的跟班。苏轼的政治建树就大多了。首先,苏轼以进士科考试第二名,博学鸿词科三等(百年第一)的优异表现很早就登上了北宋的政治舞台,此后更是在全国许多地方做过地方一把手,虽然在熙宁变法期间被贬官,但是朝廷没有忘记他,苏轼最高的实职官职是三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点上李白要差远了。

最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文人,更别说这两位几乎代表着盛唐跟封建社会文化巅峰的北宋的神级文人了。有人爱李白,有人爱苏轼,他们共同缔造了我们光辉灿烂的文明,也一直影响着千年来无数的炎黄子孙。


水茫茫天地一流觞


笔者认为,李白和苏轼二人的文学成就,各有千秋,难分伯仲。李白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而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较高成就。“唐宋八大家”之一。李白与诗圣杜甫并称“李杜"。而苏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李白的诗歌创造了古代积极浪漫主义诗歌高峰,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苏轼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词学上与散文方面,为北宋词坛豪放派主要作家之一。其诗题材广泛,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其散文著述宏丰,豪放自如。

如果单从文艺方面来比较二人的话,苏轼则占绝对优势。苏轼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一生的主要成就,除了诗、词、赋、散文之外,尚有书法、绘画等。由此可见,苏轼的文艺范十足。而李白在典籍记载中,主要显示其诗歌领域的成就外,其它方面,也就名不见经传了。

由以上比较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李白与苏轼比诗歌,凭印象,李白是国人心目中的牛人。抛开比诗歌之外,苏轼才是国人心目中最牛的文人,他在中国文艺史上的地位更高。







红雨随


都是牛人,没有最!一个代表唐诗的巅峰,一个是宋词之泰斗。从文学风格来讲,均为狂放豪迈一族,李白生于草根,狂放不羁,嗜酒如命,所以好像影响了生育,但却浇透了他的诗情,酒后的他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想向力如天马行空,信口即是千古绝唱。东坡生于世家,两代三文豪,好酒,好美食,也好竹,德才皆为当世楷模。学而优则仕,二人都有兼善天下,治国安邦的强烈愿望。但李白为讨好宦官为高力士脱靴就太过于俗气,听说皇帝召见,就作“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样的轻狂之语也是表现了他政治上的不成熟。东坡则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多次贬官流放虽消磨他的壮志但却造就了他文学上的非凡成就。可贵的是,失意中的东坡并不消极,他把最苦逼的日子也能过得生趣盎然,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淡定从容心态,值得浮世中的我们学习!因此,我认为:从文学上二人并驾齐驱,但人品上,东坡更胜一筹。




东方君品国学


各有千秋。

李白号称诗仙,他的诗飘逸,潇洒,读之如翩翩起舞,一首《将进酒》写出了作者豪迈的心情。一首《蜀道难》更是描写了祖国的美丽山水,更写出人生的艰难与奋发向上之心。洋洋洒洒的诗句达到了唐诗的最高峰。

苏轼号东坡,是宋代词的豪放派代表,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从起式:“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就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到收句:“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戛然而止,一气呵成,代表了宋词的最高成就。

他不但豪迈而且也是性情中人,对亡妻的情感也感人至深:“《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可见词人的水平有多高。

总之这两人的作品代表了唐诗宋词的最高成就者,是中华文明的代表人物!


狼烟一九三一


如果光说国民心目中的地位,那毫无意义是李白。

但论二人真正的才华与文学地位,苏轼还是高一等的。下面做一些简单对比:

李白,因贺知章一句“谪仙人”而享誉京城,能让当时的诗坛大佬都感叹“这是仙人下凡吧”,其才华自然勿用多言,后来也证明他完全担得起诗仙的称号,也借此平步青云供奉翰林,成为玄宗的御用诗人。

不过遗憾的是,虽然他的古体诗和绝句堪称无敌,但一直被同时期的诗佛王维压一头,历史评价也要低于杜甫的诗史,另外他也算不上是开宗立派,只能说是将屈原的浪漫主义发扬光大,并站到了最顶端。李白的诗能有如此崇高的地位,除了本身的才华,与韩柳的大力推崇以及元白的推广“妇孺皆可读诗”也有很大的关系。另外,唐代第二剑客的身份也为他加分不少。其他书,画,词,文章,政绩等都没什么亮眼的记载,唯一的真迹《上阳台帖》也算不上书法的上乘作品。

苏轼同样也因当时的文坛大佬欧阳修一番话而闻名朝堂。与李白相比,他的全才让他占了很大的优势。首先是词,在柳永的婉约词风靡天下的时候,开创了豪放派,让词从闺房青楼的幽怨转向了胸怀天下,并且自己也是现在豪放词最顶峰的那个人。换句话说,苏轼在词上的造诣已经有资格与李白的诗一争长短。

除词之外,苏轼的书法在当时也是一绝,位列“苏黄米蔡”宋四家之首;文章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画的竹,木,奇石等在历史上也颇为有名;另外从他与黄庭坚,王巩,佛印等人的日常可以看出,苏轼的美食品味,棋艺,佛学,道学都有一定的造诣。至于从政能力和感情方面,李白则是完全无法和苏轼相提并论的了。




黑心锋


首先,谁最牛这种问题见仁见智,不好回答。

我们往往一提起李白就“哇……谪仙人”,但提起苏轼就会心一笑。李白让我们觉得仙气飘飘望尘莫及,苏轼就很接地气了。

诗仙,何为仙?逍遥自在为“仙”,缥缈大气为“仙”,李白的诗绝大多数都是给人这种感觉——“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日照香炉生紫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你看他无拘无束潇洒快活,一生自命不凡,没正儿八经做过官,当官的朋友倒不少,没兢兢业业谋过生,一辈子也没缺了钱花,不在乎是不是倒插门、非法同居,生了娃自己不带也不教育,但人家修仙、练剑、交友、旅游……啥都没落下。

跟李白一比,苏轼完全就是苦中作乐。首先看号——“东坡先生”,多朴实,一听拿着锄头卷着裤腿儿的半大老头儿形象就树立起来了。一生三次被贬,黄州、惠州、儋州,一次比一次荒凉,都快被贬到海里边儿了。但是人家旷达呀,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诶诶,红烧肉好吃呀!”“呀呀,河豚真好吃!”“儿砸,生蚝可好吃了!”……你说他心大?怎么可能,生而为人,无论哪个时代、再风光的人遭遇挫折之后心境都和你我差不多的,李白是撑着不说,但苏轼需要唠叨唠叨释放一下“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此外,他跟朋友除了喝酒还会调侃,我们熟知的“一树梨花压海棠”,是他调侃八十多岁的哥们儿张先收了个十八岁小姑娘的;“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是调侃朋友陈季常的,人家饱参禅学,只因交友不慎,只落得个“妻管严”为广大群众熟知。但东坡诗文之大气、意境之浪漫,一点不输于李白——《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感情方面,李白对几任妻子有的是愧疚甚至憎恶——“虽为李白妇,何异太常妻”,“会稽愚妇轻买臣”……而苏轼却是实实实在在的情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抛去诗歌成就,我个人更喜欢苏轼。李白总给人感觉在他面前我等皆为凡夫俗子,而隔壁东坡老头儿乐呵呵地说“没错儿,我就是凡夫俗子哈哈”。


其次,文艺史上地位高低,这个我可真不敢说。

但是基于我非常浅薄的知识储备,我个人认为,苏轼可能更有文化。因为活字印刷术是宋朝时发明的,它的发明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传播知识范围广且内容丰富,知识量大。而唐朝依然是雕版印刷技术,效率远低于活字印刷术,所以我想当时书籍、文化的传播没有宋朝时广而多,呃……李白可能没有苏轼读过的书多。这只是两人知识储备量方面,我私下揣测的,跟文学史上地位高低没有关系哈。

凑三个图,嘿嘿


小雅诗词沙画


李白的诗,苏轼的词,流淌在每个中国人血脉里,连好多老外都能张口来两句。

有人说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孤篇冠绝全唐诗。要我说,我更推崇李白的《将进酒》,从”黄河之水天上来”,那开篇汹涌的气势,到“五花马,千金裘”,那行着酒令喝着酒的画面跃然纸上,一气呵成,酣畅淋漓。

李白瑰丽的想象,汪洋恣肆的文笔,可以毫不客气的说,那是亘古绝今。



人说,李白是入世的仙人;苏轼是出世的凡人。这一点我特别认可。

苏轼之前,宋词还是文人无病呻吟的吟哦,到了苏轼那完全是一副大气磅礴的大江大河,《赤壁怀古》《明月几时有》这些名篇文学的成就,能与之比肩的,掰着手指头,数不出来几个。

在我看来,李白和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的意义就像长江和黄河,有着不同的流域,却都一样哺育着华夏文明,铸就着我们民族文化的巅峰,各有千秋,没有高下之分。



李荣浩说,如果能重来,我想是李白,可以写诗骗女孩。哈哈~大唐盛世,如果没有李白,那万丈的光芒,就失去了华彩。

繁华的大宋朝,只有半臂江山,如果没有苏轼,只有那些精致文人在花间柳下吟哦,那那就小气了。

如果可以穿越我想请李白喝杯酒,吃一口苏轼亲自做的东坡肘子,那此生就无憾了,哈哈~


开涮历史


听小编的话音,似乎中国文学史上李白和苏轼稳占第一与第二,我倒不赞同。但本人觉得苏更强一些,其一苏轼是集诗,词,散文和书法多项全能,并都达到当时的登峰造极程度,无论在宋元明清至今,其在宋代文学史上稳居前2位。他的论文曾作进士科举考试的范本。可见其影响力。反观李白只在盛唐和清朝以后两个阶段被奉唐诗第一,我们看到了中唐的元稹和白居易以后开始第一诗人的位子旁落杜甫,白居易和元稹等现实主义继承杜甫风格,到北宋以王禹偁为代表的西江诗派,明朝的前后七子(李东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以李攀龙,王以首的后七子)都扬杜抑李,《唐诗三百首》等流行最广影响最大诗集中,李的地位明显低于杜甫了。


人在旅途145257595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中国人最熟悉的诗人,上至耄耋之年的老朽,下至呀呀学语的黄口小儿,都能吟诵两句李白的诗句。

李白,这个盛唐时期的诗仙,在历史上有最崇高的地位,他的地位无人企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就像璀璨的当空皓月一般,照亮古今。

他的诗雄奇飘逸,大气磅礴,犹如黄河之水奔流不息;他的诗浪漫瑰丽,天马行空,犹如银河之水直泻而下。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他不仅精通诗词,书法造诣也令人叹为观止,甚至他还精于剑术,常常执剑走天涯,豪气云天,快意恩仇,如金庸笔下的侠士一般。

李白在盛唐时期是大红人,唐玄宗、杨贵妃都是他的铁杆粉丝,其名气可想而知!

已至于当今,音乐鬼才李荣浩,也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称颂李白,名曰《李白》,歌词诙谐幽默,不无自我调侃之意!可见,李白的人气,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依然人气不减!



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至少我还能写写诗来澎湃,逗逗女孩。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

小学生估计不喜欢李白,因为他流传的诗作实在太多,每篇都是千古佳作,都需背诵,令小学生们很是头疼!

再看看苏轼吧,苏轼也是李白的死忠粉。且看他对李白的评价:

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玮绝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诗人尽废。

苏轼善于写词,他代表宋词的最高成就,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的词豪放自如,潇洒俊逸,颇有李白之风。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李白和苏轼,一个代表唐诗的最高成就,一个是宋代词人的杰出代表;一个如天上之明月,一个似浩瀚之江海;一个是珠玉,一个是珍宝。

两个人平分秋色,难分伯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