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前几天整理了转债几个重要的定价数据,除了优质转债,大量的破发转债,还有下修转股价这一招可以使其回到面值以上,最次的也会到期回售,不过大多数公司不会等到那时候,也不会这么做,这就是转债的下有保底。随着可转债数量的增加,可转债初期定价都不会太高,机构高价配置会消耗大量的时间成本,而一旦转债发行停止,所有低价转债都会变得惜售,进而导致转债大幅上涨,这是必然的,所有的转债都会回到面值以上,只是时间问题。当然作为投资者更应该关注最有可能在短时间回归面值以上的转债(转股价下修)来降低时间成本和提高投资收益。从过往的数据整理发现几个重要的数据(选取了截止当前已经提出过下修的转债为参考,大部分都会下修成功 ,只有少数失败).

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下修条款:首先肯定是下修条款较松的转债,这在发行当初就设定好了,目的很明确,就是公司对自己的转债没有信心,以后通过下修来促进转股,条款设置的越宽松就越容易下修,这就摆明了告诉大家我这么设置就是为了下修的,这也是重要转债长期定价的一个参考因素。一般设置为30个交易有15个交易日低于转股价的80%,可以看到今年提出下修比较早的几个转债条款都较松,当然银行转债有其特殊性,补充核心资本。

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转债占比: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是转债余额跟总市值的比值。下修是为了债价溢价,更好地促进转股,而转债占比过大,使得大量的转债可能转股,变相增发股本,短期对正股冲击过大,进而影响总市值,这是大股东不愿意看到,虽然大股东乐意看到转股,但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使下修,也很难一修到底。当然董事会提出下修,转债持有的股东是没有投票权的,否则变成利益输送,但大部分都能通过。可以看到已经提出下修的转债大部分转债占比都很低,除了众兴转债,不过它是下修失败的,还有蓝思转债首次也是失败,金融债是要排除在外的,有其特殊性,而海印转债则是上市已经非常久了。

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股东配售率:股东配售率除了在定价外有其重要作用,还在下修中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当然这是股东整体统计,尤其是大股东和一致行动人持有转债的比例是非常重要,利益至上,自己被套,当然自救,尤其缺钱的时候,所以会积极提倡下修。可以看到已经下修过的转债大部分股东配售率都很高,大部分都在30%以上,有些转债上市已久,缺少数据,不具有代表性。

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当然以上是几个下修条件比较重要的数据,大部分下修的转债评级都比较差,这是肯定,越是优质的转债不太可能提出下修转股价,价格在面值以上也没有必要性,所以尽量在面值以下的转债找机会,转债占比低为下修提供更大可能性,配合着高股东配售率效果更佳。接下来分析下潜在的标的(去掉已经下修和面值以上的转债,以及转债占比的在20%以上和股东配售率在30%以下的和不满足下修条件的)。

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以上为筛选结果,初步标了当中几个最大的可能性,当然这是通过数据来提高概率,有些可能也通过数据遗漏了,转债下修有很大运气成分,在此基础上还有一些个人的经验主义以及其他条件(大股东持债,质押以及企业是否缺钱等),更细的全面筛选,考虑到转债的成交量,希望回馈给长期支持过我的人,有需要的可以留言。

可转债转股价下修的重要因素(数据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