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拿以前的规矩,界定现在的诗词,还能坚持多久?

大帅141880932


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

为什么说它简单呢?因为古人的东西就是古人的东西,今人是没法改变的。打个比方,李白杜甫写“龍”,必定是繁写的,今人写“龙”,是简写的。那么,今人要写繁体的“龍”字,必须按古人写的笔画写,差一笔谬一画都不行,错一点都是不被承认的。

那么,李白杜甫写的诗,必定是绝句、格律诗,今人称为古诗。今人写古诗,同样必须遵照古诗格律去写,否则,就不合法度,不被认为是古诗。

为什么又说它复杂呢?因为格律讲的是平仄,韵律讲的是押韵,律诗还讲求对仗。光说平平仄仄平平仄,和“云对雾,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声律启蒙》”,我曾仔细读过两遍,感觉艰深得可怕。这里就不多说。下面还举个例子,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首诗严格按照格律和韵律来套,是不甚合律,但格律家们通过歧义变通,偏说它是格律诗,而且是标准的格律诗。再来看我的近作《叹年华》

诗人已老去,酒中月满樽。

年关又将近,华发满头生。

可以说不称其为律诗,平仄韵律皆不合。但是,这首诗如果是杜甫写作的话,格律研究者就有办法说它是合律的。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格律,本就是傍着诗体而产生的。是先有古诗,后有格律。古诗是交口相传的,为了传颂时朗朗上口,就用格律来规范诗句,用韵律来规范押韵。

这就像世界上先有马,而人们想要马为自己服务,就给马套上缰绳,配上马鞍。“马”相当于诗,缰绳马鞍相当于格律。其矛盾在于,马的主人必须给马套缰绳,但马自身必定是不情愿的。套上缰绳意味着生死于槽枥,受人鞭策。而无缰之马则可以自由驰骋,奔腾于天地之间。

那么,今人写古体诗,如何解决格律问题呢?个人认为,最好分为两种,一是格律诗,一是自由诗。这在唐初已有先例,唐代初期,也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诗平仄较为自由,近体诗格律要求甚严。

所以,今人作古体诗,喜欢格律的就作格律诗。不喜欢格律的,就做自由诗,也就是继承唐朝以前的古体诗。

这个问题纠结很长时间了,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对于喜欢作古诗的朋友来说,不管写格律诗,还是自由诗,能做出符合时代要求,优质隽永的好诗,才是最重要的。





皈峰


问题:有的人拿以前的规矩,界定现在的诗词,还能坚持多久?格律

.....

前言

这位题主提的问题有一定的代表性。表面上来看是有很多人反对旧体诗的格律规则,似乎不需要格律就能写好诗了。

其实不然,格律仅仅是旧体诗规则的一部分。很多人错误的以为不用格律诗写出来的四句五言或者七言的就是诗了吗?当然不是。

因为旧体诗不仅仅是格律诗,即使否定了格律,您写的也不一定是旧体诗。

一、从李白的预言诗来看 不懂诗的人不要拿格律当作挡箭牌

前几年网络上有不少人胡乱编写了一些藏头诗式的顺口溜,然后说是李白的诗,搞得李白仿佛成了算命先生。下面这两首就是代表:

1、马航失联

马腾驾祥云,航行阔海郡。失于蓬莱阁,踪迹无处寻。

2、文某出轨

文有千笔力,章成百意心。出得一片简,轨马达盛情。

会写诗的一看就知道,这种顺口溜连旧体诗最基本的押韵都搞不懂,没想到很真能骗了不少人,真有人听当回事地在网络上转发。

二、不懂诗与格律无关

这上面两首诗就能看出来,编顺口溜的人根本就不懂诗,如果这样的人提出问题来说:格律影响了他创作诗词,就贻笑大方了。彷佛刚刚开始学习加减乘除的小学生嫌弃微积分太难,影响了他学习加减法一样。

旧体诗分近体诗和古体诗,近体诗就是格律诗,但是古体诗是不讲究格律的。不懂格律的人大可以作古体诗,但是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人来古体诗基本的规则也不懂。做出来的”诗“只能说是现代诗,又与格律有什么关系呢?

1、最简单的是下面这首:

文有千笔力,章成百意心。出得一片简,轨马达盛情。

第二句的心,与第四句的情,押韵么?小学生都知道学拼音,都知道押韵,这位替诗仙李白”作诗“的诗人竟然连这个不懂?还有那么多转发宣传的人,不知道读起来不押韵吗?

2、另一首需要简单讲一下

马腾驾祥云,航行阔海郡。失于蓬莱阁,踪迹无处寻。

这一首有些人或犯嘀咕,这不是读起来挺押韵的吗?的确,这就是旧体诗与新诗的区别。旧体诗的押韵重点是双数句,四句的绝句中,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韵。

有人问”郡“和”寻“不是挺押韵吗?这就是旧体诗押韵的特点的了,押韵一定是同为平声韵或者同为仄声韵。郡是四声,四声是仄声。寻是二声,是平声。

三、看一下古人绝句的押韵

1、仄韵古绝句 寻隐者不遇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第二句去、第四句处,都是仄声,这首诗是仄韵的绝句。

2、平韵古绝句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光、霜、乡,都是平韵,这是平声韵的古绝句

3、近体诗的 绝句 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是一首平起平收的格律诗,上面静夜思和寻隐者不遇是古绝句,凉州词是律绝句。

结束语

在古绝句还不会写的情况下,不要谈格律的问题。搞懂了古绝句以后的人,自然会对格律有敬畏之心,至于您喜不喜欢学习格律或者喜不喜欢写格律诗,就是自己的自由了。

至于说格律影响了写诗的创作与发挥,或者说”有的人拿以前的规矩,界定现在的诗词,还能坚持多久?“这完全是外行话,不需要回答。

你能因为现代化了,就把故宫拆掉重新建一个吗?长城没有用了就拆了?文言文不用了,古籍就烧掉算了?老街比喻的虽然不恰当,但是相信您能理解。

《老街诗词闲话74-零基础学习旧体诗看懂这7篇短文基本就算高手了》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先回答问题:能一直流传下去;不想写格律诗就不要写。

格律平仄,这是由古至今一脉相传而来的。你既然选择写古体诗,就不能不按照规矩来。格律诗最为看重的便是形式美与音律美所带来的意境美。

单纯为了意境而抛弃格律,诗歌难保不会不伦不类,读起来更加无法做到朗朗上口,那又何以为诗呢?

当然,你如果想写现代文体的散文诗,或者单写几篇不合格律的顺口溜没人会将此理解为错误,也没人会因此对你妄加批评。

只不过,你既然选择了一款游戏,又对游戏规则嗤之以鼻——你玩它做什么?

有些人认为中国汉字有限,可用的诗词格律都被先人用过了。对此我只想说——诗歌的好坏,和别人用没用过没半毛钱关系。

李杜二人,以及中古万万名诗人之所以会被封为贤才,正是因为他们的诗古韵满满,切均富有个人风骨。

由李杜到宋四家再到元四家,再传到毛-主-席身上,格律二字,何曾被替代过,何曾用词重复过?

所以,如果想钻研古体诗的话,还是耐心学习一下《平水韵》《中华新韵》和《词林正韵》再作文更好一些。

否则,去写现代诗吧,那个对格律、对仗、合辙、平仄的要求不高,想写出意境来也完全可以。

何必一心想要改革规则呢?


鑫时空


《说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格律诗词改革》

文化是一个“文明化”的过程,是一个阶段;如果要想把文化向前推进发展,就需要一个标准,就是说在一个标准状态下,我们都为之努力,那样我们才能说发展了是不是?而文明化的文化恰恰是一个阶段,这样的阶段标准不一,想发展就困难。

就是说历史在不断的变化,就没有办法继续某些特定文化的发展了!如唐诗宋词,那些所谓的格律诗词就是当时古汉语固定发音标准下的规定与规律诗词,由于跟我们今天使用的汉语标准又不一样,那样我们在两个标准中没有办法发展,因为古汉语我们今天不用了。所以想发展格律诗词,必须严格执行今天的汉语标准!否则标准不一,谈什么格律诗词?又怎么能发展呀?

历史必然向前发展,所以今天的人必须按照今天的汉语标准搞文学创作!不能一会新标准,一会老标准,那样只能乱套。如果汉语标准重新规定你不懂,那就重新学习!对于执行新标准的人,你们尽管往前走,历史会说明一切的,同时,你们的成绩不会作废。就像唐诗宋词,对春秋战国时代的古风诗经文化也是一种创新,我们今天不是一样欣赏承认吗?应当是更欣赏更优秀了。

最后我强调一下:今天对古人的格律诗词有争议能产生乱套的议论,是很多人还不明白什么是所谓的格律诗词!就是说我们今天的人还不是真正的明白什么是格律诗词!那些所谓的古格律诗词维持者简单认为古人的规定就是格律诗词,如平仄对仗等等(发音都不同了,怎么对古人的仗呀?);他们把古人的硬性规定认为就是格律诗词了!换句话说:他们把古人的规定认为是格律诗词的标准。而我们今天真正明白格律诗词的不是按照古人的规定(发音),而是按照古人规定中格律诗词的中心思想“对称发音,对称书写格式”写今天格律诗词的!就是说新汉语标准同样能产生新的对称书写形式,而有些地方能简化可以灵活运用、自由选择,不能硬性规定,因为今天的生活节奏加快了,也复杂很多,人们不能为复杂而浪费时间,那样都不写格律诗词,你还谈什么古诗词呀!再则,因为今天的汉语发音改革变化新规定了,格律诗词就必须按照今天的汉语标准执行!

最后我简单说一下什么是格律诗词:所谓隋唐时期发展起来的格律诗词其中心思想就是诗词文字发音对称(音结构对称),书写格式对称(字结构对称),前后句形式对称(组成结构对称)。其实这些东西就是中国古人传统文化的中心对称思想!











大峰上雨


你写不出“唐风宋韵“我们不怪你,但如果贸然的否定我们的传统文化,这就意味着“背叛“。

没人强求你按格律写诗,但有格律诗基础的作者,想写所谓的“现代诗“,却是易如反掌。

也别拿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来说事。中国的诗词传承到现在几千年,这是多久?而且还会继续传承下去的。

“格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最精粹的一部分,我们应该怀着崇敬的态度,努力将其发扬光大。





孙忠汉不像坏小孩


有人拿以前的规矩,界定现在的诗词,还能坚持多久?

关于这类问题,我在其它一些网站和今日头条,曾多次回答过网友的提问,本不想再谈。但近日却承蒙“大家”以同样的方式亲自教诲,检查对照,便有了一些心得体会,与网友分享:

要说清这个问题,就不得不谈到古典诗歌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也堪称经典,放射出璀璨光芒。唐诗宋词,之所以能历久弥新,楷模千载,主要在于其内容和形式都同样达到了几近完美的巅峰。从内容上讲,它不仅以极其优美凝练的语言,展开了深邃广袤的社会生活历史图卷,传递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与语言、文字技巧。同时,很多作品也在传达作者的思想、情怀的同时,彰显了华夏民族的优秀传统,激励着人们的爱国主义热忱和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例如,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过伶仃洋》、陆游的《示儿》、辛弃疾的词等等就是如此。中华古典诗词,在内容上还有一个高于外来诗歌的显著特征,就是短短一两句,往往能给不同境遇的人们以无限遐想与启迪,例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既能表现爱情的坚贞、悲凄与愁苦;也能让人联想到教师传授知识的辛勤与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又如,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你既可以理解为故乡情思,也可以理解为不是圈子或者体制中人,受到排挤,类似左思《詠史》诗中的那种感受。而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又充满了生活哲理……。从上面的讲述,我们可以看出,诗歌的内容、意境是第一位的,是作品优劣的主要评价标准。

作为文学形态,高雅的内容往往需要完美的形式来配合,才能把魅力发挥到极致,中国古典诗词尤其如此。诗词的平仄组合,或铿锵、或婉转,能使人读起来朗朗上口;对仗,能产生一种循环往复、对应承接,相互烘托深化的语言美,它们与押韵配合,能有让人过目不忘,久久盘桓于心,随时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活用起来的奇妙作用。但形式的内涵是多方面的,绝不是只有平仄对仗那么简单。例如,相对整齐,不同于西方“长短句”那样散开的句式;不仅合辙,而且可以有入歌、配乐;由于语言精练,常常讲求运用典故,也具增大知识含量,带有启发联想的奇效;讲求比兴,烘托气氛,也更容易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染力……等等。因此,我们学习继承古代文化,绝不能一知半解,抽出形式中某一单个内核,片面说事,夸大其作用。

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脱离了内容,平仄就成了魂不附体的躯壳。我曾经对一些从事汉语言文学工作的人讲,不信? 你就撇开内容,天天去念“平平仄仄”,看有几个人愿意听课。牛角尖钻进去了,没有功底和学养,没有阅历,诗词也好,楹联也罢,读起来就可能缺乏意境,不感人了!

形式当然是重要的,这一点谁也不否认。因此,在网络上传播一些诗词、曲调、乃至戏曲方面的音律知识,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值得赞许的。但现在是提倡“百花齐放”的年代了,这个是党的文艺路线,如果你动不动就用“东冬江支”或者“麻波皆开微豪尤”去批评、指导,乃至嘲笑别人,就有些不合时宜。一是你没有那个权利,二是在诗词形式多样化的时代,并不存在“独尊儒术”,搞王大、王二的问题。网络空间是大众的,懂古文的人毕竟不多 ,这样做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况且,古典诗词学问精深,好多东西我们并不一定全都懂得。更不能随便假借楹联学会名誉压人,具我所知,楹联协会高层,其中很多人也用《配文韵》,而且温文尔雅,也很谦虚的。

同时,从诗词产生的历史看,也是先有民间唱和形式的诗歌,才慢慢出现所谓“格律”、韵书,而不是相反。你能讲《诗经》不合律,就不伦不类吗?词也是如此,开始是配乐演唱的,大抵与教坊乐府的情形有点类似之处。起初词牌也很少,是逐渐发展增加的。例如那个柳三变,就发明、改进了不少词牌、词调,并不是有现成的框框调调去填,你能说它“不依词牌就不是词”吗?柳永以后,深谙配乐、音律的人也极少了。不配乐的文人词,也是在创新中逐步形成的,曾经又被称作“诗余”,你能说它脱离了配乐演唱的形式,并且逐步发展出那么多词牌来前,就不是词了吗?如果当时大家都看不起"诗余",觉得不合诗格,横挑鼻子竖挑眼,词这种新形式能够繁荣起来吗?只要细细读一下文学史就会发现,韵书、格律一旦变成禁锢内容的枷锁,诗词就在夕阳中展现出最后的一抹辉煌后,渐渐地陨落了!所以,即使是像老杜那样无人可与比肩的律诗圣手,晚年也在寻求突破,写了不少被后人归入律诗,但却并不严守格律的诗。《唐诗三百首》中也有此种情况,并且也不是凤毛麟角。苏东坡也经常不拘泥于格律。连诗仙李白自愧不如的《登黄鹤楼》诗,也有人说三道四,但自己没有好作品,也都摆脱不了“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的宿命。

因此,像毛泽东,鲁迅这样的大家,以及律粉经常提到的王力先生,都说,格律诗禁锢思想,不宜提倡,只要大体和韵,读起来有节奏感就好。经常批评别人者,谁又能盖过他们呢?

心得:宣传普及诗词格律是有益的,对于喜欢文学,且又有时间的网友,学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对提高修养很有好处。但动咂以不合律去指责别人,好为人师,这个就不好! 如果办一个栏目,就以自家好恶随便批评别人,无异于挂出“不懂平仄者免进”的牌子,或者以“我为师”的旗幡来,估计并不会招平民百姓待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时代的进步,文学的进步。

关于韵书的历史及发展演变,以及现代考古发现的研究资料,过去谈得不少,此处不再多说了。

写得匆忙,错漏也会多,不当处,请指正。


飘泊的饭盒


文学具有传承性。由于每个时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乃至价值观念、审美意识多有不同,故每个时代都会有其不同的代表性的文学现象及文学表达样式。春秋战国时期《诗经》、楚辞,独领风骚;汉代赋体文乃为文苑翘首;唐代诗歌不管是五言绝句七言律诗或古风乐府还是诗歌的数量质量以及普及程度都达到巅峰状态;宋时诗歌创作承袭唐风别具霞采;宋词,这种崭新的文学样式更显青春朝气、活力四射、流派粉呈。豪放派、婉约派各有所爱、各有千秋,都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曲。从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文学的继承性、创新性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是题外话不作多论。在长期的文学创作以及文学鉴赏乃至文学批评中,文学理论应运而生,继而诗词格式、声律等各种标准、规则、要求,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这是一种历史性的进步,是文学创作到一定高度必然产生的‘’游戏规则‘’,是文学发展的‘’文明‘’表现。一首诗一阕词,优劣好差的评判没有规矩是不行的。

时至现、当代,诗词创作方兴未艾,创作者仍然自觉地遵守古代诗词形成的、留下的标准规定。特别是绝句、律诗、词的创作或评价鉴赏大都仍循古制、遵古法,并没有大的突破。这种所谓的因循守旧应该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和支持,这种‘’界定标准‘’一时半会、一代两代、三代四代恐怕也不会改变更不会抛弃。

坚守中有创新,不变中有变化。这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现当代诗词的写作,大可不必去在意‘’古仄声‘’,可按照普通话的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去界定平仄。从声调上破旧立新是必要的,毕竟现在我们学习推广的是普通话,何必留恋那些旧读音、古仄声呢?当然阅读评论古诗词应该另当别论。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将绽放更美丽的鲜花。

一家之言,谢大家阅读批评。


清风散人165820093


诗词体裁的创作审美,离不开相应的声韵系统。词的创作审美,其平仄押韵是依据词林正韵中相应词牌要求为标准的。符合词林正韵某词牌要求者才是词,随着某词牌的传承而存在,相应界定某词牌的规则不存在了,这种词牌的词也就不再传承下去了。但历史上脍炙人口的词作仍然流传千古!

古律绝和律诗的创作审美,是以平水韵为标准来界定的。现代律绝和律诗是以中华新韵为标准来界定的。符合相对应的平仄押韵规则,才可称之为律绝或律诗。否则不是律绝和律诗。

平仄是汉字声调赋予的基本属性,随着汉字的存在而存在。如果有一天汉字不存在了而被其他语言文字替代了,平仄押韵规则也就随之消亡了。但脍炙人口的律绝和律诗的历史作品也随着其语言文字的消亡而无人问津了。试想,中国汉民族自己的语言文字都消亡了,中国还存在吗?因此,只要汉字存在,平仄就存在,律绝和律诗相应的规则就存在,除非律绝和律诗这种文学体裁及相应历史诗篇被后代所抛弃,这难道不是对祖宗的叛逆吗?总之,一种文学体裁赖以存在的规则只能继承和完善,而不能取缔,用相应规则界定相应体裁形式的作品随着历史作品的存在而存在。这是客观事实,不以主观意识为转移。各位怎么看?



诗联创作审美


其实说到这个问题,也很难说,真正懂得诗词的人并不多!能写律诗和古体诗的人都是老一辈有文化的人,后一辈都是向他们在学!不敢轻易反对他们!因为你没有理由说出平水韵错误在那里!你自己不懂诗词规律,你就无权反对,你不懂诗词类型你就无法区分!怎么样去写律诗和绝诗,大可不必要去按平水韵表,我也反复看过了平水韵表,里面根本没有规律性标准言韵,若不会用的,写出来的诗现代人无法念通它!若会用的人当然没有问题!以现代普通话四音为标准,写出来的诗只要合符律诗原则,照样可以算律诗!谁敢又说不是!何必弄得那么复杂干什么!历史只能向前推进!简单化才能适合现代化的时代要求!


蓝天白云126978817


以前的规矩是传统,现在的诗词是创新,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是诗词发展的趋势。

诗词,特别是诗,最讲究平仄,若是上句为平平仄,下句要求必是仄仄平,如不按上述要求去对,那就不符合规矩。但严格按照以前的规矩,那一定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需要字斟句酌,这就需要下大功夫,这就需要认真地学习,这就需要揣摩研究,这就需要从基础做起。

现在,随着形势势的变化,专业研究诗词的人有所减少,而爱好诗词的人却有增无减,特别是网络上爱好诗词的网友更是层出不穷,这是一个值得赞誉的好现象,然而,这些爱好者所做的诗、诗联,按照以前的规矩来衡量,实则不便推崇的,但它却充满了新意,具有时代感,给人以鼓舞和激励,不亏为是一首好诗和佳联。因此,容不得评头论足,而是应该点赞的。

清代大文学家、诗人袁枚在论诗词时有句名言,叫做“诗有意境无平仄”,这就给诗词爱好者在创作方面开了一个口子,那就是诗词需要的第一是意境,其次是辙韵。先人对诗词要求尙且宽容,现在更应如此。

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诗词研究是一门学问,做学问就要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浮燥,如果诗词既有美好的意境,又有工整的对仗,岂不更完美?

但愿按规矩的诗词创作不会失传,充满意境的诗词不断湧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