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今日下午,关于“辉煌40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新闻发布会在省政务服务中心召开。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中国改革始于农村,农村改革始于安徽。40年来,安徽是农村“包产到户”的先行者,是民营经济的试验田,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急先锋,创造了多项“安徽经验”,为全国改革开放作出了重要贡献。40年里,安徽建立了门类齐全、富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诞生了一批全国排得上号的龙头企业,涌现了多项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重大科技成果,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改革开放步伐铿锵,创新发展捷报频传,发展成就引人瞩目。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经济增长近50倍,

跨入中等收入地区行列

1978年,全省生产总值仅114亿元,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于1985年、1993年、2000年、2007年、2012年分别比1978年翻了一番、两番、三番、四番和五番,2017年达2701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78年增长49.8倍,年均增长10.6%,增幅高于同期全国1.1个百分点。人均GDP于2007年、2010年、2013年、2017年分别突破1万元、2万元、3万元和4万元,2017年达到43401元(折合6428美元),比1978年增长36.9倍、年均增长9.8%。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省已实现由低收入水平跃上中等收入水平的行列。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全省财政收入由1978年的22.5亿元增加到2017年的4857.6亿元,增长214.9倍、年均增长14.8%;财政支出由18.2亿元增加到6203.8亿元,增长339.9倍、年均增长16.1%,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改善民生能力显著增强。

通过加快发展,我省主要指标占全国份额稳中趋升、位次前移。GDP占全国份额由1978年的3.1%提高到2017年的3.3%,保持居

全国第13位;人均GDP相当于全国比例由63.4%提高到72.7%,居全国位次由第27位前移到第24位;财政收入占比由2%提高到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居全国位次由第15位前移到第13位;固定资产投资占比由1.9%提高到4.6%,由居第21位前移到第10位;进出口总额占比由0.05%提高到1.3%,由居第22位前移到第14位;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国比例由84.8%提高到95%,由居第24位前移到第16位;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相当于全国比例由1985年的85.8%提高到86.9%,由居第26位前移到第14位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产业从“一二三”到“二三一”,

新兴工业大省地位基本确立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是工业基础薄弱的农业大省,国民经济中农业占比近50%。40年里,我省坚持深化改革、强化顶层设计,不断探索适合我省的工业发展路径。

2003年实施“861”行动计划,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基地和六大基础工程,上马了一大批支撑力和牵动性强的重大项目;

2007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着力培育汽车、电子信息、家电、装备制造等骨干支柱产业;

2015年以来大力推进制造强省建设,优先发展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电子信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巩固提升传统产业,工业经济突飞猛进。

1978-2017年,三次产业结构由47.2:35.5:17.3调整为9.6:47.5:42.9,二、三产占比明显提高。其中,工业增加值增长141倍、年均增长13.6%,工业增加值居全国位次由1978年的第18位上升到2017年的第11位;工业化率由31.8%提高到40.4%。

工业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目前我省家电“四大件”总产量突破亿台(套),电冰箱产量自2007年以来连续11年居全国第1、洗衣机自2015年以来连续3年居全国第1、空调自2009年以来连续9年居全国第2,全国每3台冰箱、每4台洗衣机、每5台空调就有1台是“安徽造”。

微型计算机、水泥、汽车、粗钢、原煤等产量稳居全国前列,奇瑞乘用车出口量连续15年居全国第1位,海螺水泥产量居亚洲第1位

新型显示、工业机器人、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产量分别达到7.2亿片、3782套和7.3亿块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创新驱动力大幅跃升,

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我省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先后实施“科教兴皖”“创新型强省”战略,扎实推进“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新时代“一室一中心”建设,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立足创新推动发展,实现了经济增长由以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引领的重大转变。

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2017年,全省科技研发经费占GDP的比重达2.09%,居全国第9位;拥有科研机构6018个,比1985年增长22.2倍;拥有研发人员22.8万人,比2009年增长1.6倍;皖籍院士124人,居全国第7位,在皖“两院”院士32人,建成院士工作站209家,柔性引进院士235人次,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83人、“万人计划”人才96人。

高水平科研成果显著增加。

1995年以来,全省共有163项科技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11项。2006年以来,全省有87项专利获国家专利奖,其中金奖3项。2017年登记科技成果377项,授权专利58213件,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49.6亿元,比1991年增长355.7倍。十八大以来,在热核聚变、量子通信、铁基超导和智能语音等前沿领域,实现了由跟跑到并跑领跑的历史性转变。其中,40K以上铁基高温超导体、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由中国科技大学主导研制成功,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网络“京沪干线”合肥上海段顺利开通。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力显著增强。2012—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8%、比规模以上工业高3.6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由2011年的34.4%提高到2017年的63.5%。自2012年以来,我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六年居全国第一方阵。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基础设施极大改善,

复合型基础设施网络已经形成

改革开放初期,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十分落后,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设施严重不足。40年里,全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年均增长21.4%,集中力量建成了一大批打基础、管长远、事关全局的重大基础工程,对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基本建成

铁路营业里程由978公里增加到4275公里,增长3.4倍,合肥成为全国19个铁路综合枢纽之一,“米”字形高铁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1小时内到南京、2小时到武汉、3小时到上海、4小时内到北京。“合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开通运营。

公路里程由2.4万公里增加到20.3万公里,增长7.5倍,其中高速公路总里程达4673公里,“四纵八横”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民航线路里程由480公里增加到9.9万公里,增长205倍。

内河航道总里程6612公里,芜湖、铜陵和马鞍山跻身亿吨港口。

电力、油气管网覆盖面大幅提高

发电装机容量6468.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0.3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36倍和29倍。已投运天然气长输管道2605公里、通达15个设区市和37个县(市)。

“宽带安徽”建设成果丰硕

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323.7万户,4G移动电话用户达3485.5万户,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63.9%,光缆通达所有行政村。

水利建设成绩卓著

建成各类堤防3.5万公里,水库5947个,节水灌溉面积97.6万公顷,形成了具有灌溉、发电、供水、渔业等多功能水利设施体系,淮干下游重点地区防洪能力提高到百年一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比重由1980年的54.8%提高到2017年的76.7%。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从封闭到开放,

内陆开放新高地加快打造

我省不断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始终以积极主动的姿态,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紧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重大战略机遇,向东积极融入长三角城市群,向西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紧抓承接产业转移重要历史机遇,加快打造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与沪苏浙共建产业园区等,形成双向互动、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对外贸易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全省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062万美元增长到2017年的536.4亿美元,其中出口由1062万美元增加到304.8亿美元、年均增长22.6%。2017年全省出口商品中,初级产品占比仅为6.5%,高新技术产品占比达24.8%。

利用外资规模快速扩张。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1985年的163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59亿美元

,年均增长33.2%。目前境外世界500强企业已有80家在我省投资兴业。

对外经济合作开创新局面。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由1984年的52万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4.5亿美元,市场辐射由1个国家发展到以亚洲、非洲为主的全球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锦绣安徽迎客天下。1979-2017年,全省接待境外旅游人数由3428人次增长到549.2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由33.1万美元增长到28.8亿美元,入境市场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境外来皖游客2万人次以上的客源地达20个。

40年:“数”说安徽改革开放发展成就

从贫穷到小康,

正向更加美好的生活迈进

我省始终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居民收入节节攀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81年的425元增加到2017年的3164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6元增加到12758元,分别增长73倍和51倍。贫困人口显著减少,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由“十二五”末的308.8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120.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5.7%下降到2.2%。

生活质量空前改善。2017年,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192.6亿元、是1978年的234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1981年的60.5%、61%下降到2017年的32.1%和33.5%。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1981年的6.6平米、10.3平米增加到2017年的37.4平米和50.74平米。城镇每百户家庭拥有电视、空调、冰箱数量由1985年的7.3台、0.1台、4.1台增加到133.8台、164.6台和100.2台,家用汽车由2000年的0.7台增加到28.6台。

医疗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卫生机构数由1978年的6466个增加到2017年的24484个,卫生机构人员数由11.8万人增加到40.8万人,目前拥有执业(助理)医师12.1万人、注册护士13.8万人,每万人口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达50.1人。

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全省就业人员由1978年的1873.4万人增加到2017年的4377.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连续23年保持在5%以下。养老、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体系框架不断完善、覆盖面不断扩大。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09.2万人和754.1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4653.7万人、参合率达103.1%。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我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提出的“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目标要求,努力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抓好农村改革、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精准脱贫等重点工作,全力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国家重大战略,推动全省经济在转型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主要指标增长快于全国、领先中部。2013-2017年,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1%,比全国高2个百分点,居全国第7、中部第2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2%,居全国第5、中部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7%,居全国第4、中部第1位。

发展质量效益稳步提升。财政收入年均增长9.9%,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1.3%。全员劳动生产率由4.1万元/人提高到6.3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长10.4%。

新兴产业突飞猛进。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1%和14.5%,增加值占比由33%、34.8%提高到35.8%和40.2%。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年均增长20.2%,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由18.1%提高到24.7%。

绿色发展取得新成效。单位GDP能耗比2005年下降43.9%,二氧化硫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和氨氮排放量比2012年分别下降54.7%、46.4%和43.3%,主要河流、湖泊总体水质稳中趋好,生态强省建设不断取得新成绩。

改革开放40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得益于我省始终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安徽落地落实;得益于全省上下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奋力发展、加快发展、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意识日益增强,并已转化为缩小发展差距的动力和行动;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充分利用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独特的区位优势,适时制定和实施了轻工大省、“861”行动计划、工业强省、制造强省等重要战略,不断加大有效投入,推动产业升级,有力增强了区域核心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得益于我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主动适应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变化,把贯彻中央精神与安徽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积极探索出体现时代特征、符合安徽实际的发展新路子。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坚信,只要我们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高站位深化改革,高质量推动发展,高水平扩大开放,高标准落实举措,高境界干事创业,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就一定能取得新的更大成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