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距离12月31号还有十几天,开滴滴网约车的朋友都知道那天是什么意思,12月31号滴滴将清退所有无证不合规的车辆,将把平台上已注册的近3000万台车辆全部清退出网约车行业。2016年就出了关于网约车管理的暂行办法,两年的时间办理了证件的网约车不到1%,为什么暂行办法出台那么久了,私家车网约车车主还是不去办理证件呢?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按理说办理合规证件合法的经营是网约车车主应尽的义务,同时也是有法律保障的。但是在现在的相关规定中,私家车如果办理合规的网约车证件可能损失要大于所得到的保障。

成为合规车辆必须满足三个要素:第一,驾驶员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第二,车辆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运证”,第三,网约车平台在当地必须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证件”,三证合一才能正常的运营网约车。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首先,驾驶员办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要求,三年以上的驾龄,并到交管部门出具“三年无重大事故证明及扣满12分记录证明和无犯罪记录证明”,就可以到运政部门申请办理。这些条件对大多数人来说都不是问题,但是驾驶员证的取得比例也不超过总数的2%,主要原因还是卡在“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运证”上。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第二,就是取得“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运证”难度最大,要取得营运证车辆必须符合各地的相关标准。很多地方要求比较高,车辆必须车价12万以上,轴距2650毫米以上,还必须是三年以内的新车,这一条件就挡住了至少50%以上的车辆,因为很多参与网约车经营的车俩总价都不超过12万块钱。如果降低标准,又会给乘客的安全和打车体验带来影响,所以这一条件还基本可以接受。如果都换成12万元以上的车辆,又会面对下面这个问题。

办理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营运证”以后,车辆必须转为营运性质。根据相关规定,营运性质的车辆营运年限不能超过八年,总行驶里程不能超过60万公里,这一条件是卡住了符合12万元以上条件的车辆。为什么这样说呢?12万元以上的车转为营运,正常的网约车行驶五年就能达到60万公里,那么意味着每年折旧费用就接近3万元,同时转为营运后,每年的保险费至少还要1万元,那么每年就有4万块钱左右的固定费用,平均到每一天就是120块钱。如果跑网约车每天行驶300公里,燃料费用至少在150块钱,加上固定费用120块钱,每天费用至少在300块钱左右。按照现在网约车的,每天营业收入基本不超过600块钱,这600块钱滴滴网约车平台还要抽取30%,就是180块钱,那么600-180-300最终到驾驶员手里的只有120块钱,一个月才3600块钱。你说有多少人愿意投入十几万,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每月才挣3000多块钱。

虽然上班打工挣钱也不是很多,但是3000多块钱的工作现在也不是很难找的,关键还不用投入十几万,还不用随时操心车辆的问题。所以说要车辆转营运收入没有保障,这是不愿意转为营运的最大原因。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第三,营运车辆要挂靠到有运输资质的公司也很头疼:滴滴网约车平台在某些城市还没有取得经营资质,在没有取得经营证的地方,车辆即使办理了人证和车证也是属于违法经营的,不过这个问题随着滴滴取得证件的地区越来越多,会逐步解决的。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就是滴滴有营运资质的地方,车辆还必须挂靠到有营运资质的运输公司或租赁公司户头上。这些公司转户要收800块钱左右,每个月还要管理费400块钱,最关键的问题是要把自己的车辆转户到挂靠公司头上,只有一纸和挂靠公司签订的合同做保障,有几个人愿意把自己十几万的车转到别人的户头上的。如果运输公司经营上出现什么问题,车辆就是属于运输公司的财产,

车主自己有可能什么都没有了。所以,转为营运挂靠到运输公司头上,对自己的车辆财产几乎等于没有保障,也是不转营运的第二大原因。

网约车合规之路难走,解决司机保障问题才是关键

综上所述,滴滴网约车私家车辆转为营运车,收入没有保障是第一大问题,车辆的财产权没有保障是第二大问题,这两项问题是制约广大滴滴网约车私家车车主,不去办理合规证件的主要原因。

因此要解决网约车合规的问题:首先,收入问题,就必须网约车平台给出承诺,保障司机转为营运后的收入水平,第二,解决车辆财产的安全保障问题,这就需要做出相关的调整,改革挂靠的机制,车辆既然已经转为营运,还有必要挂靠到到运输公司户头上吗?即使挂靠,也没有必要将产权过户到运输公司。所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才能让网约车良性的发展下去,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