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總抱怨孩子叛逆、厭學等問題,可能是你的教育方法錯了

如果你的孩子:

·1.認為大人的話有漏洞,大人的批評常常引起他們反感,反應激烈;

2.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父母,不喜歡按照別人說的去做;

3.如果家長再三叮囑同一件事會使他感到厭煩;

4.破壞性行為過多,比如生氣就撕書,摔東西;;

5.跟其他孩子經常發生衝突,容易動手。

別總抱怨孩子叛逆、厭學等問題,可能是你的教育方法錯了

孩子有三個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有不同的個性發展、心理生理發育特點,父母應對的方法也要不同。

1、2-3歲時,出現的叛逆行為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這個時期的孩子,行動上,常常會用"打人"來表達自己不同意、反對的態度;語言上,則開始說"不",什麼都是"不",做與不做都是"不"。這是孩子從意識上最早開始的與父母的分離。在這個過程中,孩子開始形成自己的想法和態度,感受與他人分離的快樂,並由此建立和派生出孩子優秀的個人品質。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這個階段的孩子不同於嬰幼兒時期的寶貝,他們認為自己"已經是一個成人,一個小大人了,不再是孩子"了,如不願意讓家長拉手,不讓父母叫自己"寶貝"或小名了,要求叫他的全名;凡事都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大人說東,他偏往西;另一方面,他們又非常依賴大人、不講道理,愛哭、比較嬌氣等。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這個時期孩子可能喜歡反著幹,叫他做什麼,他偏不做,叫往東偏往西,如果這樣的話要注意和孩子多交流,切記不要用命令的口吻,比如這麼晚了還不去睡覺,不準玩手機等等,諸如此類的話,家長和孩子溝通的時候,每次都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幫孩子思考問題,出主意。孩子就會敞開心扉,把家長當成貼心的知己。這樣孩子心裡就會有了依賴。叛逆的思想也會淡化許多。

別總抱怨孩子叛逆、厭學等問題,可能是你的教育方法錯了

孩子叛逆期發展特徵:

一:感受並學習處理更多的情緒

二:是個追求自主的探險家

三:變得更為倚賴

四:公然挑戰父母,愛說不要

五:以為自己是宇宙的中心

孩子叛逆的心理原因:

1、我已經長大了,我能行

2、為什麼我不能

3、試探家長的底線

4、想受到關注

5、我在表達自己的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