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逆反、厭學,因爲教育孩子和老公冷戰,和爸媽公婆吵架,幸好有諮詢師憑藉七年實戰經驗來支招,乾貨

老師,你好。我女兒現在讀初二,做事很自我,晚上一直拿手機朋友圈,說好九點洗漱睡覺,可時間一拖再拖,到了九點半了,又非要洗頭。我們跟她說太晚了,洗頭幹不了,明天再洗吧,可怎麼也說不通,還發脾氣。類似的事情經常發生,我該怎麼辦?

----摘自某講座家庭教育答疑環節

媽媽小時候沒有機會讀大學,因為家裡供不起,這是她很大的遺憾、壓抑和自卑。當她有了孩子後,就極其重視孩子的學習。後來,“麻煩”來了,孩子變得非常暴躁,動不動就對父母發脾氣,公開表示自己不想上學,而且孩子的身體也出現了異常,失眠、掉頭髮、頭疼。

----摘自《哺餵孩子的心靈》,有刪減

我在諮詢的過程中遇見過不少類似的案例,家長很累,很緊張。作為一個媽媽,我非常能理解這樣的感受,而且深信他們都是用心對孩子的好家長,否則他們也不會來找我。只是可能某些地方做得方向或力道還不是很合適。遇到情緒激動的媽媽,我會抱抱她,送上下面這首小詩。

孩子逆反、厭學,因為教育孩子和老公冷戰,和爸媽公婆吵架,幸好有諮詢師憑藉七年實戰經驗來支招,乾貨

讓人溫暖的《夠好父母》

孩子逆反、厭學,因為教育孩子和老公冷戰,和爸媽公婆吵架,幸好有諮詢師憑藉七年實戰經驗來支招,乾貨

《哺餵孩子的心靈》封面

想讓孩子自信,請認同孩子,認同自己

自信來自對自己的認同,而不是比較

我曾經給一個幼兒才藝的電視節目做評委,幾乎每個家庭,孩子上場之前,媽媽都說:孩子,我相信你,你是最棒的!我不認為這是一個好的鼓勵,因為馬上就有評分,當孩子發現他不是所有孩子裡面最棒的,他會感到困惑和打擊。如果要鼓勵孩子,不如對他講:孩子你什麼都不用管,你只需要展現你會的就行了,無論你表現怎麼樣,都是好的。

現在的家長總喜歡比較,孩子們最怕的也是那個“別人家的孩子”。我們是不是學著放下焦慮,真正的欣賞當下的孩子,也讓他悅納自己。只有悅納、認同了自己,才能更好的掌控自己的情緒,而不因別人的一言一行,甚至一個眼神猜疑或者難過,所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學會“成長性看待”幫助更好“認同”。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ABC理論,通俗來講就是引發結果的並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們事件的看法和解釋。所以,怎樣看待一件事非常重要,本書提出的“結果性看待”和“成長性看待”,我很受啟發。成長性看待是信任、是往前看

孩子逆反、厭學,因為教育孩子和老公冷戰,和爸媽公婆吵架,幸好有諮詢師憑藉七年實戰經驗來支招,乾貨

對一件事的兩種看待,我們們應該儘量採取“成長性看待”,雖然我們習慣結果性看待

保證孩子“獨立”和“連接”需求的滿足,做情緒穩定的家長,是我們為建立孩子安全感能做的最好的事。

可怕的兩歲(terrible2)真的那麼可怕嗎?看清孩子的需求,並及時滿足,會發現也沒那麼糟糕,孩子既不會太黏我們,也不會疏離我們,都剛剛好,整個親自關係溫暖而舒適。

從兩歲左右孩子就開始同時尋求“獨立”和“連接”,所以我們會覺得他們會執拗,很難帶,什麼都想自己做,真讓他自己做又做不好,時刻要找媽媽。家長也跟著較勁,這樣的親子關係很難受。不妨就滿足他,想玩就讓他玩,他喊媽媽的時候你就只答應,先別過去,他讓你過去時你就過去,他跑過來拉你去看看,你就去看看,不是為了照顧他的情緒來看看,而是真的好奇和欣賞的去看看,就這樣簡單自然。

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最大的敵人是家長情緒化。

家長非情緒化不是,家長沒有生氣,如果家長對什麼生氣是根據具體的事情而定,那不算情緒化,沒有問題。情緒化的家長是對事情的態度不是由這件事情來決定,而是由家長的心情來決定,家長心情好,孩子做什麼都可以,家長心情不好,孩子做什麼都不可以。

讀到這我的內心一下被觸動了,小時候那一幕又湧上心頭。我十歲左右,是個無憂無慮的小姑娘,一天哼著歌在家裡玩,爸爸一聲訓斥”我這煩著呢,你還唱什麼歌!”嚇得我住了嘴。我的爸爸就是情緒化的人,所以在他面前我總是小心謹慎。長大以後面對師長我也是小心翼翼,尊敬但不能親近,在大的場合喜歡躲在角落裡,別人看不見我才最好。我覺得這樣不好,所以我現在努力做個情緒穩定的媽媽。

重視“孩子的需”而不是“家長的給”,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愛,並表達愛。

孩子在家沒個怕的人不行嗎?如果你讓孩子因為害怕你而屈從你、討好你,等於大聲對孩子喊:你不重要!

有一次聽樊登讀書會發起人樊登說了一件趣事。他說一天在地鐵上,上來一對兒母子,七八歲的男孩,男孩仰著頭對媽媽說:“媽媽,你看我今天乖嗎?你能不能不削我了?”媽媽看了一眼孩子,有點得意的說:“嗯,你今天挺乖的,不過,你明天要是不乖我照樣削你!”孩子就笑著湊過來和媽媽親暱。講完大家都笑了,之後又覺得這孩子有點可憐,這可能不是愛,而是怕和討好。孩子生下來對父母的愛是無條件的,是什麼把愛變成了怕和討好呢?還不是我們自己!

“與孩子平等”、“信任孩子”和“為自己負責”,幫助我們更好的接納孩子、接納自己、接納他人。

當我們面對父母的時候,我們的課題是自己站起來,和他們平等;當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我們的功課是不小看孩子,和孩子平等,相信孩子能站起來。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我們自己要強大,不焦慮、我們除去年齡經驗等,本質上我們和孩子一樣,都是一個感知世界的生命,我們的心靈相通,彼此扶持。

事實上,做父母最終的落點就在“為自己負責”,最常見的迷霧就是“為孩子負責”。只有你為自己負責,你才能帶給孩子積極的心理營養,才能和家人和諧相處。

本書最後一章是一些實際問題的指導,非常實際。

孩子逆反、厭學,因為教育孩子和老公冷戰,和爸媽公婆吵架,幸好有諮詢師憑藉七年實戰經驗來支招,乾貨

問題與解決方式--親子關係、父母關係、自我關係實操(節選)

最後,還記得開頭的兩個案例嗎?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呢?把你的想法寫在評論裡吧,我也會把我的想法寫在評論了,我們在那裡連接。當然,也歡迎你和我討論看這本《哺餵孩子的心靈》的體會,收穫或者困惑。讓我們一起做更好的自己,養育更好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