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的一些墓碑上常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这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农人小助手


为已经逝去的亲人立墓碑,在我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也是我国孝文化的一种体现。墓碑上的刻字也有很多讲究,例如墓碑上为何有一个醒目的“皇”或“显”字,“考”跟“妣”又是代表什么意思,今天大乡为大家讲解一下。

先说“考妣”,《尔雅》中记载“父为考,母为妣”,考妣渐渐成了对父母的尊称,用于墓碑上。我们都知道有“如丧考妣”这个成语,《尚书》中记载:“帝乃殂落 ,百姓如丧考批 ”,意思是帝王归天,百姓像死去父母那般悲痛。后来“如丧考妣”成了委婉骂人的话。

而先考、先妣同先父、先母一样也是对父母的尊称,墓碑上一般敬词还有“皇”和“显”,例如《礼记》的曲礼篇中记载:“父曰皇考,母曰皇妣”,在墓碑上往往将“皇”字写的很大,放在“考妣”二字之上,有赞美、赞许之意。

而到了元代,元成宗认为“皇”有帝皇、皇家之意,老百姓不能随便用,但可以用“显”字,有显赫、显明之意,所以后世民间墓碑上就多了“显考”、“显妣”这种对父母尊称的形式。而“故显考、故显妣”前的“故”字是“已故”的意思,表明所立石碑为墓碑。

【大乡】,专注科普三农领域的“冷知识”、“趣知识”,快来关注、点赞吧!

大乡


显考、显妣、先考、先妣都是指逝去的父母亲,其中显考、先考指逝去的父亲,显妣、先妣则指的是逝去的母亲。区分这两个称呼很容易,显考、显妣是对逝去父母亲的美称,先考、先妣则是对逝去父母亲的尊称。

“故”的意思指的是“已故”,虽然放在这些词语前面语义有所重叠,但也可以综合起来用。所以“故显考、故显妣”主要是对已故父母亲的一种美称,而“故先考、故先妣”主要是对已故父母亲的一种尊称。

其实我国最开始用于碑文上的是“先考、先妣”,在后来慢慢的发展中,演变为“显考、显妣”,当然前者还在一直用着。之所以会演变,主要还是为了宣传父母的德行,“显”字的来源是“德显考、行显著”。

古人讲究三不朽,分别是“太上立德,其次立功,三次立言。”然而普通的家庭中,很难谈得上为国家立功,或者创作出显世著作,所以大家只能在“德”字上做文章,以“显”字来赞美父母德行端正。

不过据资料显示,不同的地方有些不同的风俗,有些地方对于“显”和“先”的解释与上面的说法不同。比如有的地方认为,父母亲去了一个,还有一个尚在人士,则用“先考”或“先妣”,如果父母双亡的则用“显考”或“显妣”。



关于碑文这种东西,很多地方的习俗都是不一样的,而且有的地方关于立碑也是不固定的,比如有的地方父母有一方尚在的时候可以立碑,而有些地方是不可以立碑的。

有的地方可能写的都是“先考、先妣”这样的字眼,有的地方也可能写的都是“显考、显妣”这样的字眼,因为每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不同,这些都是说不定的。


魏青衣


在农村的一些墓碑上常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都分别是什么意思?

小编对于墓碑上的那些先考,显考也不是很了解,小编也很好奇是什么意思,查了一下,原来是这样的



故就是死,逝世的意思。

显:是称先人的敬辞。古代礼丧父曰考,丧母曰妣。

考:原指父亲,后称已经死去的父亲。

妣:原指母亲,后称已经死去的母亲

先考:对已离世的父亲的称呼,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先妣:对已离世的母亲的称呼。

显考:对亡父的美称

显妣:对亡母的美称

先考和先妣是尊称,表尊重,显妣和显考是美称,表赞美。“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显考”、“ 显妣”就是说已故父、母德行显著,令名远播

看完就明白原来这些字表达的意思是这样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用“先考”呢

首先,后人为已故的父亲立碑时,首先要看父亲的双亲(包括岳父母),是否都在世。如果父亲的长辈有一个尚在人世,那么这个后人只能称呼已故父亲“先考”。其次,当已故的父亲的双亲(包括岳父母)全都去世了,但是他还没有孙子辈,那么后人还要称呼已故父亲“先考”。

什么情况下用“显考”

如果故去的父亲,他的父母双亲(包括岳父母)都不在世,而且后代中已经有了孙辈,这时候就可以称呼“显考”了。

“先妣”和“显妣”区别也一样。

显考和先考意思相同,但是有很大区别。但是我们很多年轻人对这些并不完全了解。

喜欢不妨点个关注,留意更多有趣的内容

乡间小宇


在农村墓碑上经常能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这样的字样,它们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些都是古汉语流传至今的表现,很多人可能大概明白其意思,墓碑上刻的字肯定就是仙逝的人,却不知道这种说法的由来。



其实按甲骨文、金文来看,“考”象偻背老人扶杖而行之状,跟老基本是一个意思,也就是指年老的人,后来“考”又指年老的男性,再后来演变为对去世的父亲的称呼;而“妣”在古汉语中是对母亲的称呼,后来也被用来指过世的母亲,课本的文言文中经常用“考妣”一词来代表“父母”。那就不难理解墓碑上出现“先考”“先妣”这样的说法了,就是指逝去的父母。


“故显考”和“故显妣”意思跟“先考”“先妣”差不多,故字大家都知道是故去、已故的意思,那“显”这个字较“先”来说就更显隆重和尊敬,是对故去人的一种美称,显,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因此,在农村,如果故去的父母上面再没有尊长在世的话,那就可以用“显”表示位份和尊重,如果尚有更年长的前辈在世,那就可以暂且用“先”来表示追思。


小十六123


《礼记》规定父母妻亡故后的称呼为考妣嫔。那为什么称呼亡故父母妻为考妣嫔呢?考,就是成,说的是就是德行有成之人。妣,就是媲,而媲就是配,就是配于有德行有成之人。嫔乃女官之意,为女生美称,故做亡妻美称。其实无论是先考还是显考也或者是故先考都是对(自己甚至他人)亡父尊称,同样滴无论是先妣还是显妣也或者是故先妣都是对(自己甚至他人)亡母尊称。

那它们都是什么意思?

一、【显考】& 【显妣】

显考、显妣本意为高祖、高祖母,后来作为亡父、亡母的美称,显考、显妣就是彰显父母德行有成之意。然而显考作为碑文而言,其实并不是显考,而是皇考。有没有想到屈原同志说的“朕皇考曰伯庸”的话呢?朕这个字在秦朝之前人人可用,皇考之词在元成宗大德年间之前,臣民也是人人可用该词来赞美亡父的。但元成宗只看到了皇字,却不懂这个皇在这里的意思为大的意思。于是民间才不得不用显字代替皇字。同样显妣也是本皇妣。

二、【先考】&【先妣】

考妣本已是亡父亡母了,在其前又加前缀先字,就再次强调了缅怀之情。在碑文中先考先妣使用范围远远大于显考显妣,具体区别,福垊将在后面讲述,不要离开哦。此外还有【故考】以及【故妣】的表述。

三、【故显考】&【故显妣】

故乃亡故之意,加故字就更体现突出了子女的缅怀之情,但故显考故显妣也在今天的碑文上才有使用,古代是不存在的。

四、【故先考】&【故先妣】

而故先考故先妣在丧榜和碑文的表述上几乎很少能看到。故是亡故,先是先人,考是亡父,可见这是三次强调亲人的亡故,这种近似啰嗦般的强调,导致其使用并不多见。

又有什么区别呢?

这里福垊就重点谈谈【显考】& 【显妣】VS【先考】&【先妣】的区别吧。换句话说,在什么时候用前者什么时候用后者的问题。

如果死者的父母还在,或者父母不在了但岳父岳母还在,那么其子女对其亡父或(和)亡母在碑文和丧榜的称呼应为先考、先妣。因为只要有长辈在,死者去世就是先走,故在考妣前加先。

假如死者的父母、岳父母以及长辈都不在了,并且都有了孙子辈了。也就说死者是整个家族中辈分最长的那一位,其子女对其称呼就是显考或显妣。如果没有孙子辈,那对他或她的称呼依然是考妣前加先而非加显。此外显的用法还表现在死者生前大有名气,享有盛誉,有过传奇精彩般的人生,其子女以他(她)为荣。


福垊


在农村的一些墓碑上常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都分别是什么意思?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为逝者立碑是一种很传统的习俗,而立碑也是具有很大的讲究的,首选题头就能看出来是什么身份,和立碑者之间的关系,那么为什么还会有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之分呢?这里面确实有很多的讲究,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够刻上“显”或者“先”的。


“故显考、故显妣”这里指的是对于立碑者父母的尊称,显考指的是父亲,显妣指的是母亲,为啥写这个带显的没有带先的多呢,因为显和先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显是在家庭之中上无父亲亲人,包括岳父岳母都不在世之后,俗称辈分数他最大了,而且家庭人丁里面还必须有孙子的,才能够称之为“显”,这也是是对于逝者的一种尊称和敬仰,也是按照达到这些条件之后才能够刻上“显”。

先考、先妣这个就很好理解了,逝者的上面还有长辈在世,所以被刻上“先”的意思,也是先走一步的意思,先考、先妣也是立碑者对于父母的尊称,先考这个考字,在古代是作为父亲使用,只不过随着时代慢慢的转换,现在只能在墓碑之上存在,而妣也是对于母亲的尊称,有句很耳熟能详的成语就叫做如丧考妣,也是对于父母去世的一种描述,考也是五福之称,叫做福禄寿禧考。



对于墓碑的刻字描述,还有墓碑的高低,根据地域不同,当地都有一套自己的习俗,对于这类习俗的描述,最为清楚的莫过于当地的石匠,这些专业的刻碑工作者,对于老本行可以说是随手拈来轻轻松松,欢迎大家补充评论留言,谢谢。


棒奔霸


在农村的一些墓碑上常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都分别是什么意思?

为了纪念逝者,人去世后如果需要立碑,大多都需要碑文,这些碑文也是记录了死者的相关信息,更多的是对死者的敬意和感情。

而我们在扫墓的时候不难发现,碑文上不仅会有相关碑文,在最上头还会有“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的这些字体,其实这也是有讲究的,那具体是什么意思。

  1. 故:已故,去世的意思
  2. 显:称先人的敬辞
  3. 考/妣:指父亲,后来称已经去世的父亲。妣指母亲,后来称已经去世的母亲。
  4. 先考/先妣:表达对已经去世父亲的哀痛之情,也是对逝者的尊称。先妣则对已经去世母亲的称呼。
  5. 显考/显妣:对去世父亲的没称。显妣则对亡母的没称。


先考和先妣是对去世父/母亲的尊称,也表达了对亡父/母亲的尊重之情;而显考和显妣也是对去世父/母亲的尊称、美称,更多的是对亡父/母亲的赞美。所以在农村我们常见的多为先考和先妣,也是有着哀痛尊敬意思,而显考和显妣则指生前有所作为,有着很高的声望,在哀痛尊敬表达之情上,更多的是赞美。



墓碑上的碑文也是有讲究的,而且墓碑上的碑文字数都是有着严格的规定,不过这些一般你把详细情况告知刻碑人,他们就知道怎么来刻了,毕竟人家有经验。

所以说我们常见的碑文也是有讲究的,而在我们这里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立碑的,像我曾祖母的就无法立碑,因为我曾祖父的坟墓已经不见了,要想立碑必须找到曾祖父的坟墓,进行合葬,方可立碑,这些也是历来流传下来的规矩,至今也无人来打破这个规矩。

感谢大家支持,欢迎关注"肥仔农经"每日分享三农资讯、一起探讨精彩三农。谢谢!!


肥仔农经


考、妣。

有一句成语叫如丧考妣,意思就是像死去了父母一样。由此可见,考妣本指父母,后逐渐演变为故去的父母。

在《尔雅》中有“父为考,母为”的说法,《礼》中进一步释为:“生曰父母,死曰考妣”。

先考、先妣。

“先”理解,比如先前、先后之类的词语,一般指“前”的意思,同时也含有尊敬的意思在其中。最常见的有“祖先”“先祖”之说。

所以“先考、先妣”是对故去父母的一种尊称。

故显考、故显妣。

”是指故去,也就是死去、过世的意思。

“显考、显妣”是一种美称,其实此处中的“考妣”用的是其本意,并非是指故去的父母。而“显”字取其德行昭著,声名远播之意,是对父母德行的一种称颂和赞美。

所以“故显考、故显妣”是对故去父母的一种尊敬的美称。

综上,“先考、先妣”与“显考、显妣”其实意思并非相同,但由于“先”和“显”读音相近,在后来的流传中有些地方将“故”字省略,直接用“显考、显妣”作为对故去的父母的一种美称,由于“考妣”意思的演化,这一说法也逐渐通行开来,但其实严格地说,“故显考、故显妣”才更准确。


吃素的穿山甲


“显考”就是父亲走时上面已没有长辈了,他在家中的地位显示出来了,所以写“显考”。“显妣”与“显考”同理,但是丈夫也不在了,才能写“显妣”,“先考”就是长辈还在就先走了,“先妣”就算长辈都不在了,但丈夫还在,明白了意思碑文就好写了:“显考李公讳半仙之墓”,因为儿子在外人面前直呼父亲的名字是忌讳的所以要加个“讳”字。母亲的碑文写起来复杂一些:“显妣太孺人李母张氏闺名小仙之墓”,就是这个张小仙嫁到李家走的时候有孙子辈,而且上面已经没有长辈了,只有儿子辈就写“孺人”为什么加李母,因为古代女子嫁到夫家要改成夫家的姓,现代可以省略。完整的碑文让人一看便知。


幸运的城堡


在农村的一些墓碑上常见到“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这些分别是什么意思?

在任何社会上都有阶级之分,人的身份地位有很大的区别,尤其是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像黄色就只有皇室家族可以用,因为黄色代表的是权贵和势力,普通人根本就用不上。受到上层建筑的影响,我国底层的人民群众也形成了特有的墓葬样式,就连墓碑上面写的文字也有不同的说法。“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就是我们在墓碑上经常会见到的文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其中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已逝人的什么身份。



“故显考、故显妣”,“考”和“妣”分别讲的是自己的父亲和母亲,显是名声显赫的意思,大多是在活着的时候有较高的声誉或者成就才可以这样用,故的意思很简单就是表达对已经逝去的人的一种怀念。所以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就是,对在人世的时候走着巨大贡献的父母表示深切的怀念,在古代的时候也就只有有贡献的贵族才有机会用这样的墓碑。

“先考、先妣”,这个就是表现的是对已经去世的父母的尊敬和怀念,简单来说就是先父和先母的意思,这样的墓碑大多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用到。在不同的地方墓碑上的字数、规制等都是有区别的,都要严格的要求,所以如果有需要要刻墓碑一定要咨询好当地的工匠,不然如果刻的出现问题也不好。

墓碑在古代的时候经常有人用,用以记录已经去世人的生平,祖孙表达哀思,现代考古过程中人们也喜欢用墓碑去研究一个地方的历史和文化知识,有非常高的考古价值,如今农村人们已经很少使用墓碑了。当然了,古代的时候使用墓碑这一方法也给一些不法分子带来了很多可趁之机,所以使用墓碑也要相对谨慎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