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您就清楚了!

日本為何敢發動侵華戰爭?看完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你就清楚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過相同的想法,每每想起日本曾對我國所做的一切,筆者心中就像有一根眼中釘,心中刺一般,甚是難受。有時候也很害怕,他們如今笑語盈盈的面具下隱藏的是什麼狼子野心。自從日本進行明治維新改革後,這個國家頓時就強大了起來,這是人盡皆知的。畢竟我國還曾模仿過日本,進行過百日維新呢。但強大之後的日本竟然喪盡天良地提出了慘無人道的侵華戰爭計劃:(從朝鮮半島開始向東北進攻,隨後吞滅整個中國乃至稱霸統領整個東亞)。黃金時期滿清的國土面積是日本的35倍,日本在當時壓根就不被我們放在眼裡,可為什麼最後這個我們瞧不起的彈丸小國會戰勝我們,讓我們幾乎完敗,使我們的洋務運動和一個強盛大國的尊嚴一起沒入黃海之中?答案可以從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可以發現。

筆者認為我們失敗的主因之一是清朝對日本的輕視和不瞭解,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無論何時,一場戰爭都離不開對敵方的信息掌握。當時的清朝沒能做到,但日本卻對中國瞭解得很徹底。畢竟要攻打一個比自己國土面積如此大的國家,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日本一開始就對我國十分重視,所以對我國做了很多研究分析,第一步就是測量和繪製我國的國土面積和地形。地形分析是一個戰爭中至關重要的工具,沒有這個,戰爭就無法展開。而日本早在晚清就已經開始考察我國重點城市的地形和其佈局建設。

奈何當時的滿清高層只願意花錢在奢靡享受上,反觀當時的日本就已經繪製出版了精密的中國地圖,精密到這個城市有無城牆,城牆高度,城市市民數量,城市軍隊佈置點和城市周邊地形等細節又機密的內容無一落下。具體的請仔細看以下地圖。

我們能在這幅日本人繪製的北京城地圖明確的找到頤和園、故宮、宣武門等重要建築的具體所在,甚至連北京城的樓、大路、橋樑、水系與廟宇等全部都事無鉅細地做了標記,我極度懷疑這個地圖是不是航拍出來的,實在是難以想象,如此精密的地圖以當時的科技水平是怎樣繪製出來。

天津城是當時攻打京城必經的一個守護型城市,如此重要的天津城所對應的地形圖標記的細節就更多了,從此處我們不難看出日本對中國早已居心叵測了。如今山東省省會濟南當時的周邊地形地勢平坦,唯一的防護是兩個高聳的城牆,這些地圖給日本侵華和列強侵略帶來了極大的幫助。

如圖所示,當時的張家口是被高山所包圍的小平地,從地形上來分析是易守難攻的,但歷史告訴我們,再好的地形沒有在人們建立關口去守護也是無用的。

再比如位於遼東半島的濱海之城——大連,大連靠山面海的地理位置極其優異,是日本人的極其看重,必定會爭取的城市,果不其然,日本當時就以學習或經商等各式各樣的理由派了許多的日本科學家來研究大連的地形。

再來看看上海的地圖,別的先不說,單單是上海外灘的洋樓的細節就多得讓人感到陰風陣陣,每一棟洋樓的名字在地圖上都標記得一清二楚。

最後不得不說的便是古稱金陵的江蘇省會南京,南京大屠殺,金陵十三釵等屈辱想必各位都深刻了解過。日本人所繪製的南京城更是精細的連其周邊的小城市都看得清清楚楚,越是精密的地圖越能體現日本人對這個城市的重視之深。短短几十年,日本人就將中國或大或小的重要城市、交通要道等都仔仔細細的繪製成圖,這麼多年的情報積累可不是蓋的如此看來,日本戰勝晚清也是理所當然的。

通過以上日本人繪製的中國地形圖,我想大家都對日本能戰勝晚清有所瞭解了?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我們要銘記歷史,一個國家的興敗誠然離不開國家的制度等內部方面的原因,但是也無法忽略外部敵人的虎視眈眈。落後就要捱打,實力不夠就要被欺負。我們不能驕傲自大,沉浸在一時的國泰民安中,要時刻保持防範,保持內憂外患的思想,努力提升自我,做一個能夠保護祖國的人才精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