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盤中刺破6.97 橫向對比人民幣仍比較穩定

10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調低197個基點,報6.9574,創下2008年5月22日以來新低。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上午一度跌破6.97關口,最低貶至6.9724,同樣創下逾10年新低;隨後,即期匯率逐漸回升至6.96以下。

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則維持窄幅震盪,暫報於6.97一線。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央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潘功勝曾喊話人民幣空頭,並表示“我們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在我國持續穩定人民幣匯率預期,以及特朗普“弱美元”傾向的背景下,分析認為,人民幣對美元難以持續走低。

橫向對比人民幣還是比較穩定

記者注意到,10月中旬以來,美元指數節節攀升,截至10月30日16:20累計上漲了1.8%。而主要非美元貨幣則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回落,其中歐元兌美元10月16日以來下跌了2.7%,英鎊兌美元下跌了2.3%。同一時段內,美元對瑞郎升值了3.12%,對日元升值約1%。而10月16日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的貶值幅度僅為約0.5%,離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貶值0.7%。

也就是說,從近半個月的表現來看,儘管人民幣對美元有所貶值,但相對其他非美貨幣的貶值幅度仍然是較小的。

10月26日,潘功勝在答記者問時也指出,人民幣在新興市場貨幣中表現還是總體穩健的。今年以來,受外部國際金融市場變化的影響,很多新興經濟體貨幣是大幅貶值的。“美元指數升了5%,新興經濟體貨幣指數下降了11%,歐元下降了4.9%,英鎊下降了4.6%,還有很多新興經濟體貨幣貶的很厲害,新興經濟體平均的貨幣指數都下降了11%。人民幣從年初到現在下降了5.9%,這樣橫向比較一下,人民幣無論是和新興經濟體貨幣進行比較,還是和其他發達經濟體貨幣進行比較,應該說它有貶值,但還是比較穩定的貨幣。”

“人民幣有所貶值主要是國際金融市場美元加息、美元指數增強、國際金融市場擾動以及貿易摩擦等形成這樣一個共同作用的結果。”潘功勝還重申,“中國作為負責任的大國,我們不會搞競爭性貶值,不會將人民幣匯率作為工具來應對貿易爭端等外部的擾動。”

我國國際收支仍保持自主平衡

值得一提的是,10月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佈了9月銀行結售匯數據。數據顯示,9月銀行結匯10815億元人民幣(等值1580億美元),售匯12017億元人民幣(等值1756億美元),結售匯逆差1202億元人民幣(等值176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10118億元人民幣,售匯11221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1103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結匯697億元人民幣,售匯797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100億元人民幣。

此外,同期銀行代客遠期結匯簽約758億元人民幣,遠期售匯簽約741億元人民幣,遠期淨結匯18億元人民幣。顯示市場主體預期未來有較高結匯意願。

而從前9個月來看,1~9月,銀行累計結售匯逆差1969億元人民幣(等值281億美元),銀行代客累計結售匯順差950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累計結售匯逆差2918億元人民幣。

對於前三季度我國跨境資金流動情況,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王春英介紹稱,前三季度,按美元計價,銀行結匯同比增長18%,售匯增長10%,結售匯逆差下降75%。

“近期銀行遠期結售匯逆差收窄並轉為順差。2018年前三季度,銀行對客戶遠期結匯簽約同比增長58%,遠期售匯簽約增長113%,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453億美元。從近期看,8月份遠期結售匯簽約逆差收窄至54億美元,9月份轉為順差3億美元。”王春英認為,總體看,今年以來外部環境的複雜性明顯上升,包括美元匯率走勢、新興市場風險狀況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等,但我國國際收支仍保持自主平衡,外匯市場運行總體平穩。

“中國經濟的基本面穩健,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財政金融風險總體可控,今年國際收支也是大體平衡,外匯局已經發布了相應的數據,外匯儲備充足。這些因素為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提供一個基本面的支撐。”潘功勝則於10月26日表示,“我們有基礎、有能力、有信心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