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今日接听电话咨询“肺部1.2cm毛玻璃影,观察期间增大、毛刺增多。听说XX医院有亚洲最先进的绿色治疗办法,输着液体什么一照射治疗肺癌。已成功治愈了20例,你们医院有没有......?”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猛然间,内心的刺痛。我回想起在7年前便发表过的一篇文章,那种对社会以及医者的“双重无奈”发出的喊声早已湮没在历史的车轮下,无人喝彩更无人关注!今天,伴随医学的不断发展,但作为已经小有进步的胸部肿瘤外科主刀医生的我,感到了更为凛冽的挑战:其实对于常见的恶性肿瘤,最早发现、最早治疗、最佳方案、最低花费、最大性价比的“理想”相比7年前反而背驰愈远!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没有,我们真的没有”,每日的刻苦知识更新。我只知道由于胸部CT的普及,早期以“肺部毛玻璃GGO改变的早期肺癌”越来越多,我只知道在第一时间进行胸腔镜微创手术的首选才是公认的最佳!怎么就会冒出这么“匪夷”的治疗手段?

突然间有所感慨: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我们的医生甚至于患者可能同时陷入同样的焦躁和怪圈之中:本来是多发的常见病,非要去追求最先进,最微创、最......的治疗手段,好像类似于生活中的攀比;本来是有多种治疗方法可选择的常见疾病,有公认的成熟经验积累的治疗办法,非要另辟捷径采用所谓更“先进”的治疗办法。凭心而论,作为医学科研人员,作为今后为造福一方所做的跨越前人的尝试我双手赞成;但作为临床医生,作为接触劳苦大众的一线大夫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颗“寻常之心”。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长久以来,看病难、看病贵无法根本解决,我认为其实也不单单是一方的责任:首先作为医者特别是最多接触病人的低年资医生请你们先把书本上的治疗方案吃透、吃精,然后再下笔治疗吧,“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做法确实是一条死胡同;二者作为决策层的带组教授,为体现水平、体现过人之处,因此往往另辟悉路,高难度、高科技、高质量的一系列狂轰乱炸(磁导航、机器人、荧光显像、质子刀、三代靶向O药免疫双剑合璧等等);三是作为病人及家属,抱着“一分价钱一分活”“追高不追低”的观点,认为花的越多就越放心、炸药越多就越有杀伤力。殊不知身体的二次伤害也会造成新的疾病。比如作为刚刚因诺贝尔医学奖又在国内“风生水起”的O药K药免疫治疗,短短时间的急速发展、信息轰炸使本已茫然的百姓感到了“追新”的渴望,一无所知的他们似乎一天之内便忘记了电影中的“药神”(靶向治疗)。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真的可爱、朴实的百姓,但是如果作为接诊医生的你恰恰没有这颗“寻常之心”来对待这“早期肺癌”的常规治疗。可能他面临的只是更为倾家荡产的花费、20%左右的有效率、以及难以控制的自体免疫反应;其它的高消费治疗,动辄几十万来轰炸原本拮据的中国家庭,对于这种目前常见、多发的早期肺癌GGO,你们心存何意?即使是当做“小白鼠”的临床实验,请求您先评价要比一期手术效果还要更佳的前提下再实施好吗?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其实,“肺GGO”一分钱不花的观察中大多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这只是“微小肺癌”的病理特点使然而非什么治疗措施的效果!您真的不知道吗?

想起另一位几年前咨询有关“食管癌支架植入”的病例:食管癌晚期,足量化疗、放疗后进食困难,专家建议支架植入解决进食。看过资料、阅片后我真的为那位“砖家”汗颜:食管狭窄(放疗部位,而且胃镜证实局部复发)长约10cm,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肺转移、肝脏转移。单不说几个支架,也不说放疗后肿瘤组织“坚如磐石般”的硬度,简单的物理原理就是肿瘤生长的内压力和支架膨胀的外压力势必会造成缺血坏死,临床中见到多例类似的束手无策的致命出血;就说我学识浅薄,支架成功植入,又能如何,又能改善什么??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最终我给家属两条建议:空肠营养管置入或胃空肠造瘘。面对已经是负债累累的农民,我想这就是最大的帮助!“医者仁心”不错,而这种仁心并不包括“过度治疗”。让家属再背负更大的债务我不忍、让病人生存得更痛苦我不义、而逝者在天之灵为家人更加贫困生活的哀怨我不安!其实这位病人在咨询后2月便安详去世,家人打来电话,此时的儿女才感到了“尽心尽孝后”无悔和避免更多花费而平增痛苦的“另类疗法”的轻松!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男人手书写无悔用黑色记号笔在可视屏幕上

就如今天在北京举行的“第10届胸部规范化诊疗高级论坛”中各位胸外大咖的共识:肺癌的微创腔镜手术经典三孔、单操作孔、四孔、五孔、单孔、达芬奇机器人、剑突下各有利弊,各有甄选。但根据医院设备、医生习惯、病人经济等综合考量,进行最为完善的肿瘤切除、淋巴结清扫、最大性价比的康复才是首选!没有谁比谁先进、领先之说!这才真正反映了我们胸外科医者的“寻常心”。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让你们都怀寻常去就医,让我们医生都怀寻常之心去诊治,这就是和谐!一个医院、科室的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是必需的,这样才能造福更多的病人。但是以新技术、新业务开展的多少这种有色眼镜来评判医生的良莠,只能助长“攀比”之风,只能让“惠民政策”化为泡影!我们来自于人民,我们应该服务于人民,每一位临床医生都要有社区医务工作者的风范:平凡地服务人民、取悦于群众。平凡是最伟大的成功!

以“寻常之心”对待“肺癌”“食管癌”等“寻常之病”

绘制图表心跳

Dr.hou“柳叶道仁心”强调,本文丝毫没有否定肿瘤医学发展中的突破和进步、没有对新生治疗方法的抨击之意,其实正是这“良苦用心”的“仁心”本有的提醒而已。“度”的把握很难,特别是对我们光荣的“白衣天使”而言。

(Dr.hou的"柳叶道仁心"自媒体新手,尚未通过原创认证,一字一句敲击的原创文章,您可随意转发,但为彰显尊重,此句切勿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