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優”企業山河智能要走,紓困資金沒接盤,長沙市政府急了?

“三優”企業山河智能要走,紓困資金沒接盤,長沙市政府急了?

中國經濟週刊微信號:ChinaEconomicWeekly

中國經濟週刊官方網站:經濟網 www.ceweekly.cn

文| 中國經濟週刊-金臺資本組記者 李永華

“工程機械之都”長沙的三駕馬車隊形要散了?

12月20日,山河智能公告說,公司控股股東、創始人何清華要將控股權轉讓給廣東一國有企業。

山河智能一直以優等生形象示人,湖南近期也在大力紓困民企,好企業怎麼就讓給了外來人?

據公告,2018年12月19日,山河智能控股股東何清華與廣州萬力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為“廣州萬力”)簽署了《股份轉讓框架協議》,何清華擬將其所持有的部分公司股份合計 6544萬股普通股(佔公司總股本的 6.1966%)轉讓給廣州萬力及/或其關聯方,並將其所持有的山河智能8%股份所涉及的表決權、提案權委託給廣州萬力及/或其關聯方。

若交易完成,廣州萬力將成為山河智能新的實際控制人。廣州萬力是一家國有企業,最終控制人是廣州市政府。

公司業績好到亮瞎眼,實控人緣何要走?

何清華是山河智能創始人,如今為何放棄這個“親生兒子”?是因為公司難以為繼嗎?

何清華出身技術科班,是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機械電子工程學科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何清華創立山河智能,公司位於湖南省長沙市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短短數年就在樁工機械、挖掘機械、鑿巖設備三大門類裝備快速崛起,成為國內工程機械行業一匹黑馬。其官網稱,公司已躋身於全球工程機械企業50強、世界挖掘機企業20強。

從2012年底至2016年上半年,全國工程機械行業陷入低谷,產能嚴重過剩,企業庫存高企,壞賬激增,不少企業破產倒閉,即便是徐工、三一、中聯這樣的巨頭也頻現危機。

不過,山河智能熬過來了。2016年下半年,工程機械行業全面復甦,山河智能公司年報挖掘機6.36 億元,同比增長46.35%,旋挖鑽機和壓樁機7.86億元,同比增長23.81%,公司全年銷售大幅增長36.77%,公司產品綜合毛利率大幅提升5.14 個百分點,由28.25%提升至33.39%。

2017年,山河智能保持更迅猛的增長勢頭,全年營業收入達到39.46億元,同比增長99.16%,遠遠高於百強企業的平均增速。在2017年中國機械工業百強榜上,山河智能位居第62位,排名較2016年度的第94位實現大幅攀升。

在山河智能今年5月底的一次市場推廣活動中,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樁工機械分會秘書長黃志明稱,“山河智能是一家有情懷的大企業,在地下工程裝備領域,現已發展成為地下工程裝備領域產品系列最完備、規格型號最齊全的企業,目前地下工程裝備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60%,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山河智能最新公佈的2018年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營業收入39.6億元,同比增長53.3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98億元,同比增長250.09%。

近幾年,山河智能在支線飛機上的佈局也頗有亮點,備受外界關注。其官方消息稱,公司已進入世界支線飛機租賃前3強。2017年年報顯示,其航空業務達10.85億元,營收佔比為27.49%,快速成為其支柱板塊之一。

然而,就是這麼一家業績讓人亮瞎眼,潛力讓人無限猜想的企業,一夜之間,說賣身就賣身,原因何在?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困擾何清華的依然是各民營上市公司股東共同的難題:股票高質押。據公告,截至三季度末,何清華累計質押股份總數為2.27億股,佔其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86.62%,佔公司總股本的21.47%。

股票高質押的背後,同樣是擴張帶來的資金壓力。僅以其2017年完成的定增項目為例,在該項目中,何清華認購6014.87萬股,耗資近4億元。

這次定增募資,主要用途是收購加拿大Avmax公司,該公司是北美最大的支線飛機租賃和維修公司、世界第二大支線飛機租賃公司。山河智能正是藉此次併購,跨界進入飛機租賃行業。

湖南力推民企紓困計劃,“三優”企業為何走了?

在這一波如火如荼的紓困行動中,位居中部的湖南行動迅速。在民企座談會召開後的第四天,11月5日,湖南民企紓困第一單“落子”楚天科技。

此後,拓維信息、天舟文化、唐人神、克明面業、湘油泵受到政府關愛,紓困資金快速到位,且均不謀求公司控股權。湘油泵還鬧出一邊伸手要政府救助,一邊股東減持跑路的劇情。

據《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瞭解,湖南紓困民企的標準被概括為“三優”:優勢產業、優質企業、優秀團隊。

從上述公司基本面來看,山河智能不僅符合“三優”標準,相較於此前被救助的多家企業,顏值要更高。

山河智能對長沙還有特別的意義。

多年來,山河智能與中聯重科、三一重工並稱長沙工程機械三駕馬車,共同成就長沙第一個千億產業。數年前,三一重工將註冊地從湖南遷到北京,脫離了湖南上市公司行列。雖然生產基地大部分仍留在長沙,但畢竟總部去了北京,部分稅源也貢獻給北京了。如今,山河智能連控股權也給了“外人”,這座工程機械之都情何以堪?

長沙紓困資金此前已救助拓維信息與天舟文化。據瞭解,山河智能也進入了紓困名單,但為何仍出現擬轉讓控股權給外地國資的情況,長沙本土力量是否會介入?

一個細節透露出不少信息。媒體報道,就在何清華簽署控股權轉讓框架協議的同一天,12月19日下午,長沙市委書記胡衡華率領兩百餘人的龐大隊伍到山河智能,考察山河智能高端工程機械裝備研製及產業化項目中的軍民融合項目進展情況。

長沙對該項目的支持力度從用地規模就可見一斑。據公開信息,山河智能軍民融合項目位於山河工業城,山河工業城總體規劃佔地1670畝,集研發、生產、辦公、試驗與檢測於一體。工業城全部建成後,年產值可達100億元以上。

關於此事,《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致電山河智能董秘王劍,對方稱,目前情況還不明朗,不便多說。

值得注意的是,山河智能公告提示:“本次簽署的僅是股份轉讓框架性協議,股份轉讓正式合同能否簽署尚存在不確定性”。

“三優”企業山河智能要走,紓困資金沒接盤,長沙市政府急了?



請回到文章頂部,點擊右上方“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