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倾听,是好妈妈必备的一种能力

情景一:妈妈正在做饭,孩子回到家高兴的跑到妈妈身边:“妈妈,我们班今天发生一件很好玩儿的事!”“没看我正忙着?还不快去做作业!别整天疯疯颠颠的光想着好玩。” 孩子一下子蔫了。

情景二:妈妈在看电视,孩子走到身边说:“妈妈,我想跟您说件事。”“行,什么事?你说吧!”妈妈答应了孩子的要求,但却没有认真倾听孩子的诉说。孩子说的时候,妈妈虽然在哼哼呀呀的附和着,但眼睛却一直盯在电视上,根本不正眼瞧一眼孩子。最后,孩子气呼呼的说“不跟你说了”而转身离去。

情景三:班主任打电话找父母,说孩子在学校打架了。孩子放学回到家,一肚子怒火的父母开口就说:“你这个浑小子,整天不干好事,净干坏事!”孩子嘟囔着:“我,我……”似乎想说明打架的原因。“我什么我。你还有什么好说的?”孩子委屈的流下了泪……

善于倾听,是好妈妈必备的一种能力

从这几个场景中可以看到,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愿意说,而是父母没有认真听孩子说。这样的做法,怎么能够全面地了解孩子?怎么能够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呢?不了解孩子而与孩子沟通能不费劲吗?要想和孩子沟通,就必须学会倾听。倾听是和孩子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前提。不会或者不知道倾听,也就不知道孩子究竟在想什么,连孩子想什么都不知道,油怎么能了解孩子呢?

倾听是父母教育孩子时必须具备一种能力,这是因为孩子的教育80%在于沟通,20%在于教导,只要沟通到位,教育就不会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而倾听正是亲子沟通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解决孩子的问题,首先要解决和孩子的沟通问题,父母必须要学会和掌握倾听的技巧。

善于倾听,是好妈妈必备的一种能力

那么妈妈如何正确的应用倾听艺术, 使自己在和孩子沟通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呢?

1.要有主动倾听的意识

父母千万不能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表述。不要总是居高临下,而是要经常蹲下去,与孩子面对面,平等的互相倾听与诉说。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不时的运用眼神和简短的语言表示出兴趣。切忌表现出不耐烦,或说出让孩子扫兴的话语。

2.要允许孩子申辩、解释

现实生活中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孩子犯错时,父母凭着自己了解的情况,武断的对孩子行为做出评价和责备。当孩子申辩解释的时候,父母会气上加气,对孩子大吼:“住口,不用解释了!”这种做法对孩子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孩子有时候犯了错,可能有一定的原因,应该让他申辩和解释,老是用“你不用解释”来制止孩子,孩子渐渐就会放弃为自己辩解的权利,他会背着许多委屈,一个人默默承受,长久下去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3.要善于运用倾听的净化作用

倾听可以协助孩子及时排解情绪等方面的问题,倾听是了解的开始,在心理学上,倾听更具有净化的作用。当孩子遭遇挫折、困难、失败和难过时,积极的倾听能够安抚和过滤孩子复杂而奔腾的情绪,帮助孩子解决存在的问题,就像眼睛里进了一粒沙子很难过,但当眼泪将沙子带出来后,便会觉得舒服多了。请看以下的例子:

孩子:妈妈,我讨厌上学,因为全班的同学都欺负我。

妈妈:全班的同学都欺负你?

孩子:对啊,我跟丽丽借橡皮擦,她都不会肯借给我。

妈妈:你觉得很没面子。

孩子:珊珊和我赛跑输了,就说我偷跑,其实我根本没有偷跑。

妈妈:嗯,还有呢?

孩子:老师叫我登记成绩,他们就说我是马屁精。

妈妈:哦……

孩子:我的作文被老师贴在墙报上,张琦就说我是抄来的。其实,我哪有吵。

妈妈:那怎么办?全班的小朋友都欺负你。

孩子:其实……也没有啦……不是全班啦……

妈妈:有一半的同学在欺负你。

孩子:也没有那么多啦!

妈妈:至少有十个同学欺负你吧!

孩子:哪有?这次班上同学还选我当模范生呢!

妈妈:哦……

孩子:其实就只那三个人啦!因为他们嫉妒我的功课比他们好!可是……也还好啦!上次他们还请我吃冰激凌,有一次我脚痛,张琦还帮我打午餐呢!

这位母亲没有太多的说教,只是用简短的回应,特别是用“嗯”、“哦”等简单的回应,就帮助孩子澄清了情绪和想法,解决了他认为“全班同学都欺负自己”的问题。

善于倾听,是好妈妈必备的一种能力

4.要注意运用反映式倾听

所谓反映式倾听,就是倾听时试着了解孩子的感受和想法,不加入父母的意思、分析、劝告及任何判断的话。过程中可就事实本身向孩子求证,进一步了解孩子话语中隐含的意义,找出隐藏在其心中的感受或问题的症结。帮助孩子从合理、正面、积极的角度梳理自己的感受,使负面情绪得到疏解。可见,反映式倾听是一种开放式的沟通,是父母对孩子感受表达的回馈,可使孩子有“我被了解”的感觉。

例如,孩子带着怒气告诉妈妈:“我讨厌体育老师,他从不让我上场参加篮球比赛,每次比赛我都是坐在场边。”妈妈听了这话后的反应大致会有以下几种:

其一:“你应该告诉体育老师你的想法,应该知道怎样为自己争取权利。”

其二:“你自己技术不行还怪老师。小时候叫你练球你就是不肯。”

其三:“我相信通过练习你会进步的。要有耐心,老师还没看到你的潜能。”

其四:“我去找你们老师谈谈。这对你不公平,你想打球,他怎么能不让你打。”

上面的四种反应都不能有效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甚至会导致孩子出现其他问题。那么我们看看如何采用反映式倾听,帮助孩子解决自身的问题。

妈妈:“看样子你在生老师的气,因为他没让你参加比赛。”

孩子:“可不是吗?打篮球挺有意思的,尤其是在比赛的时候。”

妈妈:“你很想参加比赛,可是你现在有点失望,因为同学之间有竞争。”

孩子:“是啊,也许我应该加强练习,提高球技,才能有上场的机会。”

由上例可见,所谓反映式倾听,是父母在听孩子讲话时,简单扼要重述孩子的感受以及这种感受产生的情绪原因。此时父母就像一面镜子,把孩子说的话或表达的感情接收过来,然后再反映回去。反映式倾听是一种尊重孩子的态度。父母可以不同意孩子的想法。但应通过反映式的倾听表示愿意真诚地了解他们的感受,包括字面上的意思和隐含于背后的意思。

5.要巧妙的表达你的意见

在倾听孩子的诉说时,不要表示或坚持明显与孩子不同的意见。因为孩子希望父母“听”他们说话,希望父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着想,而不是给他提意见、批评他。你可以配合孩子的述说,巧妙的提出你的意见,比如,孩子说完话时,你可以重复他说话的某个部分或某个观点,这不仅证明你在注意听他所讲的话,而且可以用下列的答话表达你的意见,如:“ 正如你所说的,我认为……”等。

善于倾听,是好妈妈必备的一种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