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潮汕人,尚食粿!

冬至祭拜後,挑爺家連續吃了好些天粿。湯圓就不說了,紅桃粿、鼠曲粿是輪番上桌。

好多人愛“烙粿”。煎烙後的粿皮略脆,酥香金燦。而我,更喜歡蒸。紅桃粿蒸熟後粿皮嚼著有米的清香。要是咬開粿的尖頭,灌些“鵝滷”進入,口感立馬油潤鹹……香!好香!而鼠曲粿卻是另一番濃郁的香甜滋味。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潮汕人虔誠,對生活的期冀也寄託在粿上。不僅是美味小食,更是酬神祭品。有多少節就有多少粿。還記得有首歌謠:“潮汕人尚食粿,油粿甜粿石榴粿,面粿酵粿油炸粿,鱟粿軟粿牛肉粿,菜頭圓卡殼桃粿。”

時節做時粿。一來投神所好。二來防時病,益家人健康。一年四季出場頻率最高的,當屬紅桃粿。而年味濃郁的,莫過於最具特色風味的鼠曲粿。據考究,鼠曲粿在所有的粿品中,其產生的年代最為久遠,很可能是其他粿品複製的母本。

雅粿寄心意,手工細細作!

前些日子,龍湖古寨一座老宅裡,我結識了和粿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肖伯。

正是他的科普,打消了我對紅曲粉的顧慮。原來是糯米蒸熟後,接種紅曲黴菌經發酵得的紅曲米碾粉而成。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紅桃粿櫻花般嬌嫩的粉紅色,便是由天然紅曲粉染就,不僅寓意吉祥,還可以健脾消食。粿餡可甜可鹹,豆沙或香飯各家均可隨意。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肖伯藏有桃型龍眼木粿印。傳說“天上有桃,名曰蟠桃,聞此桃可活百年,嘗此桃可活千年。”印中間雕一古篆“壽”字,周邊飾以回形紋。

圖文與顏色的加持,愈發彰顯紅桃粿“吉祥福壽”寓意。如斯嬌美,難怪她也有一個美麗的暱稱,櫻花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紅桃粿製作已屬精細,而做鼠曲粿工序更是繁複。鼠曲,本是一味藥草。在肖伯的引導,我們在田壟間尋到她的身影。

生有白茸,開著黃花,也有些還較嫩未到花期。聞著有股青草獨特的清香。整片的芭蕉葉,開水燙後待用。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單單熬製做粿皮的湯汁,就是不小的工程。

曬乾的鼠麴草,先舂成棉絮狀。加水大火煮開,投入生地、熟地和草粿草,增強清熱解毒的效果。續之,小火慢熬五個小時。臨出鍋,撒入些黑芝麻、紅糖和少許油,使粿皮能更加香甜油亮。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款粿餡料出了名的豐富,“乒乓”、瓜冊丁、花生碎和黑芝麻,已提前一天準備好。溫水拌和,以能成團又不沾手為度。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包粿是門手藝活。都說這項技能是潮汕種族的天賦。但即使是肖伯和老伴,從小熟習,也不敢不認真以待。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這類潮汕小食申得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可惜整套手藝卻鮮少傳承

“我們潮汕祭神拜祖重在心意,我的心意全在這裡了”。還記得肖伯講這話時,庭院風日正好,眼前孫子滿院跑。

多少歲月靜好,不就藏在這樣虔誠的心意中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