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驗血常規知道貧血再補鐵,已經太遲啦,但很多家長還蒙著鼓裡

臨床中遇到很多小兒有些臨床現象很難有一種疾病去解釋,比如寶貝沒有活力,抵抗力比較差,頭髮枯黃易斷,食慾不振,易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經常性口腔炎這些問題,不妨從營養學角度去思考,是否缺少了某種元素,但是有時血常規體檢有沒有發現貧血問題,其實寶寶的健康與鐵是有密切關係,如果當寶寶通過血常規查出有貧血問題,往往意味嚴重缺鐵很久很久。為什麼這樣說?我們不妨先從缺鐵性貧血的三個階段討論一下。

化驗血常規知道貧血再補鐵,已經太遲啦,但很多家長還蒙著鼓裡

小兒缺鐵性貧血三個階段

當寶寶通過血常規體檢出提示有貧血的時,其實寶寶體內已經發生下列三個階段,如同“羅馬不是一日建成”,“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道理是一樣的。

1 鐵減少期 就是寶寶機體內的儲存的鐵已經補足啦,但是供給紅細胞生成的鐵還馬馬虎虎能提供,所以這是寶寶根本看不出有貧血表現,如皮膚粘膜,口唇,指甲看不出蒼白,臨床也不會很明顯症狀,血常規檢查也不能發現,但是這個時期又是非常重要的階段,為什麼這樣說,接下來細講。

2 紅細胞生成減少期 體內的鐵繼續下降或者耗竭完,但是血液中的血紅蛋白還維持在一個正常水平,可能寶寶有些不典型症狀,但是很多醫生和家長也不一定能發現,因為臨床還是沒有貧血表現,血液檢查沒有貧血,醫生也不能武斷說寶寶貧血了。

3 缺鐵性貧血期 真正等醫生或者家長髮現貧血症狀和血常規檢查出來,醫生再告訴家長寶寶是輕度/中度/重度貧血,其實這個時期發現有點遲啦,因為寶寶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一直處於機體內缺鐵或者鐵的耗竭。

早期缺鐵對寶寶影響巨大

1 寶寶體內的多種酶,比如細胞色素酶,過氧化氫酶,單胺氧化酶等都與鐵結合發揮作用,如果鐵缺乏了,這些酶活性下降,導致食慾、免疫能力、機體狀況出現問題。

2 單胺氧化酶是重要神經遞質,一旦鐵缺乏,這些神經遞質不能發揮正常功能,同時會出現神經系統早期補典型症狀,如體力弱,疲乏,表情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甚至智力倒退等等。

3 缺鐵也會造成組織器官異常,如口腔黏膜異常角化,反覆地圖舌,胃酸分泌減少,反甲,異食症。

4 導致細胞功能紊亂,導致容易發生患感染性疾病,經常患病,有時惡性循環。

化驗血常規知道貧血再補鐵,已經太遲啦,但很多家長還蒙著鼓裡

哪些高危的寶寶需要補充鐵劑

1 寶媽本身就說貧血人群,尤其缺鐵性貧血,需要在懷孕前糾正貧血

2 寶寶出生後有顱內出血,腎上腺出血,消化道出血等疾病。

3 雙胞胎或者多胎,早產兒,生長髮育過快的寶寶。

4 沒有及時添加輔食和強化鐵劑,或者牛奶過敏導致腸道慢性隱性失血。

5 純母乳餵養的6個月寶寶,需要添加鐵劑。

6 經常生病,經常腹瀉和胃腸道疾病孩子。

化驗血常規知道貧血再補鐵,已經太遲啦,但很多家長還蒙著鼓裡

如何科學補充鐵劑

各年齡的推薦補鐵劑量

1 、足月兒寶寶常規推薦鐵的劑量:每日1 毫克/公斤。早產兒寶寶常規推薦鐵的劑量:每日2-4 毫克/公斤

2、1-3歲孩子常規推薦鐵劑:每日7毫克;4-8歲孩子 常規推薦鐵劑:每日10毫克;9-13歲孩子常規推薦鐵劑 :每日8毫克。

何時開始補充鐵劑

1、足月嬰兒母乳餵養 在4個月大時開始補鐵(元素鐵每天1 毫克/公斤),繼續補充,直到嬰兒服用足夠量的富含鐵的輔食。

2、早產兒母乳餵養在兩週後開始補鐵(每日鐵2至4 毫克/千克),但在寶寶第一年,開始添加強化鐵劑輔食,還繼續提供每天至少2 mg / kg劑量的鐵。

3、對於喝配方奶餵養12個月以下的寶寶,應提供鐵強化鐵劑的配方奶粉。

4、6個月後,鼓勵每天餵食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以增強鐵的吸收,健康的寶寶6個月後,考慮引入泥制肉類、蛋黃、豬肝泥等。

化驗血常規知道貧血再補鐵,已經太遲啦,但很多家長還蒙著鼓裡

總之,對於有上述缺鐵高危因素的寶寶,臨床試驗表明,補鐵往往有較重要的臨床意義,同時許多的研究表明,接受口服補鐵的母乳餵養嬰兒的生長速度有所提高,並且早期開始補鐵的寶寶的神經發育更好。但是對於沒有缺鐵的寶寶,幾乎沒有證據表明常規補鐵對6個月及以上的健康兒童有益。

寶寶通過血常規化驗出缺鐵性貧血類同寶寶出現嚴重佝僂病症狀,比如枕禿、骨骼變形、頭顱骨變軟、O型腿等等。我們現在通過各種自媒體都提倡寶寶出生後滿月後開始補充維生素D,為了就是預防佝僂病。如同需要科學規範補充鐵劑來預防寶寶缺鐵之後出現的一些非常隱匿的症狀,比如對孩子智力、精神、情緒、消化等等,其次才是預防缺鐵性貧血,只是我們認識和理念更新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大家談起補充維生素D可能頭頭是道,但是關於如何規範補充鐵劑我想就未必啦,這就是我寫這篇科普的初衷。

最後推薦一下自家產品,來自美國原裝進口的艾爾鐵劑,吸收率高,一次劑量少,口感好,寶寶喜歡吃的鐵劑。請關注我的小店

把複雜的臨床問題,通過科普變得通俗易懂,請關注@柯大夫兒科科普教育。謝謝分享與轉發,有關孩子缺鐵性貧血的問題可以留言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