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其實,溼氣就像蚊子,總是在身邊出現,要麼在不遠不近的地方惹你煩,要麼就直接與你來個親密接觸,恨不得一巴掌拍死,可蚊子狡猾,總是躲起來。

因此,才有人說“溼氣難除”,的確,有水的地方就有溼氣,看似平常,但這溼氣,卻會衍生出疾病。

況且,任由溼氣亂來,時間長了,你會發現,你的臉上、身上,到處都有溼氣走過的足跡。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正如“我不知道風走過,但我的頭髮飛起來了”。

從中醫角度而言,溼氣難除,不單是因為溼氣多,也因為脾功能下降,其雲水划水能力出現障礙,則溼氣越來越重,最終不僅把脾壓垮了,更是在體內埋下病根。

為什麼很多人都溼氣重,尤其是南方人?

其一:空氣中滿是溼氣

因為南方地區氣候相對溼潤,長期生活在此的人,多多少少受其影響,也就造成了溼氣重。

其二:把涼茶當水喝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在南方很多地方都有喝涼茶的習慣,除了市面上流通的茶飲外,挨家挨戶都有煲涼茶的習慣,無論是上火了、感冒了,都愛用涼茶治療,而這涼茶便會加重體內溼氣。

其三:食物中少點辣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還記得之前吃個重慶的小小辣都把我辣出了眼淚,更別提廣東人的辣的,都覺得是“變態辣”。

雖然辣的食物吃起來更帶感,可是受不了也是沒轍,正因為如此,不愛吃辣的人,溼氣普遍都高。

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第一種:感冒好了又來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現在這種天氣會感冒? 11月天,廣東卻熱的像5月天,可在這種天氣我越感冒了。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就因為除了風,感覺到了一陣涼意,就這樣子,感冒了,不是咳嗽、流鼻涕,就是眼睛發燙。

看過醫生才知道,正是因為體內溼氣重,陽氣弱,抵擋不住風,則溼遇風,體質差,感冒也就來了。

第二種:彎下腰就起不來了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說到腰痠,必定有人想到腰椎問題,的確,這是人的慣性思維。

不過,當溼氣侵犯骨骼時,腰痠還算輕的,重的話更會讓人沒力氣提東西,甚至總覺得疲憊不堪,怎麼睡都覺得睏乏無力。

第三種:一件事情總是越理越亂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剪不斷理更亂”,總是用來形容一段感情,我想,思維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也就是所謂的“腦子卡殼了”。

其實,這是因為大腦不靈活,也就是溼氣侵犯的大腦,導致大腦混混僵僵,思維不靈活,甚至出現頭暈、頭重等現象。

第四種:睡醒後,身子散架了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在老家,若是睡醒身上莫名其妙 烏青,老人便會說是昨晚被“鬼”咬了。

那麼早起就“散架”,是否昨晚跟“鬼”打架了呢?

其實不是的,世上本無“鬼”,別自己嚇自己,多半是因為體內溼氣重,阻礙的血液的運輸,以及侵犯了筋脈,便會出現身體不靈活等情況。

溼氣一身,脾則虛!不想溼氣重,做好4件事,除溼氣!

祛溼一:不過度大魚大肉,多吃青菜才好

為什麼溼氣重越來越普遍,正是因為大魚大肉多了,從中醫角度而言,大魚大肉雖好,可會助長溼氣。

比如長期吃豬肉者,大多溼氣重。

另外,也是因為飲食搭配出現問題,現在自己做飯少了,外出就餐多了,甚至有人發誓要嫁個廚師。

可是要知道,過分好吃的東西,大多加了大量的添加劑,也就是所謂的重口味食物,而這類食物長期吃會降低胃功能,同時削弱脾臟,導致溼氣加重。

因此,不過度大魚大肉,多吃青菜才好。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不僅價格實惠,更是因為青菜含有大量的人體所需營養物質,比如維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纖維等,能有效的催促體內溼氣的排洩。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另外,喝茶也是不錯的,不僅可以解膩,喝由火麻仁、梔子、砂仁、甘草、陳皮、茯苓、藿香、薏苡仁、冬瓜、人參、白扁豆、桔梗、淡竹葉、紅豆等20味中藥,按照一定的比例配製成烏草根砂仁茶,更是可以祛溼健脾,每喝一口,都可以讓身體更加健康!

祛溼二:不要過度勞累,休息更重要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很多人總是害怕讓自己空閒下來,也就是擔心自己被社會拋棄,甚至是與社會脫軌,其實,這往往是“被需要”心理在作怪。

“被需要”往往不是因為你的價值無法被替代,而是因為你好說話,說白了,就是你不懂得拒絕。

就拿職場來說,會有更多的人讓你加班,承包瑣事等,殊不知,這不僅讓了累,更是剝奪了休息的時間。

不夠也有人是自願拼搏的,認為年輕不怕,年輕就是要拼,可是人的承受力都是一定的,過度了,則人易疲憊不堪。

當人長期疲勞時,身體抵抗力弱,則溼氣易侵襲,且會削弱陽氣,則溼氣變得更加猖狂。

因此,對身體而言,休息更加重要。

祛溼三:不亂比,不自尋煩惱

溼氣一身,脾則虛!醫生直言:4種表現出現,再不祛溼就晚了

說來也奇怪,為什麼老人總說“人比人,氣死人”,我想,是因為,世界這個大,什麼樣的人都有,有的人有錢,有的人有權,有的人有名譽,有的人有福氣…卻總是找不到自己有什麼,也就開始煩惱了。

其實,偶爾也要學下古人“知足常樂”便是不錯的生活態度,放到現在便是有得吃有得穿身邊有人。

而不是什麼都求好,甚至是拿健康去兌換,去透支,這不僅讓自己的慾望更大,讓自己揹負的更沉重,更是自尋了很多煩惱。

從中醫角度而言,一個人煩惱多了,不僅脾氣暴躁,更是削弱了身體的抵抗力免疫力,從而抵抗不了溼氣的入侵。

因此,要學會自己跟自己比,就像奇葩說裡的睡前自問“你今天比昨天更博學了嗎?”

自己跟自己比,不僅能發現自己的優點,也就是讓自己心情好,更是可以發現自己的不足,讓自己變得更加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