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40、50歲體檢查什麼,10年一關卡

又到了2018年的尾聲,為了迎接嶄新的2019年,您是否開始制定各種工作、生活、旅行計劃了?健康作為一切計劃的前提,體檢是否已經提上日程了?那麼具體該查什麼,您的體檢重點又在哪呢?孟醫生和您聊聊體檢查什麼。

一次體檢能管多久?

人體除了健康和疾病兩種狀態,還存在介於兩者之間的亞健康和亞臨床狀態。對身體進行定期的健康檢查,可以及時發現身體是否已經處於亞健康或亞臨床狀態,以便干預、終止疾病的發生發展。健康人群每年體檢一次即可,而處於亞臨床狀態的人群,一些檢查每年只進行一次不足以掌握自己的健康狀況,應該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復查。如有乳腺增生、宮頸糜爛病症的女性,每半年就應複查一次。

體檢看年齡,十年一關卡

20歲:查傳染病

體檢項目:肝功五項、血常規、胸部x光

我們出生時會注射多種疫苗,這些常規疫苗大多不是終身免疫。到了20多歲,人體內抗體很可能已經低於正常防禦水平,如果沒有及時補種疫苗,身體就會處於無保護的危險狀態。此外,20多歲的年輕人開始進入社會接觸各類人群,感染肝炎等等各種傳染病的幾率就會增加。

體檢建議

注意傳染病的篩查,如肝功五項和血常規;還要注重胸部X光檢查,因為肺結核在年輕人中也很多見。

30歲:查血糖

體檢項目:餐後血糖、糖耐量試驗、糖化血紅蛋白

現代人普遍“吃多動少”,加上忙事業,應酬多,壓力大,糖尿病發病年齡普遍提前,在30多歲人群發病率增高,尤其是糖尿病前期人群檢出率很高。

體檢建議

至少一年做一次血糖檢查,且不限於查空腹血糖,50%左右的糖尿病人餐後血糖會明顯升高。所以應同時查餐後血糖,或做糖耐量試驗。有條件也可監測糖化血紅蛋白。

40歲:查心臟

體檢項目:心電圖、血脂、血壓、心臟檢查、心血管檢查

人到了40歲,心臟和血管都會有一個明顯的老化,彈性大不如前,特別是對有心血管病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檢查很有必要。如果心臟問題不能早發現早診治,突然出現急性心梗、冠心病時,其猝死率反而比習慣了防範未然的老年人更高。

體檢建議

每年定期檢查心血管健康,記好血脂、血壓等指標。X線、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檢查、冠脈造影等具體篩查項目要根據不同病情來決定,可諮詢專科醫生。

50歲:查骨和腸

體檢項目:骨密度檢查、大便常規、腸鏡、胃鏡

女性50歲一般剛剛絕經,體內雌激素水平降低,鈣流失增加,患骨質疏鬆的女性要遠遠多於男性。50歲左右如果出現渾身疼痛、易骨折等症狀,就要考慮骨質疏鬆症了。

除了骨骼,50歲左右還應關注腸道健康。在做腸道體檢時,要注意腸息肉、慢性潰瘍等病變,防止這些病變發展成腫瘤。

體檢建議

每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普通人群每年進行一次大便常規檢查,每兩到三年做一次腸鏡和胃鏡檢查;有既往病史等的高風險人群,每年都進行一次胃鏡和腸鏡檢查。

60歲以上:全面查

體檢項目:除以上外,加查聽力、查眼底

60歲是老年生活的開始,這個年齡段應該展開全面體檢,而不再是有所側重的檢查。另外,由於血管老化脆弱,暴聾、暴盲的情況也會多見,這多與耳和眼的供血血管突然栓塞有關。所以,除了心腦血管、糖尿病、惡性腫瘤、腎損害、甲狀腺慢性疾病等大病檢查,老年人還應該注意聽力和眼底病變的預防。

體檢建議

查眼底,及早發現老年性白內障、原發性青光眼。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查眼底,還可以反映腦動脈是否硬化。

體檢前3個注意事項

1、體檢前3天要注意飲食結構,宜清淡飲食,避免暴飲暴食,戒菸酒禁濃茶,以保證血液檢查的指標反映出的是身體平時正常的狀況。

2、體檢前幾天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休息不好會對血糖、血脂和血壓的指標有一定干擾。

3、體檢前一天不宜進行劇烈運動,大運動量可能會使某些身體指標升高。

20、30、40、50歲體檢查什麼,10年一關卡

先介紹到這裡吧,希望您的體檢報告是健康滿分,記得把這份體檢重點轉給您關心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