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唐太宗把功臣趕出京城,又對太子說:他走就拜相,他不走就殺

在歷朝歷代,功臣往往都是需要謹慎小心的去揣度帝王的心意,畢竟,如果一個不小心,可能自己的功勞不但不會成為自己的擋箭牌,反而是自己喪命的原因,畢竟自古帝王心意難猜,保不準帝王會認為自己的功勞而認為自己功高蓋主,已經必須殺死才可以徹底掌握住,而歷史上,在建國之後屠殺功臣的例子也實在是不在少數,比如說歷史上的朱元璋便是做到了讓大臣看到他便心生畏懼。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而今天小編要講的是唐朝唐太宗的事,唐太宗對於功臣其實算是不錯了,他還專門建立了凌煙閣,以此記錄功臣的事蹟,並且擺上功臣們的畫像,實心實意的感激他們的功績。可就是這麼一位帝王,卻也是曾經將一位功臣趕出京城,而且還對太子說,如果這個人離開,改日便可以拜為相,但是如果不離開,就必須殺死。

事實上,單單從李世民嗜兄以及逼父讓位的事情上,就可以知道他不是什麼良善之人,所以,唐太宗也是善於使用帝王之術,將大臣們玩弄在手心之中,在臨終之時,他便是將太子交給了長孫無忌,但是,考慮到此人的權勢,他也是打算找一兩個權重的大臣,免得太子被肆意欺壓,但是,當時可以和長孫無忌並列的大臣大多已經去世,而唯一有能力和他並駕的只有當時的丞相李勣。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可是,李勣卻實在不是一個好駕馭的人,因為他的功勞不俗,再加上才智驚人,如果就這麼將太子交給他,很可能他反而不會盡心盡力,畢竟,此時的李勣已經是做到了為人臣子的最高地位,想要施加恩惠實在是難得很,而如果沒有什麼好處,讓李勣給皇帝賣命,實在難得很,所以在一方思量之下,李勣被唐太宗趕出了朝廷,貶到了地方為官,這其實也是唐太宗出的一招奇招。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這是為了將來太子有機會給李勣寵信,先將其趕走,這樣李勣自然會感激到時候李治賜予他的恩情,這樣雖然李勣先被貶官,在被拜為相,這其中饒了不小的圈子,卻也是讓李勣死心塌地的跟著新皇帝。所以,最終太宗下達詔書,將李勣外放當都督。而李世民也是向太子解釋,我現在將李勣下放,如果他真的是立刻動身上任,在自己死後,你立刻命他為宰相,讓他去管理國家,但是,如果這個人猶豫不定,我就會立刻殺死他。在父親的解釋之下,李治才明白了李世民的用意所在。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當然,李勣也是一個聰明人,他看出了李世民的意思,不過是忌憚自己的權勢而已,所以他一收到詔書,連和家人一番作別都未曾有,直接走馬上任,果然,在不久之後,唐太宗去世,李治接替了他的位置,成為了唐高宗,在唐高宗繼位的第一個月,李勣便是知道自己是時候歸來了,果然高宗下達詔書,將李勣請了回來,命其為宰相,這樣的大起大落,就是李世民想要製造的落差感,也是讓李勣用心輔佐李治的辦法。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但是,經過這一番操作,表面上,李勣是對於李治感恩的很,發誓自己一定會報答皇帝的恩情,並且為他積極輔佐朝廷。但是,實際上李勣卻是對李世民父子憎惡的很,他認為這是他們將自己肆意玩弄而已,如果不是自己當年思考問題想的透徹,或許直接被李世民殺死也不一定,而李勣在考慮清楚這件事之後,一直都是暗自發誓,等到有一天自己有機會了,一定會報復唐朝皇室。這也為後來的武后亂政打下了基礎。

終於,李勣等到了這一個機會,屬於李勣的機會便是李治改立皇后,立武則天為後這件事情,當時李治藉著無子為理由廢掉皇后,並且改立自己的寵妃,也就是當時李世民留下的妃子武則天,而長孫無忌這些大臣自然是不滿的很,直接上書反對,在長孫無忌的帶領之下,群臣反對,李治自然是之能放下了這個決定,但是,此時的李勣卻是冒出了頭,積極的幫著李治做這件休妻換皇后的事情。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李勣給出的理由是,這是皇帝的家事,自然沒有必要問自己這些臣子們,在李治看來,這自然是丞相感激自己的恩情,才會積極的幫助自己。李治果斷堅持了自己的想法,立武則天為後,群臣因為丞相的支持只能作罷,就這樣,武則天這位前朝皇帝的妃子卻是走上了後位。但是,李勣自己卻是暗自冷笑,這不過是自己的陰謀而已。他支持武則天上位是因為他看出了武則天這位女子的野心,而唐朝一定會因為這位女子大亂,這樣自己也就藉著這位女子之手,亂了唐朝的天下。

李世民把一功臣趕出京城,卻對太子說:他不走就殺,他走就拜相

果然,沒幾年時間,武則天不但獲得李治的專寵,而且還開始掌握朝廷,成為了國家的實際掌權者,但是有一件事大概李勣自己都從未想過,那就是武則天的野心不單單是掌握朝政,而是自己女子當皇帝,最後武則天成為歷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如果李世民地下有知,大概也是會後悔自己當年耍的一番心思吧,如果全心全意將太子託付給李勣,李勣又會如何做決斷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