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

——乐养最好!

什么是乐养?就是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里,身心健康地成长。

时常听到一些经济条件不好的家长在抱怨:

培养孩子要砸钱,你让我们怎么轻松愉快?每日奔波忙着生计,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给孩子高效陪伴?

其实,能否给孩子轻松愉快的教育氛围,与金钱关系不大,与大人的时间多不多也无多大关系。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01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当幸福来敲门》,讲述了一位黑人父亲的感人故事。

黑人推销员克里斯为了能让妻儿过上好日子,一直疲于奔命 。不幸的是,他遇上了裁员。失业后,又遭遇了一连串重挫。

正在他为房租、税单、罚单和儿子的幼儿园费用焦头烂额的时候,妻子忍受不了贫困离他而去,留下5岁的儿子与他相依为命。

没过多久,克里斯又因为交不起房租,被房东赶出了家门,带着儿子流落街头。

他们睡过厕所、住过收容所,甚至沦落到靠卖血来维持生活。

在这样的困境下,克里斯却对儿子做到了高效陪伴和轻松愉快的教育。

在流浪的时候,他跟儿子玩起了时光机的游戏,假装穿越回了远古时代;假装被恐龙包围,带着儿子"逃"到一个"山洞"(厕所)里躲避。

当儿子累得在厕所里睡着时,他才开始独自偷偷落泪。

而他在儿子面前展现的始终是笑容和鼓励,没有一丝愁苦和抱怨。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为了多赚点钱,克里斯无时无刻不在挤时间:

每天在接送孩子和工作的路上狂奔;

他不喝水,只是为了省去上厕所的时间;

他不挂话筒,也只是为了可以多打电话。

这样的他,却因为儿子长大后要做灌篮高手,不惜专门腾出时间来陪儿子打篮球,看球赛。

在每一个与儿子相处的点滴时间里,克里斯认真倾听儿子说话,耐心解答他的问题,始终以自信、乐观、努力和坚强的形象展现给儿子。

他鼓励儿子有梦想就去追,并以自己的行动为儿子做着最好的榜样。

在他的影响下,儿子的性格乐观、坚强,表现非常优秀。

在父子俩相互扶持的不懈努力中,克里斯终于实现了梦想,拥有了自己的股票经纪公司,成为人生的赢家。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02

在孩子的成长中,影响最大的是父母的思维与心态。这种心态会在日常点滴中决定着孩子对人生中每一件事的看法,从而让他们选择不同的道路与方向。

如果我们给孩子灌输的是生活很苦,学习很累,孩子也会因此而回避生活、抗拒学习。

所以,我们学会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人生和学习中快乐的一面。

有人提出一个名词,叫做"顶点体验":假设在某个时间段,孩子有一个比身边同龄人都厉害的顶点体验,就像拿了冠军,就会在他内心注入非常积极的力量。

顶点体验是可以传递的。

比如孩子在某个运动中有过这种体验,那一刻带来的快乐,和这个过程中的感受,都会深深地影响到他生活的其他方面,对他今后的努力和挑战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在抑郁症的研究中发现,人抵抗挫折和抑郁靠的不是成年以后的快乐,而是小时候通过努力获得的快乐和家庭带来的温暖快乐。

快乐有两种,一种是容易得到的快乐,又如出去看个电影,听个演唱会,比如吃喝玩乐。这种快乐是短暂的,容易消退。

另一种是通过努力后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快乐,这是一种印象深刻而持续长久的体验,是滋养心灵的源泉。

当孩子有了这样的体验,就能焕发出巨大的生活和学习热情。我们要做的是,学会像克里斯带着儿子玩转生活那样去玩转学习。

孩子穷养好,还是富养好?这篇文章告诉你不一样的答案

03

社会学博士沈奕斐教授说了她女儿小学一二年级时的经历。

一年级时孩子在美国,因为融入环境中边玩边学,英语学得特别快。

孩子回到中国后,开始学游泳,她发现中国教练教孩子闷水的方式是简单粗暴的:把孩子按下水,数到8再起来。

而美国用的是游戏化的"玩转学习"教育方式。

撒一把玩具在水池中,水面上的玩具很快被抢完,有几个玩具沉在水底,孩子自然而然地会捏着鼻子去抢。

第二天继续撒玩具……

就这样,水面上的玩具越撒越少,最后,玩具全在水底。

一开始,胆小的孩子不敢下水底,大家会鼓励他。后来,有些勇敢的孩子发现不用捏着鼻子,直接屏住气速度会更快。

就这样,大家在快乐的玩耍和小组比赛中不知不觉学会了闷水。这样的体验,让孩子们对游泳产生了兴趣,学会以后依然保持着不断练习的热情。

我们的孩子因为学的过程很苦,学会游泳以后就再也不想练了。

学习也是这样,我们的很多孩子由于从小体验到的是学习的压力、枯燥和痛苦,上了大学就如释重负,再也不好好学习了。很多人工作以后,再也不想碰书本。

聪明而用心的家长都会玩转教育,寓教于乐,让学习和成长变得好玩而有乐趣。

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成长并收获成就感,这才是能够真正驱使他不断努力前进的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