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据调查,中国孩子的自杀率是全球最高的。

  • 记得2017年9月,开学没几天就爆出了9起学生跳楼的新闻,年龄都在十几岁。
  • 2018年开学第一天,一位13岁男孩因学习压力大从8楼跳下。
  • 前不久,一位10岁的男孩因为作业没做完怕老师批评,从14楼一跃而下。
  • 中秋节,15岁女孩和家人拌嘴后离家出走,跳进了池塘。
  • 10月,湖南三名初三学生因月考成绩下滑结伴自杀,遗书里说:压力太大了……

曾有一项调查报告指出:

上海24.39%中小学生有过结束生命的念头

5.85%的孩子曾计划自杀

近1/3的在校大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

在这些自杀的孩子中,多数年龄是在11-14岁之间,女孩的比例占了72%,远远高于男孩。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容易自杀?

根据几年前一份自杀数据统计,学习压力大是我国孩子自杀的首要原因,占了45.5%、另外两个重要原因分别是早恋(22.7%)和父母离异(13.6%)。

一位班主任给家长发了这样一则短信:

每个孩子都是种子,只不过各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绽放得早;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不要看别人的花开了就着急,相信孩子,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静待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的确如此,每颗种子里都有一个美好的生命。每个孩子的环境、个性、特质都不同,不要相互比较,不要人为给他太多压力。他有他的独特生长节奏。

我们要做的是,给他一份适合他成长的土壤和阳光雨露,让他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01 鼓励孩子去经历,从经历中获取生命的营养

枯燥无趣的人生最容易让人感到无望,贫乏的经历,日复一日刻板的学习生活,容易让人对产生厌倦。

如果再不被家人理解和关心,感觉不到爱和温暖,遇到挫折就容易想不开,觉得生无可恋。

有一位妈妈听到孩子同学跳楼的消息后,含泪写下了以下文字:

在我的青春时期,有好几次想要自杀。那个时候,我年轻,看不到峰回路转,只知道山穷水尽。

如果没有几个好朋友的及时开导和拼力相助,我真的觉得,路已经走不下去。

他们带着她去爬山,走从未走过的山路。当她看到群山连绵巍峨雄壮,云雾在山间奔涌如万马奔腾,深切体验到了人生的无穷魅力,再也舍不得放弃生命。

生活,有着很多妙趣和无限的可能性,可很多孩子因为经历的缺乏,重复过着枯燥的日子,看不到其他的美好,才容易轻生。

对孩子而言,所有的经历都是有营养的:成功是有意义的,失败也是有价值的。经历多了,才能让孩子生命更加坚韧。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德国、日本等国家,学校里都会有挫折教育的内容,让孩子体验人生的酸甜苦辣,学会苦中作乐。

说起挫折教育,很多人以为就是打骂和刻意让孩子吃苦。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不剥夺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从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学会承受和坚持,学会克服困难,磨练自己,挑战自己。

著名编剧家刘和平在《朗读者》中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每天晚上都要到山上砍柴,走过长长的山路,挑着一百多斤的柴回家。

正是这段经历锻炼了他的意志,让他后来遇到困难时都能够顺利地走过去。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02 学会告诉孩子生命的真相

认识生命的意义,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认识生和死的概念,对孩子的生命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可惜,我们很多大人都忽略了这方面的教育。

许多父母自己遇到困难和不顺心时,会无意识当着孩子的面说出"一了百了","死是一种解脱"之类的话。

孩子很可能就把死亡当成了一种"解脱痛苦和不快乐"的手段。

孩子不珍惜生命,是因为意识不到生命的意义。

我们很多大人都不愿意在孩子面前谈论死亡的真相。孩子接收到的关于死亡的描述常常是这样的:

  • 他去天堂了
  • 他去了一个没有痛苦的世界
  • 他去远方旅行了
  • 他只是睡着了,再也醒不过来了

当他在自己觉得人生不快乐的时候,可能就会想去寻找那个"没有痛苦的世界"。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哲学家萨尔瓦特说:"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认识生命。"

请学会告诉孩子生命的真相。

带孩子去大自然时,告诉他,那些生机勃勃的鲜活的花草,就是你现在活着的状态,那些凋谢枯萎的花草,就是人老了或生病了,走向死亡的状态。

告诉他,死亡就是你一直躺在床上,不能动,不能睁眼、不能说话、不能吃东西、不能呼吸,什么都不能做了。

活着,你才能做很多你想要做的事。

告诉他,活着就是饱满、自由,死去就是枯萎、无能为力。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们都要努力地活着。

让他明白原来活着本身就是一种美好,只有活着,才有多种可能性。

这会让他形成一种内心的力量,遇到生命中的坎时会咬牙坚持,告诉自己挺过去就是赚到了新的机会。

帮助孩子认识生命的意义,会让他更加珍视生命。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03 让孩子感受爱与活着的价值

生命的另一层意义在于能够感觉到爱,感受到活着的价值和动力。

给孩子爱的教育和有爱的经历,时常陪他一起度过和回忆那些动人的时光,告诉他今后会更多美妙的时光要和他一起享受。

感觉到温情,感觉到自己被关心被需要,就难以割舍生命中哪些动人的情感。

曾有一位日本高中生经历了一段特别痛苦的日子,想从13楼跳下。

他的母亲看见了,一边哭一边从钱包里取出一张"不管什么愿望都能实现券"。

那是他幼儿园时送给妈妈的母亲节礼物。曾经的温暖回忆唤醒了他,他和妈妈抱在一起痛哭。

从那天起,他再也没想过自杀。

一个人在幼儿园所接受的教育,有时侯就会影响到他的一生。

生命的意义就存在于这样的一点一滴里,认识到它,就不会那么轻易割舍。

因为,舍弃生命,就是让你之前的所有努力和今后的一切可能全部化为乌有。

中国孩子,最需要的是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的另一层含义在于:让孩子成为自己。

让孩子做他自己,为自己而活,不是为分数而活,也不是为老师和父母的认可而活。这样,孩子的人生才会有发自内心深处的动力。

如果没有机会做自己,只是执行他人意志和指令的工具,他这样活得当然没有动力。他的成长动力只能依赖于外界,一旦外界的支撑消失,生命就会变得非常脆弱,不堪一击。

这是一种内心的力量,让我们遇到生命中的坎时会咬牙坚持,告诉自己:挺过去就是赚到了新的机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