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起儒家,很多人都會立馬想起孔孟,可是你真知道儒家的由來嗎?

說到儒家,我們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電視劇或者很多書籍都有說到儒家,其中很著名的就是漢武帝實施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對中華文明產生的貢獻也是不可估量的。但是啊,要是說到儒家是怎樣產生的,估計就有很多人懵了吧。若是問起儒家最核心的主張,估計也會有一部分人答不出來滴。

談起儒家,很多人都會立馬想起孔孟,可是你真知道儒家的由來嗎?

別急,俺熊大是幹嘛的呀?當然是有準備帶領大家"開車了",老司機級的水準喔。

其實呢?很多人或許會認為,儒家應該是由那些學富五車的知識分子開創的,甚至啊,有部分人說是由孔老聖人開創的。恭喜你啊,答錯了。

其實,儒家是從商周兩朝的巫師系統發展出來的。可能大家都巫師一詞存在著不太友好的理解。這裡所說的巫師,不要把它理解成現代的跳大神那種巫師,而是古代溝通天意與人事的神職人員。這種工作主要通過占卜和祭祀來完成。

談起儒家,很多人都會立馬想起孔孟,可是你真知道儒家的由來嗎?

之前的文章中。俺熊大有提到過,《左傳》裡說"國之大事,唯祀與戎",祭祀曾經是個國家大事,這屬於最高的"禮",而巫師們就是"禮"的具體操作者與記錄者。

到了春秋後期,開始了禮崩樂壞,如果要想復古,第一步肯定得先說清楚這個"古"究竟是什麼。巫師系統有這方面的很多記錄,當然是最為合適的解說人選,他們由此就逐漸發展為儒家。

如果你理解孔子是儒家的開創者,莫不如把他理解為此前巫師傳統的集大成者。孔子認為復古的路徑是"克己復禮",就是要剋制自己的各種衝動,依照傳統留下來的"禮"的要求來做事。這樣就能達到儒家的最高理想,"仁",就是"仁義"的"仁"。於是,就有了孔子周遊列國,先要恢復之前的"禮"。

談起儒家,很多人都會立馬想起孔孟,可是你真知道儒家的由來嗎?

在春秋時代以前,人們依照"禮"來做事,只不過是對於傳統的盲目跟從,隨大流就行,用不著什麼勇氣。但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依照"禮"來做事,就會顯得迂腐,因為大流已經變了,遵從"禮"也得不到什麼好處。這時如果仍然堅持這麼做,唯一的理由就是,"這樣做是對的",跟有沒有好處沒關係。

這種主動抉擇是充滿著擔當的,很需要勇氣。所以,儒家當中逐漸浮現出對於道德勇氣的讚美。

談起儒家,很多人都會立馬想起孔孟,可是你真知道儒家的由來嗎?

孟子有一句話,叫做"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這裡的道不是道理或一些小說迷理解的大道,其意思是說,只要認準了是正確的路,哪怕千萬人阻攔,我也毫不畏懼地走上去,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看完了這些應該明白了儒家是怎樣產生了吧,也應該知道儒家的核心主張了吧。

欲知下回故事,請關注熊大的歷史小課堂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