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唐代大诗人、诗豪刘禹锡,哪些书值得一读?

郑枝翔


要了解一个人,无外乎关注其言语和行为。了解一个文学家,最好的途径当然是读其作品与传记。

刘禹锡作为中唐时期的大诗人,其人其事其作品,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都受到较广泛的关注,因此,记载刘禹锡的文献甚多。本文主要推荐今人所整理、编辑和著述者。


一、作品

1.《刘禹锡集笺证》,瞿蜕园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笺证者瞿蜕园(1894-1973),本名瞿宣颖,字兑之,后以字行,自号铢庵居士,晚号蜕园,湖南长沙人。他是先生文史大家,书画家。


瞿先生出身名门,父瞿鸿禨是光绪朝的军机大臣,更是诗人、学者,有《止庵诗文集》、《汉书笺识》等行世。母傅幼琼,乃河南按察使傅寿彤之女,工书法,善诗词,兼擅古琴。妻聂其璞,乃曾国藩外孙女、曾纪芬之女。

蜕园先生家世和国学涵养,与陈寅恪相似。学者周劭《瞿兑之与陈寅恪》中如此说:“中国学术界自王海宁(国维)、梁新会(启超)之后,够称得上‘大师’的,陈、瞿两先生可谓当之无愧。但陈先生‘史学大师’的称号久已著称,瞿先生则尚未有人这样称呼过,其实两位是一时瑜亮、铢两悉称的。”

只因抗日战争期间,曾担任过日伪治下之官,存在“历史问题”,长期不受重视。

先生博通经史,精熟两唐书、《资治通鉴》和历代职官。此书之作,在1950年代末与1965年之间。全书包括《刘禹锡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其后有《刘禹锡集传》《刘禹锡交游录》《永贞至开成时政记》《余录》四个附录。


正文部分,各篇作品之后,有校、注和笺证,分别对刘禹锡作品的版本异文、文字名物和作品作者的相关背景、文化典章加以疏解和评论。

此书在手,精读熟思,则梦得之诗词文章,人格性情,无不纳于胸矣。

不过,这套书并非完美无缺,该书没有对刘禹锡作品进行辑佚,存疑作品如《陋室铭》和创造了成语“司空见惯”名诗,《刘禹锡集笺证》都缺而不及,不能不说是遗憾了。

纵然如此,此书仍是刘禹锡作品最佳的校注本。


2.《刘禹锡诗集编年笺注》,蒋维崧等笺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3.《刘禹锡全集编年校注》,陶敏、陶红雨校注,岳麓书社2003年版。

4.《刘禹锡集》,《刘禹锡集》整理组点校,卞孝萱校订,中华书局1990年版。


以上两种点校本和校订本,皆可参考。

5.林舒《林氏选评名家文集·刘宾客集》,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此书长期被学界忽视,唐代文史研究著名学者、刘禹锡研究专家卞孝萱先生在其《刘禹锡评传》中,多次征引林氏评点之语,其品评之精妙切当,让人激赏不已。所可惜者,此书今天难以找到纸本。希望出版界之有识之士,能重刊此处,以广流传。

6.《高二适批校》,凤凰出版社.2011.

这套书是高先生批校刘集的影印本,无标点,适合具备一定古典文学基础的朋友阅读。高先生的批点,偶见精妙之语。



生平、传记:



卞孝萱:《刘禹锡年谱》
(中华书出版1963年版)、《刘禹锡评传》(与卞敏合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初版,2011修订版)。

《刘禹锡年谱》后收入《卞孝萱文集》第一卷,凤凰出版社2010年版。

卞先生是刘禹锡研究专家,成果斐然,除了上述两书之外,尚有《刘禹锡丛考》(《卞孝萱文集》第二卷)等著。



《刘禹锡评传》,是现有的刘禹锡最佳传记,值得细读!


其他传记:

卞敏,卞宁著.江苏历代名人传记丛书 刘禹锡[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孙琴安《刘禹锡传》,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张达人编订.刘禹锡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卞孝萱,吴汝煜编.刘禹锡[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卞孝萱、吴汝煜《刘禹锡》目录)

张达人编订.刘禹锡年谱[M].台湾商务印书馆.1977.

芦荻,朱帆著.刘禹锡及其作品[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1985.

吴汝煜著.刘禹锡传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张书明著.走近刘禹锡[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0.

戴志传著.刘禹锡谪居武陵[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3.

吴汝煜著.刘禹锡传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


参考文献:

卞孝萱《刘禹锡评传》。

陈尚君《瞿蜕园解读刘禹锡的人际维度》。


更多文史解答,敬请关注:风雅人文观察。



风雅人文观察


看书和藏书不同。藏书务在广收,而看书重在精准,能有切实的吸取,就是有益。

而泛览又和精读有异。泛滥重在开阔视野,横无际涯;而精读则首在深造自得,贪多物得细大不捐,一目十行终觉茫茫。

从以上开场白回到本题,以我的阅读体会,要了解刘禹锡并学其诗文,我意不必四处打探,一部书足矣!

哪部书?近人瞿兑之的《刘禹锡集笺证》。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中下三册,署名为瞿蜕园笺注。瞿蜕园即瞿兑之的号。他另常署名瞿宣颖、铢庵居士等,都是同一人。

这部书是至今注解刘诗最好、最完善的一部,享誉士林,对于非刘禹锡研究专家之外的读者而言,完全绰有余裕,不必无事瞎忙。


这部书的笺注者瞿兑之,可说是现代学者中最被低估的一位大家。民国学术界常把他与陈寅恪相比,说他们是“一时瑜亮铢两悉称”,可惜如今声光暗淡,寂寞身后名。这是不公正的待遇。

瞿氏出身政学两栖名门。他的父亲是电视(比如《走向共和》等)、笔记书里常常要谈到的晚清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瞿鸿禨,其岳母则是曾国藩之女曾纪芬。

出身这样的家庭,学养、教养的栽培都是堪称一流的。瞿氏本人也不负众望,自小即聪颖好学。

十二岁,就读完十三经,过目不忘;同时开始学英文、算学等,治舆地,中外地名,背诵似流;

图:1911年瞿兑之与父瞿鸿禨,母傅幼琼,侄瞿同祖合影于长沙)

骈文为大师王闿运称颂不已;他母亲能古琴,他也即日习之,能理数曲,其和,渊渊其深,居然能手;

论书法,遒美有晋人风,稍微成人即为大家代为题词等;论史学功夫,一生有意和老友陈寅恪一较短长,也向来被陈寅恪视为畏友。

他熟英文,一度重译《旧约》,又广涉希腊、拉丁、俄、德、法、意诸语言。

这样的顶尖才学本身就是笺注刘禹锡诗文的最好选手,特别是刘禹锡常年贬谪在湖南,作为湖湘子弟的瞿兑之也有意发潜德幽光,绍桑梓往昔风流,所以在注刘诗时也倾注心力。结果,也不负众望,这本书后来被整理一出,顿时压倒同类著作,成为了解刘禹锡、品读刘氏诗文,并以此贯通唐代文史的一部不可多得的笺本。

我上大学第一年时,某个夜晚在城市旧书摊买的他的《骈文概论》,此后一直遍寻他著作一睹为快。这多年过去了,至今对他的学识顶礼赞叹不已。

关于这部书的好处,我希望下次列次说说。这里仅仅冒昧作为引介而已。

2018,5,11,午后匆匆敲下

勉力坚持每天抽空写三五篇文史八卦、生活随感、时政看法、影视评论等。点赞和留言是对我最大的鼓励,感谢!

刘愚愚


题主是一位很真正的好学者。

要想了解一个伟大的诗人和诗人的作品,首先要了解诗人所处的时代和诗人的生平遭遇以及诗人的性格,了解了诗人的这些,诗人就像是我们的熟人,熟人的作品,我们就容易读懂了。

怎样和古人做朋友,个人感觉读今人写的人物传记是最好,最有效的方法。

林语堂写的《苏东坡传》,就是一本了解苏轼的最好书。当代著名作家、学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教授,上海文史馆馆员孙琴安教授写的《刘禹锡传》,是我向你推荐的一本好书。



作者用文学家的笔触,史学家的严谨,给我们介绍了一位最为真实的刘禹锡。对你了解刘禹锡一定有帮助。

如果还想进一步了解刘禹锡,你可以再读一些专家学者写的论文专著,比较有名的由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华南师大人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组组长戴伟华教授编写的《刘禹锡研究》


这个很有权威性。

读完这些估计你就会成为半个刘禹锡专家了。


烟花三月09


需要了解大诗人刘禹锡的人,今天只要你读完这篇短文,学习了刘禹锡当年前后两次、相隔十几年时间,在长安道士庙"玄都观"这同一个地方写的两首诗后,相信你一定对刘禹锡就有个大致的了解。

刘禹锡是今河南洛阳人,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他是朝廷里刘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集团的重要人物之一,谋求政治上的进步和改革遭到了失败,因此被贬官。刘禹锡被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10年,他才被召回长安。

有人同情他,想安排他在中央部门里工作,但还是有人排挤他。可贵的是刘禹锡虽然经过10年贬谪,但斗争的意志丝毫没有衰退,仍以犀利的笔锋刺向这些顽固的官僚们。下图这首诗就是他在进行勇敢地挑战,表现了不屈的战斗意志。


话说这一年春天刘禹锡回到了长安。长安有座道士庙叫做"玄都观"。庙里过去没有桃树。这次他再到长安,玄都观里,桃花盛开,灿若红霞,吸引了许多人前来观赏。刘禹锡也去看了,借题发挥,意含讥讽,写了这首诗,所以说是"戏赠"。

笫一句说长安内外正是春色撩人之时。

第二句反映出人们的行动:满城的人都去看桃花了。

下面两句就借题发挥了,说:玄都观里这么多的桃树啊,都是我离开了长安以后才有的。这两句的弦外之音是,我在外地这十几年里,朝廷中竟出现了这么多只好看、 不中用的家伙。

这首诗被传诵开了,恼怒了他的政敌们,再一次把他贬到更荒远的播州(今贵州遵义)去做刺史。后来有人帮忙向皇帝请求,才又改任为连州刺史。

又经过了13年,他再一次被召回长安,在朝中当个小官。这时,又想起那件"桃花公案"来了。他再去玄都观,又题了一首诗,还加上一篇短序,记述曾经写过这首桃花诗。现在再来,观里已经没有一株桃树了,只看到一些野生植物象燕麦之类在春风中摇荡。《再游玄都观》的诗是这样写的:



诗人虽然老了,经历了无限的艰辛,但不屈的精神还在,这首诗讽刺得更加辛辣了。那些"种桃的道士"死的死了,下台的下台了,趋附他们的新贵们也都垮了,道士和桃花都不复存在了。剩下来的更是一代不如一代,连桃花都不如,只有菜花了。而刘郎,却又重入长安了。

这是胜利的纪录,健康的笑声。刘禹锡这种追求美好的理想和不屈的精神,足可以当得上"诗豪"的荣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