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唐朝是一个大开大合时代,是一个尚武尚志的时代,众观大唐一朝名将辈出,仅两《唐书》所载的“蕃将”就达数千人之多,记载的民族也达到数十个。有名的“蕃将”一抓一大把,今天就专门介绍一位最有名的高句丽移民将领——高仙芝,以及高仙芝一生的主要战绩。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新旧《唐书》中,高仙芝都有传记记载,大体相同。由记载可知,高仙芝是高丽人,其父名舍鸡。至于再往前的先世就难以考证了,有史学家分析高仙芝家族可能是高句丽王室的一支,也有学者认为他家是高句丽将门贵族。其出生年没有记载,卒年为755年,也就是安史之乱爆发后不久。有学者分析,高仙芝之父高舍鸡家族落脚到河西地区,并成为四镇十将之一,是经历了非常曲折的经历的。公元 668 年,高句丽被灭后,唐军将部分高句丽人向内地迁移。但到公元677年时,唐朝册封高藏为辽东都督,封朝鲜郡王,“先编侨内州者皆原遣”,也就是说,因为这个政治事件,又将先前内迁的一些高句丽人进行了回迁。高舍鸡的先人很可能在此次回迁队伍的行列中。曲折的是,后来高藏谋反,唐朝再次“厮其人于河南、陇右”,应该就在此时,高舍鸡家族被迁到了陇右。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所以高仙芝应该是土生土长的陇右人,他从20岁起便跟随父亲在安西从军。据史载,高仙芝仪表俊美,且武艺高强善骑射。承蒙父荫,被授以游击将军职(从五品上武散官),后随父在安西都护府,以良好的将佐之才而受到提拔,成为与父亲“同班而列”的将军。

高仙芝从军后,久经沙场屡立战功,其一生经历大小战斗无数,其中最重要、最著名的当属以下四场战争: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第一,远征小勃律国。小勃律国是位于现在克什米尔吉尔吉特地区的一个西域小国,另外还有一个大勃律国,位于现在克什米尔巴尔提斯坦地区。这两个国家原本都是接受唐朝册封的藩属国。开元初年,小勃律王还入朝拜见唐玄宗,唐玄宗以其地为绥远军。但到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野心勃勃的吐蕃开始拉拢小勃律,将吐蕃的公主下嫁给小勃律王为妻,并且当时周边二十余个西域小国都纷纷归附吐蕃,不再向大唐进贡。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唐朝对这种局面自然不满,于是派节度使田仁琬、盖运通以及灵詧三次出兵讨伐小勃律,却基本都是无功而返。到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唐玄宗特命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率万余马步军前往讨伐小勃律国。高仙芝受命后,率军从安西都护府的龟兹城出发。一路行军异常艰苦,翻越许多高山峻岭,经过百余日的跋山涉水,才于当年六月完成第一阶段行军。随后,高仙芝兵分三路向小勃律进发:一路由疏勒守捉使赵崇玼率三千骑兵从北谷向吐蕃连云堡进发;二路由拨换守捉使贾崇瓘统领,自赤佛堂路南下;三路由高仙芝与中使边令诚率主力从护密国南下。三路兵马约定于七月十三日辰时在连云堡下会合,共击吐蕃在中亚的阵地连云堡。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经过缜密筹划,高仙芝用计攻下连云堡,缴获战马千余匹,衣资器甲数以万计。随后,高仙芝留边令诚率老弱士卒3000留守连云堡,自己则亲率大军向小勃律首府孽多城进发,又用计杀了城中五六个死心投靠吐蕃的首领,吓得小勃律王及吐蕃公主逃入石窟躲避。高仙芝先派人迅速去斩断唯一连接吐蕃和小勃律的一座藤桥,切断吐蕃的支援通道。后来小勃律王被迫出来投降,至此高仙芝平定了小勃律国,并派三千唐军驻守。此战,使唐军声威大震,令拂菻、大食诸胡七十二国皆震慑降附。

第二,讨伐羯师国和石国。羯师国是地处兴都库什山脉中的一个西域小国,吐蕃失去小勃律后,为继续扩张便控制了羯师国。随后又派军威胁中亚细亚的西域古国吐火罗(阿富汗北部地区),这无疑是对大唐的挑战。天宝九年(公元750年),唐玄宗派高仙芝前往征讨羯师国及吐蕃军,高仙芝越过帕米尔高原,很快就击败了羯师国的军队,俘虏了羯师国王勃特没。三月十二日,唐朝册立勃特没的哥哥素迦为羯师国王。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当时由于唐玄宗好大喜功,使唐朝边帅经常不顾大局,肆意作威作福,所以,西域也时常出现一些问题。石国是位于今乌兹别克塔什干一带的西域小国,因地处丝绸之路,农业发达,居民又善于经商,可谓富甲西方。在唐高宗永徽年间(公元 650—655年),开始内附大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唐玄宗册封石国国王为顺义王。高仙芝取得一些胜利后,开始贪功膨胀,在天宝九年,他诬告石国国王“无蕃臣礼”,唐玄宗令他征讨石国。小小的石国哪敢和高仙芝对抗,所以,当高仙芝大军到来时,时任石国国王的那俱车鼻施向高仙芝请和,高仙芝却一边假意派人与石国谈和,另一边搞突然袭击,一举俘虏了石国国王及其部众,并纵兵杀死了众多老弱病残。此战,高仙芝斩获“瑟瑟十馀斛,黄金五六橐驼,其馀口马杂货称是,皆入其家。” 高仙芝从石国回军的途中,又诬蔑突骑施反叛,攻打了突骑施,俘虏了移拨可汗。这几场战争,高仙芝的表现是贪功,对唐朝的大局来讲不能与远征小勃律相比。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第三,与大食的怛罗斯之战。大食原是波斯国的一个部族名,唐代开始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首都在巴格达。由于高仙芝前面对石国、羯师国等西域小国的贪功冒进做法,使唐朝在西域的威望下降,搞得“西域不服”。石国虽被灭却逃走了一位王子,他到西域诸胡中四处宣扬“高仙芝欺诱贪暴”的事,搞得各胡部纷纷惊慌,于是便在暗中联合大食打算攻取唐朝的安西四镇。大食当时正有扩张计划,于是一拍即合,并做好了出兵准备。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高仙芝得到诸胡部与大食联合的消息后,心中惴惴不安,仔细思索后,他决定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四月,高仙芝率蕃、汉兵约3万人西进,准备迎战大食。唐军西行七百余里,来到怛罗斯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南部江布尔城),遭遇大食军。双方激战五日,唐军起初并未失利,但大食军不断增兵,所以,唐军中的葛罗禄部众突然叛变,共同夹击高仙芝,高仙芝被迫引残兵趁夜色逃跑。此战,“士卒死亡略尽,所余才千余人”。战败后,高仙芝被解除安西四镇节度使,入京任右金吾大将军,节度使一职由王正见接任。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第四,参战安史之乱。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反唐,爆发安史之乱。叛乱爆发后,唐玄宗惊恐无措,急忙抽将募兵迎战。据两《唐书·高仙芝传》载,玄宗以京兆牧荣王琬为元帅,高仙芝为副元帅,出讨安史之乱。高仙芝东征时,监军边令诚曾向他建议好几件事,高仙芝都没有听从,这令边令诚怀恨在心,为其随后被杀埋下伏笔。高仙芝退守潼关后,边令诚入朝奏事,借机向玄宗汇报高仙芝、封常清败退之事,并说:“常清以贼摇众,而仙芝弃陕地数百里,又盗减军士粮赐。”昏头的唐玄宗竟以边令诚一面之词,而下令让边令城去处斩高仙芝和封常清。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天宝十四年十二十八日(公元756年),边令诚到潼关,先斩封常清,又去杀高仙芝。高仙芝辩称:“我遇敌而退,死则宜矣。今上戴天,下履地,谓我盗减粮赐则诬也”,士卒也皆呼其冤枉,但还是被边令城所杀。

没想到高句丽遗民也能成为盛世大唐的出色将军,为大唐开疆拓土!


高仙芝作为唐玄宗时比较出色的战将,长时间镇守西域边疆,对稳固大唐西域的统治是有贡献的。他临危受命抵挡安禄山叛军时,退守潼关,避敌锋芒,在战略决策上也是正确的。只可惜,将还是那些能打的将,皇帝李隆基却早已不是那位贤明的唐明皇,在抵御叛军的紧要关头,李隆基偏听偏信,自毁长城,冤杀了两位当时最富实战经验的大将,如此怎能不败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