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 這些“大坑”你碰上過嗎?

2018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这些“大坑”你碰上过吗?

“順風車安全問題”“個人信息保護缺失”“大數據殺熟”“共享出行押金難退”“移動支付安全漏洞”……最近,中國消費者協會聯合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簡稱“數據中心”),基於大數據平臺數據與輿情社會影響力測算結果,共同梳理出“2018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我們選取了其中五大熱點進行解讀。

去年,你有沒有碰上這些日常消費中的“大坑”?

熱點1:順風車安全問題 社會影響力:85.25

解讀:

去年相繼發生“鄭州空姐滴滴順風車遇害案”和“樂清女孩滴滴順風車遇害案”,滴滴出行及其旗下的順風車業務因此被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順風車安全也引發輿論擔憂與質疑,成為消費者關注與討論的熱點話題。

輿論認為,惡性案件的發生,不法分子固然應該承擔法律責任,但是滴滴作為平臺方存在重大過失。《消法》規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因此平臺方必須將消費者的安全放到首位。滴滴出行不能因為忙於追逐市場利潤,疏於對入駐司機的資質審核及服務質量的監管,更不能放棄平臺方對於消費者負有的安全保障義務。網約車作為全民性、高頻次的消費產品給大眾帶來便利的同時也遭遇了安全質疑,輿論表示對於新生事物仍需包容審慎,期待網約車安全、服務升級,為消費者出行提供更多選擇。

熱點2:個人信息保護缺失 社會影響力:74.04

解讀

2018年6月圓通被曝10億條快遞個人信息被掛到外網上公開售賣;8月底華住酒店被曝出集團數據洩露,事件涉及1.3億個人信息與5億開房數據……11月底,中消協發佈《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報告顯示,在測評的10類100款App中,91款App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近半數App的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

過度收集行為已經侵犯了用戶的隱私,信息洩露更是給用戶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損失。而相關法律規定過於籠統缺乏可操作性,責任主體違法成本過低,要真正保護好“大數據時代”的個人隱私,需要完善法律、法規和強化監管,給互聯網企業收集用戶信息的等行為戴上“緊箍咒”。去年9月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佈,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解決相關問題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與《數據安全法》被列入第一類項目。

熱點3:大數據殺熟普遍 社會影響力:73.31

解讀:

去年3月,“大數據殺熟”起因於一名網友的親身經歷,他表示其長期在某網站預訂酒店房間,可實際使用朋友賬號查詢就會發現同一房間更便宜。事件在網上發酵之後,許多人都紛紛曬出類似經歷——一些知名互聯網平臺提供的打車、在線票務、酒店預訂等服務,均存在大數據殺熟問題。據相關媒體對2008名受訪者進行的相關調查顯示,51.3%的受訪者表示遇到過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63.4%的受訪者認為互聯網企業利用大數據殺熟的情況普遍。

輿論認為,這種銷售方式不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公平交易權和隱私權等正當權益,也嚴重背離了市場經濟的公平誠信的原則。目前,數據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商業資本,利用得當可以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但是不得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以大數據殺熟為例,大數據的加工與使用需要相關機構、法律法規、技術倫理等多方面的約束與監管。

熱點4:共享出行押金難退 社會影響力:66.08

解讀:

共享汽車Togo途歌、享騎、ofo先後爆出挪用押金、企業倒閉、退款難等問題。其中,押金難退一度成為共享經濟的投訴熱點。去年12月初,中消協公佈了《2018電商行業消費數據報告》其中提到,共享單車投訴量佔比最多,達67.5%,在共享單車投訴中,問題最多的是“退押金難”,佔比高達71.8%。

輿論認為,共享經濟作為創新經濟模式,創業者試錯、資本市場博弈不可避免,但不能讓消費者成為最終的受害方與買單方,挪用用戶押金都屬於違法行為。如何實現用戶押金的有效監管,一直是消協組織和廣大消費者關注的焦點。因此,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強市場監管力度,從制度層面對押金的保管和使用進行管控,勢在必行。

熱點5:移動支付安全漏洞 社會影響力:59.36

解讀:

去年8月初,豆瓣網友“獨釣寒江雪”將自己“睡一覺醒來錢全被轉走”的經歷放在網上,揭露新型高科技盜刷騙局,引起熱議。此後,部分蘋果手機用戶遇到了Apple ID被盜號、資金遭盜用的情況。投訴者反映,其Apple ID突然被他人盜用,原本賬戶綁定的支付平臺被多次扣款,資金遭到了盜用,最高損失達到了上萬元。據悉,此次被盜刷的用戶大多設置了免密支付,並且沒有設定免密支付的頻次和額度。

盜刷事件折射出移動支付行業存在的重大安全漏洞。中消協表示,蘋果公司應正視安全責任和存在的安全問題,對於提出損失要求賠償的消費者,經營者及第三方支付平臺沒有足夠主證據反駁,均應一視同仁進行足額賠償。移動支付安全存在的嚴重隱患,仍需要引起監管部門的重視。各大支付平臺也必須明確自身法律責任,切實保障消費者支付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