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考專家李偉東老師教您如何做智慧父母

高考志願填報專家李偉東老師在各地講課過程中總會遇到家長問這樣的問題:“李老師,孩子到了高中之後就很難管,也顯得很叛逆,不喜歡和家長溝通,家長說什麼或者做什麼都不對,我們家長現在很苦惱,不知應該從何下手?”


報考專家李偉東老師教您如何做智慧父母


今天特邀請李偉東老師做客蜻蜓志願為各位家長分享一些他自己的見解和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第一個問題:“孩子很難管,不喜歡和家長溝通,不知從哪裡入手”,如果想從根源解決問題,就要找到問題的本質。

第一種:我們要確定孩子是一直不喜歡和父母溝通還是從某一階段開始不喜歡和父母溝通,李偉東老師表示如果是一直不喜歡和父母溝通的孩子,根據發展心理學,孩子在小時候某一階段特別需要家人陪伴的時候,家長可能忽略了這個過程,沒有感受到孩子的需求,我們都知道孩子需要更多的是陪伴,而陪伴是一個長期積累和了解的過程,總在一起溝通,說話就會有話題,你對他的每個階段都很瞭解,在一起溝通才會順暢;

第二種:在某個階段開始不喜歡和父母溝通

這種情況下,李偉東老師建議首要的是判斷孩子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每種性格都有自己的表現形式和溝通方式,比如母親是溫和型無尾熊性格,孩子是勇猛型老虎性格,溫和型無尾熊表現為敦厚老實、以和為貴,但是喜歡嘮叨,孩子為勇猛型老虎的性格,表現為權威、自信、勇敢,最討厭嘮叨墨跡,所以這兩種性格在一起交流溝通就很容易出現問題,這也是大多數家庭現在存在的問題,性格不匹配。家長還沒有好的辦法進行規避。

由於網絡比較發達,孩子接收新鮮資訊把較多,有時候和家長聊不到一個共同話題,還有一部分家長喜歡在同事或同學面前說自己家孩子的缺點,大大損傷了孩子的自信心,讓家長和孩子之間慢慢產生隔閡。


報考專家李偉東老師教您如何做智慧父母


針對以上兩種情況,李偉東老師給家長以下建議,可以適當緩解這種情況

換個角度看孩子,發現孩子優點,正確對待孩子缺點,每個孩子的天賦都有所不同,發揮自己的長處,補足自己的短處;

在遇到決定的時候,一定要花時間和孩子先溝通,父母掌握社會經驗,來評判利弊,但是不要替孩子做決定,不要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孩子的身上,這樣孩子會有壓迫感;

每天放學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寫作業,而是休息,這個很多家長都不能理解,孩子在外面學習一天和我們工作一天是一樣的,很辛苦,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委屈,回到家想聽到的不是寫作西,學習,這樣會覺得家長把他當做學習的機器,正確做法回到家應該先讓孩子休息放鬆一下,吃點水果;

教育就是做給孩子看,很多家長反對孩子玩手機,但是自己每天手機不離手,總以工作忙為理由,但在孩子眼裡就是你在玩手機,不讓我玩,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以身作則;

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很複雜的過程,需要我們去經營、修剪,誰也不希望別人強加想法給自己,成年人也好,孩子也罷,更多的應該先掌握對方的性格就像一張說明書一樣,以上問題和方法都為通性問題和方法,希望李偉東老師的分享能幫助到我們家長改善和孩子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